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全科医疗服务的初探

2015-09-21 08: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本文重点探讨了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中全科医生的相关作用。方法:从社区疾病诊治的执行者、行驶者、提供者、维护者、影响者和承担者这六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全科医生都是经过专业训练培养后,工作于基层阶段的临床医生,能够给病人及居民提供良好的健康服务,且服务过程中治疗效果好,经济消耗少,是大众群体都能接受的。结论:社区医疗服务是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一部分,而全科医生在整个保健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全科医生;医疗服务
社区健康服务在社区建设中是重要的构成,该项服务主要是由政府领导、社区参与、卫生机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系。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有效使用社区资源和医疗技术,从健康方面的多个角度来处理好人们的健康问题,以最佳的医疗服务治疗疾病,这不仅满足人们的医疗需要,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而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积极推广的项目,全科医生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社区常见疾病诊治的执行者
 全科医生的重要责任就是为人们提供迅速、准确、有效、安全地服务措施,及时解决不同疾病的痛苦。其主要工作是开展常见急诊、意外伤害的抢救处置工作,为人们的基本做好快速处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对家庭急救方面的知识进行宣传教育;而全科医疗站需要制定24小时的应诊体制,以无时不刻的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地诊治工作,维护居民的日常健康;还需要做好信息化处理工作来建立社区救助的医疗网络。
2 医疗卫生资源作用的行驶者
 全科医疗服务在社区服务网络和卫生服务中占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来发挥出医疗保健资源的作用,并且积极调动医疗卫生机构和专科医生的作用,使医患之间维持良好的关系。全科医生对于全科医疗团队是极为关键的领导因素,能够维护好资源利用和质量管理有关的工作,并且发挥出很强的协调能力、合作精神来显现出医疗卫生资源带来的巨大好处。全科医生能够在诊疗中对治疗成本进行控制,以避免病人承受过大的经济压力,让现有的卫生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其与医疗保险机构之间保持联系。
3 社区居民疾病预防的提供者
 全科医生对个人、家庭及整个社区健康都能够起到很好的调整作用,并且在不同的时期针对各种疾病做好宣传工作,以促使人们采取预防措施。全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做好群体健康工作,实施疾病预防并进行健康危险因素的预测,开展健康教育,引导正确的生活方式,定期预防接种,对传染病调查管理,参与社区卫生监督等等。这样建立一套完整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与不同疾病患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全科医生能够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有关疾病结合,提供科学的临床预防服务,这对于全科医生是很关键的服务内容。
4 群众个体安全的维护者
 全科医生作是社区中的个人、家庭健康保证的重要维护者,可以向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持续性、协调性的医疗服务,肩负着为社区、家庭和个人的三级预防任务,能够对三级预防措施的进行合理的协调人。全科医生在面对一些常见疾病时可以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三维角度展开研究、诊断、治疗。尤其是当前社会前慢性病的防治任务变得格外重要,对于伤害较大的慢性疾病需要积极建立起社区防治管理与监控网络,对一些常见病情做好预防、控制、处理,在病情严重时能够及时诊断处理。
5 家庭与人群保健的影响者
 全科医生处理行使自身的医疗责任外,在生活中也扮演这健康维护者的角色,管理着社区居民的健康卫生。并且结合家庭动力学、周期理论等,探讨家庭、社会、心理、行为因素给个人体健康及疾病带来在影响,并利用有效的沟通技术进行交流,想家庭提供保健指导和心理卫生咨询。全科医生对患者人生全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围产期保健到临终关怀,都把工作重点投向了儿童、妇女、老年、残疾、精神疾患等不同的群体。
6发展照顾医学的承担者
 对于患者而言,治愈和照顾属于不同的概念。当前医学治疗将治愈作为主要目的,对于难以治愈的疾病则放弃了对患者的治疗与看护,使得病人的身心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在对症处理方面也没有给予重视。而全科医生能够在社区医院积极采用照顾医学,以现代医学取代传统的医学治疗,完成为慢性病人消除病痛的目的,并对预防疾病与促进健康的进行分析。根据生命周期坚持着“生命准备、生命保护、生命质量”为中心发展照顾医学的责任,这些都需要全科医生来完成的。
 总之,全科医生都是经过专业训练培养后,工作于基层阶段的临床医生,能够给病人及居民提供良好的健康服务,且服务过程中治疗效果好,经济消耗少,是大众群体都能接受的,在整个保健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华;关于构建军队全科医学教育模式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2]张君飞;城市社区全科医疗服务模式评估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李成龙;医疗服务管理论析[D];武汉大学;2003年
[4]吴洪涛;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D];苏州大学;2004年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