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术前术中预防骨科感染的护理观察

2015-09-07 08: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术前术中的骨科感染的护理,总结降低骨科组织和关节感染率,提高预后效果的最佳护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到7月有临床骨科手术的25岁~55岁病人100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在手术前的准备(空气消毒、手术间人员流动控制、病人术前准备)和术中(切口保护、手术时间缩短、手术器械灭菌消毒)严格执行,达到无菌安全标准,并加入抗生素使用。结论 骨手术术前术中加强感染预防可以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骨科手术;预防感染;护理
院内感染是一个病人出现重大感染并发症的原因,其中手术感染是一直被临床研究的领域。在各种感染中,以骨科感染预后更为困难,骨科组织和关节感染会使病人预后效果不良,引起的关节功能受损、畸形、强直,手术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更可能发生败血症、菌血症等,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延长疗程,增加了病人的身心痛苦及经济负担,因此从各个手术环节着手,改善术前术中的护理条件,控制危险因素,才能从根本上降低骨科手术的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到7月有临床骨科手术的25岁~55岁病人100例,总结护理经验,将报告阐述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患者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到7月有临床骨科手术的25岁~55岁病人100例,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其中男66例,女34例,开放性外伤骨科手术59例,闭合性手术41例。
1.2 患者特点 骨科患者年龄跨度较大,在护理上就是一个较大的难题,难以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患者一般都要卧床休息,加强心理教育,特别是开放性外伤骨科手术,患者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伤口污染严重,入院时必须清创,护理中要特别注意伤口是否遭到更严重的感染,从患者入院至出院实施全程的健康教育,加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2],和护理人员共同努力,将取得更优的效果。
2  术前护理
2.1 病人术前准备
  开放性外伤骨科手术病人术前应做好健康教育,术前禁食。注意病人电解质紊乱,及时补液纠正。保持伤口洁净,择期进行手术的病人,术前一天备皮,范围要广,清洗干净。备皮后,用3%碘伏将手术野消毒2遍,减少细菌滋生,备皮时减少肢体暴露,避免术前患者受凉发烧。急诊开放性手术,先清洗伤肢,用消毒毛巾及肥皂液、生理盐水或碘伏从伤口向外冲洗,避免污染伤口,引起术前感染,盖好创面,等待手术。对闭合性骨折病人,术前3天开始用肥皂水清洗,备皮后用无菌巾包扎,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术野区剃毛与否切口感染无明显差别[3]。
  对年老体弱的病人,要尽量卧床休息,加强术前营养,注重练习深呼吸,加强呼吸系统循环,防止肺部感染,采取病房探视控制,禁止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亲属探访。对于糖尿病患者术前要低糖饮食,监测血糖、尿糖,对于有高血压的病人术前要保持心态平静,将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对有吸烟嗜好的病人,禁止吸烟。一般在术前1/2小时,病人接受静脉抗生素治疗,生理盐水100ml加头孢唑林钠1.0g,使骨周围组织和关节药物浓度维持4-6小时,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的予追加抗生素一次,对伤口感染控制有重要意义。
  心理护理对骨科患者对患者来说,不可或缺,大部分患者恐惧、焦虑,特别是对突发的外伤性骨科手术,患者及其亲属表现情绪低落、烦躁,对病情的治疗毫无促进作用[4]。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讲解术前术后病情的发展状况,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加强病人对付病魔的信心,训练患者的自理能力,贯穿整个治疗护理过程,只有病人和医护人员相互协调配合,树立信心,方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这是护理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往往会被忽视,但它发挥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2.2 手术环境
  手术间空气每天层流空气净化,术前提前30分钟开启。每日术前使用清洁水擦拭工作台面,术毕整理好用物后,再次使用清洁水擦拭工作台面。特殊感染病人,术毕使用1:50的84消毒液清洁工作台面。
3 术中护理
3.1 手术间护理
    控制手术间内人员,有研究显示:人体在静坐时每分钟可散布尘埃数为 105 个,轻微活动时为 106 个,快速步行时为 107 个。据临床资料显示,手术过程中,浮游细菌是有明显变化的,手术开始降落量最大,在手术结束时,又引起一个降落量的峰值,因此手术医护人员是手术中引起细菌浮游值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控制这个危险因素,要求护士将手术所需物品带入手术室做好相应准备,动作要求轻柔,避免挪动病人,减少人员走动,控制参观人数,与手术台要保持距离,禁止跨越手术区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减少一切可能发生的感染机会。
3.2 手术器械消毒
    在整个骨科手术中,各种手术物品灭菌是预防感染最关键的一步,要选择正确有效的消毒方式,结合科学的监测手段,方能达到灭菌防感染的目的。对能耐热、耐湿、耐高温的器械、敷料等应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其它物品也尽量采用如低温等离子、2%茂二醛浸泡 10h 灭菌,严格执行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原则。人工关节置换需在百级手术间内进行[5],确保手术过程细菌含量减少到不构成感染威胁。
3.3 手术切口的保护
  为了防止毛发、皮脂腺分泌物污染切口,切皮前用皮肤粘贴膜,手术台需要盖上无菌巾,以避免感染机会。在骨科手术中,超过4小时的手术,必须再次消毒切口,更换各类无菌巾,以免细菌繁殖。伤口的敷料不宜太厚,特别在夏天,会导致皮肤毛孔排汗不通畅,会给细菌繁殖创造良好的条件,不利于切口的预后效果。
3.4 缩短手术时间
    缩短手术时间是减少术中感染重要的一项措施,这和医生的熟练掌握手术技术密不可分。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充分暴露手术野,缝合不留缝合不留残腔,充分引流。手术中,护理人员应将准备工作做好,配合医生,熟知手术中各项环节,方可减少手术时间,争取患者的生存时间。
3.5 生命指证检测
    手术中护理人员应该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指标,血压、心率、失液量、失血,及时反馈,让主刀医生确定补液方案[6],确保术中生命质量,预防术中感染。
4 小结
  有文献研究结果显示[7],对骨科病人的优质护理可以改善病人预后,加入患者的心理护理、手术室内外环境的管理的优化护理组手术切口感染概率为 1.5%,与普通护理组(基础护理、手术室内的管理护理、术区护理、切口保护)手术切口感染率 3%,术前术中的优化护理,可以减少感染率,在手术前的准备(空气消毒、手术间人员流动控制 、病人术前准备)和术中(切口保护、手术时间缩短、手术器械灭菌消毒)严格执行,是降低感染的一项重大措施。
参考文献
[1] 杜克.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05.
[2] 崔远霞.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报,2006,27(5):639.
[3] 龚平.骨科手术中如何预防和减少感染[J]. 中外医疗, 2009,42(1):42
[4]许艾珍,谭爱平,陈秋辉,等.骨科手术过程中护理配合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6-97.
[5] 陈妙华;林幼玲;黄旭华;外科手术伤口感染易感因素的预防及护理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17期
[6] 罗华;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及抗生素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17期
[7] 李忠菊;术前术中预防骨科感染的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1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