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加味乌梅丸治疗慢性荨麻疹20例

2015-09-01 11:2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笔者用加味乌梅丸治疗慢性荨麻疹20例,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2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在14-60岁,平均为3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全部病例均曾用西药抗组织胺类药物治疗未能治愈者,
2、  治疗方法:
基本方:乌梅12g 细辛 蜀椒 干姜各3g 黄连 黄柏 桂枝 红参(或者党参30g)制附子各10g 当归 白芍各15g 黄芪30g 地肤子蛇床子各15g。
   若偏热者加重黄连、黄柏用量;偏寒者加重干姜、制附子用量;血虚明显者加重当归用量并加首乌30g。
   服法:每日一剂,清水煎取汁300毫升,分两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
3、  治疗结果;
痊愈(治疗后荨麻疹消退,经一个月随访未复发者)16例占80%,
有效(治疗后荨麻疹基本消退,但过后偶尔复发者)2例占10% ,
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2例占10%,疗程最短15天,最长30天,总有效率占90%。
4、  典型病例:
何某某,女,15岁,皮肤风团反复发生4个月,时轻时重,部位不定,尤以四肢颜面居多,大如豆瓣,小如芝麻,遇风尤甚,瘙痒难忍,曾在当地以抗组织胺类药物治疗未效而就诊,刻诊:躯干,四肢,颜面均有散发形状,大小不一,高于皮面,淡红色之皮疹,周围有红晕,部分疹快融合成片,奇痒难忍,患者面色苍白,食不香,睡不宁,时腹痛便溏,舌质淡,边有齿印,苔黄厚,脉浮滑。患者13岁,月经初潮,每次量多,色淡红,辩证属于营卫冲任不调,脾虚失运,胃肠湿热积滞,而外受风邪之寒热错杂,虚实兼杂之症,投医加味乌梅丸,如上法煎服7剂后病情好转,治疗2周皮肤瘙痒基本消失,伴随症状也有所好转,服完3周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5、  体会:
瘙痒为荨麻疹之症状,其病因是风邪为患,致脏腑,气血,营卫失调。临床多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之症候群。笔者运用善治寒热错杂的乌梅丸加味治之,疗效甚佳。
乌梅丸清上温下,被后世尊称为治厥阴病,寒热错杂症及治蛔之祖方,方中乌梅酸收,配合桂枝、细辛、白芍、地肤子、蛇床子敛阴和营,一收一散,调和营卫,疏风散寒,消疹治痒为治标也,党参、甘草加黄芪益气固表,加大辛大热之姜附,加强温经复阳固表,在以当归配首乌、白芍加强养血柔肝,所谓:“治风先行血,血行风之灭”。此为治本,方中黄连、黄柏二药清肠胃积热,味苦健胃,燥湿邪解热毒,清脏腑之邪实,去除发病的内在因素,又可制约上述诸药之辛燥,诸药合用达到寒热幷治,扶正祛邪,不因顾此失彼,又不患虚虚实实之戒,因此,加味乌梅丸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良方。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