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血糖仪即时检验与葡萄糖氧化酶检验血糖值的对

2015-09-17 11: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究血糖仪即时检测与葡萄糖氧化酶检测血糖值的差异,评价即时检测(POCT)的可靠性。方法:选取100例患者,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检测静脉血浆血糖值,并采同一病例静脉血及末梢血行血糖仪测量血糖值。结果:与葡萄糖氧化酶检测静脉血浆得到的血糖值比较,POCT所测得的静脉血以及末梢血血糖值均较低。葡萄糖氧化酶测得的血浆血糖值与POCT测得的静脉血血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OCT测得末梢血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仪即时检测末梢血血糖值与葡萄糖氧化酶测得血浆血糖值相近,其结果可以接受。

关键词:血糖仪即时检测;血糖;葡萄糖氧化酶
 应用血糖仪监测血糖可以为糖尿病患者评价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监控药物使用带来方便,同时因其操作简单被医院即时检测(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监测血糖而广泛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血标本的采用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中并无严格要求。而便携式血糖仪测定血液葡萄糖在指南中的采血部位要求是指尖毛细血管血,而应用其他来源血标本则可能出现误读[1]。有报道指出,如应用血清或血浆血测量血糖值,血糖仪的读数常常偏高[2]。因而,POCT测量的准确性是其能否广泛应用并被治疗采纳的关键。目前,血糖的定值仍以检验科实验室的葡萄糖氧化酶测量的检测结果为准。文章旨在探究血糖仪即时检测与葡萄糖氧化酶检测血糖值的差异,评价即时检测(POCT)的可靠性,为血糖仪血样采集的统一寻找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32~77岁,平均(54.1±14.9)岁。所选病例无贫血等血液病史,近期无Vit C药物使用史,无酮症酸中毒和尿酸增高患者。
1.2  研究方法:肘静脉血抽取2 ml,取少量立即行血糖仪测量静脉血全血血糖,剩余标本置于血清分离管中送检,血清分离血样经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吸取血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 h内测定静脉血浆血糖。另采末梢血应用血糖仪检测,依据说明严格操作。
1.3  仪器及试剂:H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葡萄糖氧化酶血糖试剂。罗氏便携式血糖仪活力型及罗氏原装配套试纸及质控品监控测定过程。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对血糖仪及生化仪测定血糖浓度值均数采用U检验。
2 结果
3组血糖平均值:POCT组静脉血血糖值为(8.04±3.32)nmol/L,POCT组末梢血血糖值为(8.47±3.64)nmol/L,葡萄糖氧化酶组血浆血糖值为(8.85±4.81)nmol/L。与葡萄糖氧化酶检测静脉血浆得到的血糖值比较,POCT所测得的静脉血以及末梢血血糖值均较低。葡萄糖氧化酶测得的血浆血糖值与POCT测得的静脉血血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OCT测得末梢血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治疗越来越突出患者及家属参与治疗过程的重要性。定时测量血糖对于掌握病情及监控血糖和用药十分必要,这就需要方便快捷地血糖测量。血糖仪因其操作简单,需要血量少,使得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在家完成其血糖测量,方便记录血糖情况。在很多医疗机构中,便携式血糖仪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但不同产地不同型号的血糖仪在检测结果上存在差异,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影响。这一点除了推荐使用高质量的血糖仪,还需要对测量方式以及血样来源加以规范。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NCCLS)发表的“医院内POCT葡萄糖”C30-A要求进行床边检测的血糖仪以及配套试纸必须是相同品牌和相同型号的[3]。本次研究,我们采用的均为罗氏血糖仪活力型,并使用配套相同型号试纸,排除因不同血糖仪测量的误差。曾有报道指出,血糖仪测量结果均低于生化仪测量结果,这一点也与我们的实验结果相符[4-6]。我们的研究表明,血糖仪即时检测末梢血血糖值与葡萄糖氧化酶测得血浆血糖值相近,其结果可以接受。但在实际治疗中,POCT不能完全取代葡萄糖氧化酶测量。应用POCT测量还应定期对照葡萄糖氧化酶测量方法,校对血糖仪准确性。
4 参考文献
[1] Clincal and Laboratory Stanards Institute.Ancillary(bedside) blood gluose testing in acute and chroncvale facilities ap-proved guidelin[J].CLSI,2002,22(1):2.
[2] 丛玉隆.POCT的临床应用与存在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12):1325.
[3] 池胜英,陈筱菲,徐  克,等.33台快速血糖仪调查结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05,23(2):160.
[4] 冯仁丰.美国医院内非检验科进行葡萄糖POCT的管理要求介绍[J].上海医学检验,1999,14(3):139.
[5] 李俊琦,李  冬,赵  莹.影响血糖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14):2884.
[6] 樊晓萍,张环乍,赵秀风,等.快速血糖仪与伞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葡萄糖结果对比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3):287.
[收稿日期:2012-03-21   编校:郑英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