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组织架构及实验教学改

2016-03-22 14: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当今高等医学教育中,加强实践性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给予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的学习行为转化为主动的求知行为111。而我国的实验教学长期延续前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模式,以验证理论和培养实验技能为主。实验室体制实行的是“以课程为基础建立实验室,以教研室管理实验室”的模式,造成实验室的功能单一,资源浪费,效益低下,未能将重点放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因而许多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本科的基础医学教学质量。以课程为单位的实验教学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级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各教研室教学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分散建设和管理,既浪费了资源,也妨碍了多学科教学实验的交叉和融合。

  

  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的医学人才,将单一学科的实验教学组建成新型的多学科的实验平台,已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潮流。这将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凸显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创新性和前瞻性。将实验教

  

  学同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适应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

  

  1.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

  

  1.1独立运行的管理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是在基础医学院的领导下独立运行的管理模式。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各实验室各设主任1人。

  

  根据学科特点、内在联系和科学规律,以及医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打破和淡化学科界限。将原来隶属于教研室及学科的教学实验室从教研室分离出来,归属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将从属于各课程分散管理的资源和单一学科的实验教学重新组合。相关人员从教研室脱离,编制划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也从原来的课程中分离出来重新整合,逐步形成独立的实验教学课。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形态学教学实验室(包括解剖学、组胚、病理)、功能学教学实验室(包括生理、病生、药理)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室(包括细胞生物、免疫、遗传、生化)病原学教学实验室(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和化学与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包括化学、预防医学)个教学实验平台,改变以学科为单位的实验课程,构建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进而加强课程内容的融通和联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

  

  从组织架构而言,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和教研室都是在基础医学院的领导下,使基础医学的教学工作在基础医学院的有力组织和宏观协调下成为一盘棋,充分调动教研室参与实验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工作之间的沟通。组织和管理机制上的保证,使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及其实验教学改革可以依托于教研室雄厚师资力量的支撑,进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辅相承,学科建设与实验室建设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规划和实验课程设置等重大问题,需提交基础医学院教学委员会讨论、决策;各教学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改革等由实验室主任与相办法。

  

  1.2共享实验教学资源依据学科的特点,整合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实验室和实验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建设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心。例如,原来功能学相关的生理、病生和药理教研室各有4间实验室,共为12间,各自都有一定数量的Poelab生物信号记录与处理系统。但各教研室的实验室及设备处于忙时周转不过来,闲时又空置的状态。搭建多学科的功能学实验平台后,只需6间实验室,分散在各教研室的Pwelb生物信号记录与处理系统汇集到中心后,各实验室配备6套,满足了功能学实验教学的需要,节约了一半的实验室空间,充分整合、优化配置了实验教学资源。理顺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体制,统筹安排、调配、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多学科实验教学的交叉、融合提供了技术平台,也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搭建了平台。

  blob.png

  2.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的定位

  

  高等教育在教学上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知识为本?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忽视引导学生探索新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近年来,西方教育改革的主导思想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事物发生的起因和过程一whyandhay留给学生探究性思考、参与和交流的空间,强调支持与引导12—3|。

  

  在自主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上。大学教师在教授已有知识的同时,必须把创新理念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去创造知识,创新世界。按照学校“建设研究型的、国际一流医学院”的定位和战略目标,即一流的大学培养一流的人才,赋予实验教学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使命。树立知识、能力、创新和素质为一体的教育理念,构建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3.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

  

  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实验教学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根据教育部面向内容和课程体系,提升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中的作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1新实验课程体系依据学科特点、内在联系和科学规律,以及医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打破和淡化学科界限,改变以课程为单位的实验课程,构建整合式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新实验课程体系分为三层: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含探究性实验)。①基础性实验:涵盖各学科最基本的实验操作和技能,如尸体解剖操作、标本切片观察、生理基础实验和生化检测、基本仪器使用、实验动物手术操作、实验报告、实验数据和图形的采集和处理等。包括一些传统的经典验证性实验,学习和掌握人体正常的和异常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变化。学习和掌握基础医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②综合性实验: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整合性实验,虽然有些为经典实验及技术方法,但学生可从多角度、多学科、多层次研究一个问题,建立整体的概念,强调实验现象的综合观察与思考,为设计性实验打下基础。③设计性实验(含探究性实验)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自己设计并开展带有研究性质的实验,搜集实验数据并加以整理分析,写出实验报告(小论文)学生为主体的科学实践的过程性训练,符合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要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构建模块式实验教学内容,不同学制和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实验教学模块。

  

  3.2提升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发挥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及实验教学的优势,使学生在本科生阶段接受创新意识的基本训练,把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医学本科教育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国家把自主创新作为基本国策的今天,仅有“三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作为“985”建设的重点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更要凸显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和责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过去的四年中,基础医学院通过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把基本技能与创新意识培养相结合,安排大二的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利用1年的时间,完成从查阅文献、自主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统计处理、结生在本科生阶段接受创新意识的基本训练,把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相结合。学生以未知的问题为基础进行学习、探讨,形成批判性思维和探究未知世界的意识及能力14—5|。既有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也涉及实验操作的实践。“探究为基础的学习”这一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构建‘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论文,在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基础医学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上作大会报告,受到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并获优秀论文一等奖。“'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改革”获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3.3实验教学与科研、临床相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科研条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尤其通过遴选进入探究性实验的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既可用经典的实验技术做实验,也可利用导师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从事前沿性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在充满浓厚学术氛围和创新的环境中,学生能分享专家、教授的科学智慧,启迪科学思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强大的临床医疗为基础教学与临床相结合提供了支撑,前期基础与后期临床整合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传统。人体形态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人体的形态结构,与X线、CT和MR医学影像学联系;局部解剖学课程中,5~10名学生解剖一具尸体学生在学习人体脏器的位置和毗邻的同时,与临床的外科手术学相结合;正常人体组织结构与临床疾病病理相结合;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与临床检测技术相联系等。实验教学与科研、临床相结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处理综合问题的能力。

  

  3.4经典实验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实验教学手段多样化作为医学生,必须在学习和掌握经典实验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经典实验和基本技能包括尸体解剖、标本切片观察、生理基础实验和生化检测等。多媒体技术、数字化图像处理、Po^nab生物信息纪录与处理系统、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和分子生物学检验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广泛用于实验教学,果分析、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的基本学习过程。学使实验教合,适应迅速发展的生命科学及医学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实验课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以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和观察为基本特征。实验课教师突出实验重点,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结果观察和分析,师生互动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提出见解。使实验课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和师生互动的教学,克服了学生理论强实践弱,重理论轻实验的问题,进而适应临床医学实践性强的特点。

  

  3.5实验考核的综合评价考试考核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导向,实验教学中心依据多学科的综合性实验及注重能力培养等教学目标,改革实验课程的考试方式,构建了多元化的综合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实践能力、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报告、参与讨论情况、标本及切片考核、实验操作、实践能力、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设计、记录观察、信息采集与分析、查阅文献、开题报告和出勤率等,各种考核指标予以一定的权重。进入探究性实验的学生除了上述考核外,还要求撰写《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大学生自然科学研究基金申请书》和科研论文,并进行答辩,由专家综合考核和评分。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 初步形成了具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减少验证性实验,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 鼓励学生以研究为基础及以问题为引导的学习,不断提高实践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改革与实践, 形成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