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全冠修复对牙隐裂的治疗

2015-07-03 12: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目的:研究牙隐裂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91颗已确诊牙隐裂的牙根据全冠修复与否分成进行全冠修复和未进行全冠修复两组,随后进行一年的疗效追踪观察。结果:进行全冠修复完全成功55颗,占61.1%;改善7颗,占7.85%。未进行全冠修复的28颗全部失败,占31.1%,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冠修复对保证牙隐裂治疗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牙隐裂;全冠修复;牙髓治疗

牙隐裂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牙体非龋性疾病,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是指牙齿表面的非生理性的细小裂纹,常不易被发现。牙隐裂的裂纹常深入到牙本质结构,是引起牙疼的原因之一[1],而且是目前工业化国家牙缺失的第三大原因[2]。本研究收集了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本院口腔门诊诊治的87例牙隐裂患者91颗患牙进行临床分析和治疗,并于一年后全部复查。现将治疗及复查情况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口腔门诊诊治的87例牙隐裂患者91颗患牙,男性53名,女性34名,年龄23-62岁,其中23-30岁年龄段8例,占9.2%;31-40岁年龄段34例,占39.1%;41-50岁年龄段39例,占44.8%;50岁以上6例,占6.9%。患牙91颗,其中上颌第一磨牙42例,占46.1%上颌第二磨牙13例,占14.3%;下颌第一磨牙21例,占23.1%;下颌第二磨牙9例,占9.9%,上颌双尖牙6例,占6.6%。wWw.133229.cOm其中3例患者左右上颌第一磨牙对称性隐裂,1例患者下颌第一、第二磨牙隐裂。

  1.2 患者自觉症状及病史 87患者中有39例患者有明显的颌创伤史,此后咬硬食物或韧性食物时发生疼痛。48例患者是因为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髓炎症状前来就诊,19例患者无自发症状,但对冷热刺激敏感,咬合有不适感或咬到某一位置时感到疼痛剧烈,症状持续数周、数月、数年不等。

  1.3 临床检查 患牙一般没有龋洞,牙周情况也基本正常。隐裂位置皆与颌面某些窝沟的位置重叠并向一侧或双侧边缘有延伸(表现类型见表1)。上颌磨牙的牙隐裂多发生于颌面近中舌沟处,下颌磨牙隐裂多发生于近远中发育沟。多数患牙与对颌牙有适合的尖窝关系。有牙髓炎症状的患者对冷热刺激比较敏感。有些患者对温度试验不敏感,开髓后发现冠髓已坏死。在患牙隐裂部位用棉签咬合,患者有较明显的疼痛感。碘酊着色可将较深的隐裂线清楚的显示出来。

  1.4 治疗方法 (1)调颌:适当减低牙尖斜度以减小劈裂力量。治疗过程中大量调磨牙尖斜度,彻底去除患牙承受的劈裂力量。(2)无牙髓炎症状,无叩痛且着色较轻的患牙,沿裂纹备洞,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暂封,2周后无症状着则作光敏复合树脂永久充填,并建议全冠修复。(3)有牙髓炎症状或明显叩痛的患者,进行彻底的根管治疗,治疗过程中嘱咐患者不用患牙咀嚼,且治疗后建议全冠修复。表1 牙隐裂类型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结果采用方差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成功:患牙无主、客观症状,功能良好。改善:牙齿偶有轻微的咬合不适和无力。失败:患牙仍然出现咬合痛、叩痛、或牙冠完全裂开而拔除。表2 一年后疗效结果分析

  2.2 疗效 87例牙隐裂患者的90患牙进行临床治疗后,进行了一年的疗效追踪观察。28颗患牙未遵医嘱做全冠修复,其中17颗患牙数月后牙冠完全裂开而拔除;11颗患牙出现不同程度的充填体脱落继发咬合痛、叩痛。62颗患牙做了全冠修复,其中7颗患牙全冠修复后偶而有轻微的咬合不适;55颗患牙完全没有临床症状,功能恢复良好(其中51颗根管充填后全冠修复,4颗保髓治疗后全冠修复)。疗效结果显示,进行全冠修复的完全成功55颗,占61.1%;进行全冠修复后改善7颗,占7.85%;未进行全冠修复28颗患牙全部失败,占31.1%。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表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创伤和牙本身组织结构缺陷与隐裂牙的发生有关[3]。牙结构的薄弱环节是隐裂牙发生的易感因素。这些薄弱环节不仅使牙本身抗裂强度低,而且是牙齿承受正常颌力时,应力集中的部位。本文研究显示隐裂位置都与牙尖之间的窝沟有重叠。这些部位都是牙齿发育时的钙化结合区,对压力的耐受较差,在承受较大颌力的牙尖作用下有可能先发生裂纹。本研究资料显示,牙隐裂多发生于上颌第一磨牙,隐裂线多发生在近中舌沟,此乃上、下咀嚼运动时主要的工作尖承担着最大的颌力,且与下颌磨牙的中央窝有最合适的尖窝对位关系。上颌磨牙虽有斜嵴,由于磨耗不均匀的高陡牙尖和紧密的咬合关系,也易在颌面的近中或远中的窝沟处,两颊尖或两舌尖之间的沟裂处发生隐裂[1]。加上第一恒磨牙萌出时间最早,磨耗程度常重于其他牙齿,所承担的颌力也最重,故发生隐裂的可能性最大。

  颌创伤隐裂牙发生的易裂因素。本研究同时发现有39例患者有明显的颌创伤史。中青年患者后牙尖窝关系更吻合,由于牙尖磨耗较多而不均匀,加上对硬食物的喜爱,更易发生颌创伤力,所以发病率最高,因此,颌创伤是发生牙隐裂的重要致病因素。

  全冠修复可以有效的治疗早期隐裂牙,可以防止压髓炎和牙折裂的发生[4]。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本研究的失败病例均是没有按照医嘱作全冠修复。有隐裂的牙齿对颌力的承受极低,如果没有作全冠修复,极易从隐裂线的位置完全裂开。因此,治疗后的全冠修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有些患者对保护牙齿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些是因为经济原因放弃。这需要口腔临床医师的耐心细致的说明工作,尽可能的让每位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樊明文主编. 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31.

  2 徐海. 隐裂牙综合症的研究进展[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4, 14(10): 596-598.

  3 徐君伍. 后牙纵折和观察[j]. 交通医学, 2008, 22(2): 176-178.

  4 卢群. 牙隐裂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2): 159-16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