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肾病关系分析

2015-09-14 10: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肾病关系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没有肾病组(A组)以及糖尿病肾病组(B组),每组40例,同时选取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C组),测定三组人群血浆当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与B组血浆当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均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组血浆当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根据测定结果,测定糖尿病患者当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是监控以及追踪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的一个有效临床指标。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2型糖尿病肾病;关系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非必需的氨基酸,在体内无法合成,只能通过蛋氨酸代谢产生,在正常的血浆当中,大部分会形成蛋白结合体,仅有小部分是以游离状态形式存在。临床研究显示[1],一般人群当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轻中度增高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危险因素,作用机制为损伤血管内皮。糖尿病肾病进行分期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微量白蛋白尿,本文则通过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当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患者尿液当中微量白蛋白尿关系进行探讨,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0 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没有肾病组(A组)以及糖尿病肾病组(B组),每组40例。其中A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8~79岁,平均58.5岁;糖尿病病程2~5年;平均3.5年。B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6~78岁,平均57岁;糖尿病病程2~5年;平均3.5年。C组为对照组,所选的40例患者均没有糖尿病以及其他的内分泌疾病,男25例,女15例;年龄37~72岁,平均54.5岁。
1.2 方法  嘱三组对象禁食10-12h,于第2d早晨空腹采血5ml。采血完成之后需要在1h之内用离心机离心15min后将血清分离,再放置于-20℃的冰箱当中进行保存,以便于集中进行测定。在采血前5d嘱三组对象准确留取24h尿液,进行混匀之后记录总尿液量,取5ml放置于-20℃冰箱当中进行尿白蛋白待测。采取循环酶法来测定三组对象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采取胶体金法对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参考值范围是,男性在0~15μmol/L之间,女性在0~12.5μmol/L之间。尿白蛋白(mg/24h)正常值小于30mg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A组与B组血浆当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均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组血浆当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体的结果见表1。

3 讨论
  2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早期的病变过程比较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被人们忽视,从而延误了治疗,使得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糖尿病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量是一个比较常用的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指标,随着对糖尿病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糖尿病肾病患者当中会有升高的表现[2]。
  从本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糖尿病没有肾病患者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的人群,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机制可能是与出现糖尿病病变的时候微血管病变以及血管内皮的损伤有一定关系[3],同型半胱氨酸可以通过加快氧自由基以及过氧化氢的生成来损伤人体的血管内皮的功能,使内皮细胞增生功能受到抑制,降低了内皮抗血栓的能力。当异常增高的同型半胱氨酸进入到血液之后,在细胞内外浓度差异之由载体被动的或者是主动的转运到了细胞之中,发生较多的具有一定毒性作用反应氧系列,降低了微血管的内皮细胞自由基清除能力,造成大量的自由基产生,破坏的细胞膜完整性与通透性,使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受到损伤以及功能不断衰退。
  从表1也可以看出,而B组血浆当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肾脏结构以及功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使得肾脏对同型半胱氨酸摄取以及代谢能力不断降低,引起糖尿病患者血浆当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高于糖尿病没有并发肾病患者[4]。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可以增强微血管平滑肌的增殖,使凝血因子得到激活,促进了血小板黏附以及聚集能力,加快了微血管硬化以及血栓的形成,使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小球微血管内皮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形成血栓,障碍局部的微循环使组织缺氧,促进微血管病发生与发展,从而引起以及促进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通过对糖尿病没有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及正常人群血浆当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探讨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机制。通过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高,其次为糖尿病没有肾病患者与正常人群,根据测定结果,测定糖尿病患者当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是监控以及追踪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的一个有效临床指标。
  参考文献
[1]李吉华,李慧丽,李兰,郑永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J]. 中国医药指南,2010,32(02):240-242
[2]孙芹敏,孙国华,包丽丽.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J]. 2011,15(05):306-308
[3]饶绍琴,吴钊,李蓬秋,杨明清.2型糖尿病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分析[J]. 四川医学,2011,12(07):1151-1153
[4]卢成志,赵斌,王丽,罗迪.2型糖尿病肾病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J].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3(01):840-84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