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多指标自身抗体联合检测与乙型肝炎DNA关系

2015-07-10 08: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用酶免疫斑点法测定乙型肝炎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核抗体(ana)。结果:45例乙型肝炎患者中aca 、asma、ana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身抗体的产生与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成对应关系的aca有8例,阳性率为17.78%;amsa 7例,阳性率为15.56%;ana 10例,阳性率为22.23%;与肝酶谱alt、ast、ggt的关系表现为aca 10例,阳性率为22.23%;amsa 3例,阳性率为6.67%;ana 12例,阳性率为26.67%;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数值梯度与肝酶谱的释放成正比。结论:aca、asma和ana的产生与是否感染乙型肝炎无关,但与乙型肝炎病毒是否活跃和肝功能的损伤程度有关。

【关键词】 肝炎;hbvdna;自身抗体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1],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由于致病因素复杂,产生不同的临床病理变化。有资料显示乙型肝炎不会直接导致肝细胞的损伤,其病情加重是由于机体的免疫应答所致[2];为探讨自身抗体的产生与实时荧光定量pcr hbvdna对数值关系和意义,2009年2-5月将我院45例hbvdna实时荧光pcr定量>1×103血清标本进行了多指标自身抗体检测,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实验组标本选自2009年2月至5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45例,其血清均经实时荧光pcr定量(copy/min)检测>1×103,其中(4.38±3.34)×103 22例,男性1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7.5±14.33岁;(3.62±2.33)×1047例,男性3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2.11±18.24岁;(5.23±1.86)×105 9例,男性8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7.37±11.41岁;(7.33±2.48)×106 3例男性1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8.9±23.4岁;(3.24±2.35)×1074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8.36±11.43;对照组为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20例,其中肝功正常,hbvdna实时荧光pcr定量<1×103,男性1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2±10.2岁。www.lw881.com

  1.2 方法

  1.2.1 多指标自身抗体检测 抗心磷脂抗体(ac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核抗体(ana),试剂德国欧蒙公司生产,酶免疫斑点试剂盒,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2.2 肝酶谱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氨转肽酶(ggt)。

  1.2.3 hbvdna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 采用roch lightcycler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hbvdna检测,试剂盒为广州中山大学达安基因公司生产。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10.0软件包分析,各组间阳性率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5例乙型肝炎患者中aca、asma、ana阳性率随hbvdna定量对数值强度增加而升高,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表1 hbvdna pcr定量对数值与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比较表2 肝酶谱与自身抗体结果比较

   2.3 hbvdna pcr定量对数值的变化与肝细胞的损伤呈正比关系见表3。表3 hbvdna pcr定量对数值与肝酶谱检测结果比较

  3 讨论

  实验通过hbvdna实时荧光pcr定量不同对数值和肝酶谱与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发现随hbvdna定量对数值梯度和肝脏酶学的升高,aca、amsa、ana抗体的阳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这可能是乙型肝炎患者在实时荧光hbvpcr定量高对数值区容易产生aca、amsa和ana抗体自身免疫应答反应,而这一应答关系是由于aca、asma和ana的靶抗原分别存在于细胞膜和线粒体膜、肌动蛋白和真核细胞的核成份中[3],当肝细胞调节功能受损时hbv可激发aca、asma和ana产生免疫应答和免疫病理反应,引起肝细胞的进一步损害,这表明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在肝细胞的损伤中起着较为重要作用。

  通过45例乙肝患者aca、amsa和ana的检测,显示与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成对应关系的aca有8例,阳性率为17.78%;amsa7例,阳性率为15.56%;ana10例,阳性率为22.23%;与肝酶谱alt、ast、ggt的关系表现为aca10例,阳性率为22.23%;amsa3例,阳性率为6.67%;ana12例,阳性率为26.67%;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数值梯度与肝酶谱的释放成正比,这可能与肝细胞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hbv在肝细胞的广泛复制,导致体内产生相应的抗肝抗原自身抗体,加重了肝脏的病理损害[4],从而导致自身免疫系统的紊乱,有可能导致转化为重症肝炎。

  实验结果表明自身抗体aca、asma和ana的产生与是否感染乙型肝炎无关,而与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对数值和肝细胞功能受损程度有关,在实验室诊断上采用的多指标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可为临床在肝炎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上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范列英,仲人前,孔宪涛,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肝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测[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0, 21(4): 48-49.

  2 彭文伟. 传染病学[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20.

  3 叶应妩,等.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第3版,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651-678.

  4 闫惠平, winfried stoecker,贺立香,等. 肝病患者自身抗体特征性研究[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3, 10: 278-28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