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

2015-07-24 09:3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stealsyndrome,SSS)是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或头臂干发生狭窄或闭塞时,健侧的椎动脉血流经患侧逆行流入锁骨下动脉阻塞的远端,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VBI)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随着经颅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colorDopple,TCD)的广泛应用,临床对SSS的检出率日趋增高。本文对我院经TCD诊断的32例SSS的超声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就诊经TCD诊断的SSS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48~76(63.61±17.72)岁,其中原发性高血压19例,糖尿病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5例,大动脉炎病史2例,所有患者均分别测量两上肢血压。
  1.2仪器和方法: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iE33超声诊断仪,S5_1探头,频率2.5MHZ;L12_5探头,频率10MHZ。颅外段椎动脉用L12_5探头扫查,颅内段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用S5_1探头扫查,锁骨下动脉用L12_5和S5_1联合扫查,观察上述血管的血流方向并检测其频谱。所有经TCD诊断SSS的病例进一步行MRA或CT检查。
  1.3锁骨下动脉狭窄诊断标准[1]: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内膜不规则增厚或斑块形成,彩色血流束变细,频谱检测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大于120cm/s;锁骨下动脉起始段闭塞诊断标准[1]:起始段管腔见低回声充填,血流信号消失,如图1~3。图1彩色多普勒示左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管腔闭塞,血流信号消失(注:LSCA为左锁骨下动脉,LCCA为左颈总动脉,ARCH为主动脉弓);图2MRA图中箭头所指为闭塞的左锁骨下动脉;图3CT三维血管重建箭头处示闭塞的左锁骨下动脉。
  1.4TCD判断SSS盗血程度及基底动脉参与盗血的标准[2]:根据椎动脉检测的频谱将盗血程度区分为:Ⅰ期为收缩期有切迹;Ⅱ期为收缩期血流反向而舒张期正向;Ⅲ期为完全盗血,血流完全反向,如图4~6。基底动脉盗血的判断标准[2]:上述Ⅰ~Ⅲ期盗血频谱出现在基底动脉则表示基底动脉参与盗血,基底动脉不出现盗血频谱则表示未参与盗血。
  2结果全部32例SSS中均检测双侧血压,健侧比患侧收缩压均>20mmHg,所有患者均有患侧脉搏减弱甚至触摸不到,其中15例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头晕、眩晕、晕厥、双眼黑蒙等症状,活动后加重;5例患者有同侧肢体缺血症状,表现为肢体疼痛、发凉、无力等;另外6例两种症状合并存在。32例患者中,15例为左侧锁骨下动脉病变,占46.88%,14例为右侧锁骨下动脉病变,占43.75%,3例为双侧锁骨下动脉病变,占9.37%。TCD检查:Ⅰ期盗血2例;Ⅱ盗血13例,其中7例出现VBI表现,占53.85%,Ⅲ期盗血17例,其中14例出现VBI,占82.35%。基底动脉参与盗血20例,其中18例有VBI症状,占90.00%,未参与盗血12例,其中3例有VBI症状,占25.00%。图4TCD示左侧椎动脉显示为红色血流,与右侧椎动脉血流方向相反(注:LVA4表示左侧椎动脉第四段,RVA4表示右侧椎动脉第四段,BA表示基底动脉);图5左侧椎动脉的血流频谱,显示为完全盗血。图6右侧主动脉血流频谱。
  3讨论SSS是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或头臂干发生狭窄或闭塞时,健侧的椎动脉血流经患侧逆行流入锁骨下动脉阻塞的远端,从而导致VBI及患侧上肢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有上肢活动后头晕加重,患肢脉搏减弱或无脉,双上肢收缩期血压差大于20mmHg。导致SSS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多发性大动脉炎。本研究中,除2例考虑为大动脉炎所致,其余均考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SSS患者主要以患侧脉搏减弱甚至触摸不到或伴有头晕、上肢乏力等症状来就诊,大多数患者是在检查上肢血管时发现锁骨下动脉狭窄再进一步经TCD检查椎基底动脉而明确诊断。TCD检查具有简便、无创及易于早期发现等特点,成为临床SSS诊断的敏感而可靠的手段[3],Kablak等[4]发现,对于SSS,B超的准确率高达90%,对于单侧闭塞,B超与血管造影的诊断结果高度一致。TCD能够明确盗血路径及其程度,可间接判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与DSA有很好的相关性[5]。本研究中2例Ⅰ期的SSS患者仅表现为患者上肢脉搏减弱,无上肢缺血及VBI症状,经TCD发现患侧椎动脉流速相对减慢,搏动性下降,收缩期峰时后延,同时伴明显切迹,而健侧椎动脉血流频谱阻力相对增高,波峰圆钝,收缩峰无明显切迹,束臂试验减压后患侧椎动脉切迹加深而诊断,可见TCD对于早期无症状的SSS的诊断也比较敏感。本研究诊断Ⅱ期盗血13例,其中7例出现VBI表现,占53.85%,Ⅲ期盗血17例,其中14例出现VBI,占82.35%,可见Ⅲ期盗血较容易出现VBI症状,这与李宏等[6]研究结果一致,李宏等认为Ⅲ期盗血是锁骨下动脉发生严重病变(如闭塞)且侧支代偿不充分后的一种失代偿表现,且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同TCD所诊断的盗血程度呈正相关性,即随着TCD所诊断的盗血程度的加重,经DSA检查发现其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也越重。研究中对SSS病例是否有基底动脉参与盗血进行分析发现有基底动脉参与盗血的比没有基底动脉参与盗血的患者更容易出现VBI表现,高山等[2]观察了152例锁骨下动脉严重病变的病例,发现SSS出现VBI表现与基底动脉参与盗血相关。总之,TCD作为一种无创、经济的检查手段不仅能早期诊断SSS,且能提供后循环(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各种参数,为临床处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黄一宁,高山,王莉娟,等.闭塞性脑血管病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血管造影的比较[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7,30(2):98-101.
  [2]高山,黄一宁,刘俊艳,等.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盗血程度及类型的关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2):139-143.
  [3]李秀花,吴江,邢英琦.经颅多普勒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测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26(2):212-214.
  [4]Kablak_ZiembickA,PrzewlockiT,PieniazekP,etal.Dopplerultrasonographyinsuspectedsubclavianarteryobstructionandinpatientmonitoringaftersubclavianstenting[J].CardiovascInterventRadiol,2007,30(5):894-900.
  [5]程志颖,赵艳辉,于宏.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经颅超声多普勒和血管造影的关系[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8):720.
  [6]李宏,潘旭东.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临床价值[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18(6):441-44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