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临床效果的

2015-07-24 09: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键词:加味生化汤;药物流产;阴道流血;疗效观察
  药物流产因方法简便、痛苦小而广泛受到早孕患者的接受,但药物流产后存在持续时间较长的阴道流血、腹痛、部分流产不全、流产后体虚等问题。目前常用的补救措施如清宫术给患者造成的再次痛苦较大,其它一些药物疗法效果欠佳。本院于2011年8月~2013年10月,尝试将自拟中药配方“加味生化汤”应用于药流患者的后续治疗,发现其能够促进绒毛组织和蜕膜等宫腔残留物的完整排出,缩短阴道出血时间,缓解腹痛,并有利于身体的早日康复等,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60例药物流产伴阴道流血患者中,观察组130例:年龄18~42岁,平均(30±4.28)岁,病程3岁。对照组130例:年龄18~42岁,平均(30±3.88)岁,病程3岁。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把药物流产后伴有阴道流血、下腹部疼痛等症状的患者,依据病史、体征、B超、血尿常规等确诊为"药物流产伴阴道流血"。将2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选用北京紫竹制药公司生产的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用药时间、用量、用法一致。如:第1 d,半空腹状态下口服米非司酮50 ug,12 h后再服米非司酮25 ug;第2 d,用同样的方法服用同量的米非司酮;第3 d,空腹服米索前列醇600 mg,留院观察排出物。第3 d见绒毛排出后,观察组患者口服中药"加味生化汤",1剂/d,每剂分2次服,3 d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口服益母草颗粒,1袋/次,2次/d,3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在药物流产后7 d、14 d、21 d内进行随访复查。
  1.3组方 "加味生化汤"(当归10 g、川芎9 g、桃仁8 g、炮姜8 g、甘草8 g、党参12 g、黄芪12 g、白术10 g、阿胶10 g),水煎服。
  1.4 疗效判断标准 ①治愈:患者自觉症状(阴道流血、下腹部疼痛等)服药后3 d内消失,超声检查宫腔无残留物,内回声正常。②有效:患者自觉症状(阴道流血、下腹部疼痛等)服药后7 d内50%消失,2w内全部消失,2w后超声检查宫腔无残留物,内回声正常。③无效:患者自觉症状(阴道流血、下腹部疼痛等)及体征无明显改善,2w后超声检查宫腔仍然有残留物,宫腔大,内回声不均匀。
  1.5随访 两组患者均在药物流产后7 d、14 d、21 d进行随访复查。随访结果详见表1,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
  1.6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2.0,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意义)。
  2结果
  观察组130例,治愈107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治愈率82.31%,有效率12.31%,总有效率94.62%;对照组130例,治愈85例,有效29例,无效16例,治愈率65.38%,有效率22.31%,总有效率87.6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见表1。
  3讨论
  药物流产用米非司酮是受体水平的抗孕酮药物,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的孕酮受体,引起脱膜和绒毛变性,使宫颈软化扩张,并提高子宫肌肉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引起子宫收缩使宫内变性坏死的组织排出体外[1]。因为个体差异,每个人体内激素水平以及对药物敏感性不同,导致用药效果的不同,使部分人用药后的脱膜和绒毛组织坏死排出的时间和彻底程度也有所差别,甚至不能及时或完整脱落排出。特别是部分患者药物流产后持续少量流血的时间较长,可能是由于米非司酮的药物作用导致子宫脱膜层血供欠佳,是脱膜不能在短期内较快地剥脱就再生所致。因此,本法导致的流产后出血时间长及具有潜在大出血危险的问题尚有待解决。
  目前,常用的补救措施一般为清宫术,但给患者造成的再次痛苦较大,其它一些药物疗法效果也欠佳。本院经临床观察,从中医学分析认为,药物流产后阴道淋漓出血,多因气虚血瘀,气虚则不能摄血,以致冲任不固,淤血阻滞冲任,新血不得归经,则恶露延期不止,治则益气养血,活血化瘀[2]。本院观察组方用:当归、川芎、桃仁、炮姜、党参、黄芪、白术、甘草、阿胶。此方以生化汤为基础,加入补气、养血、止血之品,其中当归、川芎、桃仁补气活血、化瘀生新,党参、黄芪、白术扶正为主、益气行血、增加子宫收缩力,阿胶补血止血。总之,经临床观察本中药方剂既能补气养血、活血祛瘀,又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与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配方使用,对终止早孕、减少出血、恢复体质有很好的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明显,该方法具有方便、安全、高效、价廉等优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增祥.史常旭.现代妇产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0-55.
  [2]李家邦.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