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SAU)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也是儿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病原菌之一。SAU对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性日趋严重,有学者将SAU引起的感染与艾滋病和病毒性乙型肝炎一起并称世界三大感染性疾病,并将SAU称之“超级细菌”。本研究对2011年4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临床分离出的233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从标本来源、科室分布以及药敏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4月~2012年6月,从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患者的20 645份各类临床标本(其中痰液占26.99%、咽拭子占9.80%、血液占56.61%、尿液占4.68%、脓液占1.92%)中分离出SAU 233株,采集的标本均为合格,均在1 h之内送检,由微生物专业人员对送检标本立即接种,同一患者无重复菌株;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 ,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1.2?培养基、试剂和仪器
血琼脂培养基由广州迪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BacT/ALERT 3D血培养仪及配套BacT/ALERT含树脂儿童血培养瓶、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鉴定卡、药敏卡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
1.3?方法
细菌的培养及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对233 株SAU 在标本来源和临床科室这两者分布进行调查分析;根据2010年CLSI标准,苯唑西林MIC≥4.0μg/mL定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μg/mL定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
2011年4月~2012年6月临床送检标本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33株,其中MRSA检出40株,MRSA检出率17.17%。
2.2?SAU分离标本来源
分离的233株SAU在临床送检的不同标本构成比中,以痰液所占比例最大为68.67%,咽拭子次之为18.03%,进一步进行卡方统计学分析发现,两标本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217e2,P<0.001),分泌物与尿液所占比例均不足1%。见表1。
2.3?SAU在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分布
分离的233株SAU在笔者所在医院小儿各科室的构成比中,以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以所占比例最大为31.33%,儿童呼吸科次之为30.90%,但经过卡方统计分析发现,这两科室所占比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05),儿童泌尿科与小儿传染病科所占比例最小均为0.86%。见表2。
2.4?233株SAU的耐药性分析(表3)
3?讨论
本研究中MRSA分离率为17.17%,与我国儿童MRSA 的分离率多数分布在10%~20%之间的资料报道相符[4]。
本研究显示,笔者所在医院分离的233株SAU绝大部分来自下呼吸道痰标本,占所有临床送检标本的68.67%,其他来源标本总共仅占31.33%,提示临床上以应加强对小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好发部位的监测与护理, 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在临床各科室分布中,PICU和儿童呼吸科SAU检出率居多,分别为31.33%和30.90%。提示应加强重点高危科室的综合管理,对防止SAU院感爆发流行极为重要。
药敏结果显示,SAU对青霉素G耐药率高达92.27%,提示目前该抗菌药在笔者所在医院已不适于治疗由SAU 引起的儿童感染。红霉素和氯洁霉素耐药率分别53.22%、51.50%,说明该类抗菌药应用时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四环素、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呋喃妥因耐药率仅在0.43%~30.04%,提示这些抗菌药物在药敏试验结果还未出来之前且SAU感染严重时,可以考虑选用,待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之后再作调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SAU对利奈唑烷、利福平、莫西沙星、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和万古霉素没有出现耐药,说明对于SAU 引起的儿童感染, 这些抗生素是有效药物。本研究SAU药敏结果与王群等[5]报道药敏结果比较发现,除了红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外,其它相对应抗菌药物耐药率基本一致。 这四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原因可能与本地区较少使用这些药物有关。虽然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较低,但考虑到不良反应的原因,儿童一般不选用。
本研究药敏结果进一步显示,MRSA对红霉素、氯洁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新诺明、左旋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在两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MRSA感染的首选抗菌剂[6],用药时关注其不良反应。利奈唑胺是近年研制的一种分子量比万古霉素小的新型抗菌药物,美国FDA 2000年4月批准使用于成人,由于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2002年12月批准用于新生儿和儿童,所以目前治疗儿童MRSA 感染也可以采用利奈唑胺。临床在确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应区别对待甲氧西林敏感株和耐药株, 根据药物敏感结果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参考文献]
[1] Timothy JF.The Staphylococcus aureus “superbug”[J].J Clin Invest,2004,114(12):1693-2180.
[2] 胡红兵,夏维.湖北省儿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4 年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2):1852-1853.
[3] 邹启富,闵文静,范文.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与耐药性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6):2179-2180.
[4] 王群,高燕,沈叙庄.我国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与耐药状况[J]. 华夏医学,2010,23(1):99-101.
[5] 王群,高燕,沈叙庄,等.儿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特点与耐药状况[J]. 华夏医学,2010,23(2):123-126.
[6] 张淑兰,陈旭.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变迁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2):1418-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