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从四川“猪病”暴发看人兽共患病防治

2023-12-09 23: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不久前,四川省资阳、内江等地相继出现了一种“怪病”,该病先在农村散养的猪群间流行,接着造成某些人群发病,主要是接触了病死猪如屠宰、清洗、食用病死猪者。随后,香港、广东也发生个别类似这种"怪病"的病例,发病者也属于接触感染。


  作者:潘亮


  经卫生部门调查确认,这次疫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人―猪链球菌感染。不言而喻,这次暴发的所谓“怪病”,与非典、禽流感一样又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典型的“人兽共患病”,惹祸的是病死猪。


  人们不禁要问:一下是鸡惹祸,一下是牛惹祸;今天是猪惹祸,明天又会是谁惹祸?


  所谓“人兽共患病”,是指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大类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体可存在于人与动物体内,相互传播,大多数由动物传给人,由人传给动物也有,但较少见。


  当今全世界每年死亡人数大约五、六千万人,其中1/3死于传染病,其中包括一大类人兽共患病(已发现200多种,包括我国约有130多种)。这些人兽共患病有的早已被发现和认识,有些是近年来才陆续被发现的,如非典。


  四川“怪病”真的很怪吗?


  此次在四川暴发的猪链球菌病其实并不怪,而是一种老病。1954年在英国猪群中首次发现暴发,传染到人,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称为“血液链球菌2型”。1990年我国华南某地猪群中也发生该病,最终分离到该病原菌,猪扁桃体带菌高达76%,并引起人类感染。1998-1999年,华东某省两度暴发,猪群大批发病死亡,某些饲养与屠宰人员发病死亡。该病属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链球菌分布很广泛,革兰氏染色阳性,在培养皿上菌落呈典型的链状排列,常存在于多种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


  既然是老病,为何当初被人们认为是怪病呢?由于此次暴发的“2型猪链球菌”与一般链球菌不同,具有很强的毒力因子,在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和外部环境变化诱导下,会引起动物和人发病,且来势汹汹,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一开始让人有些措手不及。随着认识的一步步深入,“猪链球菌病”的神秘面纱被揭开。


  人兽共患病为何频发?


  近30年间,全球陆续发现了30多种新传染病(其中19种为病毒性),还有一批再度出现的老传染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相当部分是人兽共患病,如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闹得沸沸扬扬的艾滋病、疯牛病、李斯特菌、SARS、禽流感、猴痘、西尼罗热,以及这次出现的猪链球菌病。


  暴发流行某种人兽共患病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也并非偶然,任何一种传染病都是与人类生存及经济活动相生相伴的。以亚洲为例,作为养育了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亚洲,因人口密度大、食物需求多,过高密度的禽畜饲养场比比皆是,禽畜饲养和运输条件恶劣,无法达到卫生标准,加上饲料间盲目添加药物与激素等,成倍增加了动物间疫情的传播与病原体的变异。这是人兽共患病在世界尤其在亚洲各国愈演愈烈的一大原因。而人类抗生素、激素的滥用,加剧了病原微生物的变异与迁徙,“超级病原体”会不断出现,这将使某些病面临“无药可治”的局面,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因此,关注人兽共患病的流行现状及发展趋势,及时探讨如何重视与防范人兽共患病,是当前事关国家安全体系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对畜禽养殖业而言,尤其是农村家庭散养者,应逐渐摆脱落后状态,提倡卫生、安全的养殖模式。国家应加强对饲料业的管理,禁止滥加抗生素、激素,在大量畜禽产品流通方面应严格控制动物疫情随交通播散。遍布城乡的养殖场,大多为个人或个人合股经营,养殖场所简陋,大部分是临时搭盖物,只顾扩大养殖规模,不顾污染,污水横流,周边环境大大遭殃,危及生存,以至无可饮之水,这些都应高度重视,提高治理率。近年许多地方总结出诸如:猪―沼―草、猪―沼―果、猪―沼―鱼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以及环保型饲料、利用畜禽粪便制作有机肥等成功经验,应扩大推广,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此外,一些人的不检点行为,为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值得人们的深刻反思。比如,利益熏心,不惜在动物身上大动手脚,注水呀,给药啊;因追求享受,贪图刺激,不惜屠杀动物,生吞活剥……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人类与传染病的生死大战由来已久,是一个自然、历史、长期的过程。病原微生物的出现远比人类要早,古生物学资料表明,病毒的生命史达4亿年,而人类只有600万到2000万年的进化史。而以现有的科技手段不可能轻而易举地消灭某一病种,这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日益肆虐的“人兽共患病”,一般的城镇居民该怎么做?一是不必恐慌,平时应避免购买、食用病死动物肉类。当然,尽管有不少宣传品都在教消费者如何辨别,但实际生活中大多数消费者仍感觉“防不胜防”,一般而言,大型肉品加工场商提供的品牌产品,安全性较高;二是避免与动物过分“密切接触”,尤其是家有宠物者;三是到郊区野外旅游时,应避免被昆虫叮咬;四是注意“病从口入”,对生肉片、生鱼片及酒醉虾螺类等应特别警惕。生吞蛇胆及凉拌蛇皮等,也很容易感染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笔者一位好友是香港大学历史教授,到云南出差,吃了某些生菜,感染了罕见的“肝片吸虫”,高热不退,肝囊肿,被港大医院误诊为“晚期肝癌”,动了根治术,最终通过病理切片得以确诊,吃尽苦头;四是一旦发现居住地发生“人兽共患病”流行时,或发现家禽家畜有不明疫病发生时,要避免互赠家禽家畜及其产品。农村一般都有互赠鸡、鸭的习俗,特别是在大大小小的民俗节日里,即所谓的“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应通过宣传、动员、教育群众,在动物疾病流行期间“暂不互赠鸡鸭”。同时,在大、中城市的农贸市场或摊点应逐步改变现场饲养、宰杀、出售活禽的交易习惯,改为供应成品(统一宰杀的安全禽类),餐馆应暂停供应白斩鸡及凉拌类动物食品等。本文来自《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杂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