摘 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68例慢性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68例患者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动脉气血分析指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H值、PaO2、PaCO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缺氧状态,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COPD;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血气分析
无创正压通气是临床常用的机械统计模式之一,临床应用广泛[1-2]。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68例慢性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组68例均为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男41例,女27例;年龄50~78岁,平均(64.2±5.9)岁;病程2~24年,平均(6.7±2.6)年。对照组68例为我院同期收治的慢性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男40例,女28例;年龄51~78岁,平均(63.7±6.5)岁;病程2~25年;平均(6.9±2.7)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确诊后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选用自主呼吸/时间控制模式(s/T),后备通气频率12 次/min;初始设定吸气压力(IPAP)维持在6~8 cm H2O(1 cm H2O=0.098 kPa)、呼气压力(EPAP)维持在2~4 cm H2O,当患者无明显不适后,IPAP调整为10~20 cm H2O,EPAP调整为2~4 cm H2O,鼻罩旁孔给氧,调节氧流量使脉搏氧饱和度维持于92%左右,每天治疗3~4次,每次不低于2 h[2-3]。
1.3 评价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治疗前后动脉血气的pH值、PaO2、PaCO2,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处理软件对所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动脉血pH值、PaO2和PaCO2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动脉血pH值、PaO2和PaCO2比较( )
组别 | 例数 | pH值 | PaO2(mm Hg) | PaCO2(mm Hg)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68 | 7.26±0.02 | 7.40±0.03 | 53.3±5.1 | 66.7±3.9 | 81.1±8.4 | 58.2±6.5 |
对照组 | 68 | 7.26±0.02 | 7.36±0.04 | 53.2±5.0 | 58.4±5.2 | 80.7±8.2 | 66.4±7.0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