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在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创新

2015-07-24 09: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发生在护理工作中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交流的内容主要是与患者的护理及健康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也有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及要求等方面的内容[1],有效的护患沟通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保证。护理技术实训是护理学专业的实践技能训练,是成为一个合格护士的重要基础,如果一个护士在实施护理操作时,不重视护患沟通,不懂得如何沟通,无论她的理论知识如何扎实,技术操作如何过硬,都不能成为让患者满意的护理人员。因此,如何提高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加强护生沟通行为,已成为护理技术实训带教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中职护生沟通能力现状分析
  中职护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窄,人际交往、沟通技巧方面知识缺乏,学习被动等情况,表现为在校内护理技能实训过程中,会做不会说或机械的模仿老师示教用语,操作解释用语过于简单等;临床见习以及实习期间为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一言不发的现象十分普遍,不知道该说什么使护患关系淡漠或不注意运用沟通技巧,不懂服务对象的心理需求,被误会、被拒绝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历年的就业推荐中,部分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因为沟通能力低而屡屡失败,部分毕业生工作中因为不会处理团队关系而困惑重重,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不利于学生顺利就业,也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对中职护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必要,而且是迫在眉睫。
  2实训教学中设置护患沟通环节
  2.1操作前解释 是对患者实施一项操作前,在做好核对工作后,必须先对患者解释本次操作目的、患者需要做的准备、简要介绍操作方法、操作过程可能出现的感受及需要配合的事项等,态度诚恳,用语要严谨、具体、准确、通俗易懂、尽量不使用专业术语。
  2.2操作中指导 在操作过程中指导患者具体的做法,以配合操作进行,如:大量不保留灌肠在插管时嘱患者轻轻做排便动作;鼻饲插管过程中出现恶心,嘱患者深呼吸。随时观察并询问患者感受,使用安慰性语言,转移其注意力,如"您再坚持一会,马上就好了!请放松!"、"我理解您现在的感受,一切都会过去的";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其信心,如"您配合的真好"、"您一定要坚强"等,让患者更好的配合完成操作。
  2.3操作后嘱咐 在操作结束后,询问患者感受,交待需要注意的事项,评价操作预期效果,同时感谢患者的配合。
  3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方法实践
  3.1 PBL教学法 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是安排在每项技能的相关理论学习之后,带教老师应以常见病、多发病编写2~3个病例,结合操作提出相应问题,在实训前1~2 d提前发给护生,护生应在实训前复习操作理论,针对问题认真思考、分组讨论,包括护理对象、操作目的、护患沟通内容、操作环境要求、操作流程和健康教育等,使护生在有充分准备下进行实训。如:口腔护理实训前,教师根据化疗、昏迷、严重感染者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等疾病信息编写3个病例,并提出下列问题:哪些患者需要行口腔护理?目的是什么?如何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以取得理解和配合?要求每个同学根据提出的问题和3个不同病例预先从多角度思考、审视操作规程和不同病例患者口腔护理操作应注意的要点差别,思考交流内容,组织具有针对性的解释用语,如何行语言表达等。这样避免了护生在评估患者时和实训过程中因死搬硬套教师的示教用语而出现语气生硬、表达不流畅、缺乏条理逻辑等情况,有效提高了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3.2角色扮演-真人真做法 在基础护理技术实训过程中采用"角色扮演-真人真做"的方法,可以增强实训操作的真实性,加强护患沟通技巧[2]。目前,我校对在校护生行护理技术操作实训的项目中,生命体征测量、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输液等是采用"角色扮演-真人真做"的训练模式。16~20人为一个训练组,再让护生自由组合2~4人为一个小组,让每个护生轮流扮演"护士"和"患者"。强调"护士"按规范操作规程训练的同时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训练过程中教师做到一对一的指导每个"护士"在"患者"身上实际进行操作,要求"护士"说明项目操作的方法和意义,做到表情亲切、态度和蔼、语言柔和,发自内心的表露出对患者的关怀,适时的询问其感受,安慰"患者"并取得其理解与合作。要求"患者"就接受操作中的具体感受以及对"护士"要求和建议积极的与"护士"进行互动。通过训练每位学生都亲身感受"护士"和"患者"角色,从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护患沟通能力,感受"患者"的痛苦,培养了学生换位思考的品质,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3模型仿真练习法 在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鼻饲、导尿、灌肠、乙醇拭浴、吸痰等项目的实训主要是利用模型训练为主。护生面对模型操作,不好意思或张不开口与"患者"(模型)来模拟护患沟通,导致学生只把重点放在完成技术操作上,而忽略了护患沟通这一重要环节。对此,教师应在实训课前,针对操作项目设定一个病例,将实训室设定为某病区的某一病室的情景,并根据实训分组培训几个学生为这一项目操作模型的代言人-代替模型与操作护生互动,让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强调护生使用符合礼仪要求的日常用语,并根据设定病例的病情在操作前、中、后进行护患沟通;沟通过程中给代言人设置不配合和刁钻的情景,由此培养护生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4示教-个别演示法 实训带教老师针对一项实训操作项目规范示教后,分组给学生足够时间进行练习,小组成员自己设定病例、设置模拟沟通情景和内容,教师加强巡视和指导。训练结束后,有教师随机抽取一个同学做操作演示,其他同学观摩。演示结束后,通过演示同学自我评价、观摩同学互评、教师评价3个环节,及时评价操作流程和护患沟通,对其好的方面给予肯定、表扬,激发学习的兴趣[3];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分析,找出差距,明确下一步练习的重点和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同学之间取长补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3.5调整实训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以往常用的护理技能考核评分标准一般分为3个部分:①操作前准备,包括用物准备,护士准备,患者准备,环境准备;②操作步骤,着重强调操作的步骤和操作的质量;③终末质量评价,包括操作规范、熟练、程序正确,动作轻、稳、准、节力,时间在 规定范围内[4]。用该评分标准考核学生,使大部分学生过度关注于操作的步骤的规范性和速度把握,而忽略了与患者的沟通。鉴于此,我校组织护理学教师自编《护理技术实训》教材,改革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在以往流程考核基础上,增加了护患沟通内容的考核,条目有:做好解释,语言恰当,态度和蔼,保护患者隐私,关心患者,沟通有效,患者能够配合等。通过考核使护生对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有了更充分认识。
  4总结
  现代护理教育是培养能适应现代护理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除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还应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但是对护生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培养并非易事,笔者做为一名基础护理技术任课教师,需要在护生在校内实训教学中加强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其过程对教师、对护生都是新的挑战。教师需要探索适应中职护生的教学方法,需要更新观念,不断钻研学习,不断深入临床,不断扩充知识,特别是人文学科知识,如:社会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语言能力、礼仪规范等方面知识,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还应根据技能操作项目的特点和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训练护生技能操作的同时,在操作前、中、后3个环节融入护患沟通[5],教学过程中根据护生的反应,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尽可能在实训中让护生在动手的同时又动脑又动口,即提高了护生的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其语言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许亚红,刘均娥.护理沟通的分类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7,5(4):141.
  [2]王金红,高景丽,刘昭君.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间护患沟通能力调查[J].护理研究,2010,24(8B):2099-2100.
  [3]成霞娟,唐雯琦.临床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护理研究,2009,23(增刊2):148-150.
  [4]许亚红,李小寒.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的研制[J].护理研究,2008,22(2B):460-46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