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50例的手术护

2015-07-20 09: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目的 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5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全部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从术前访视、器械准备及术中配合三方面总结手术配合的体会。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术中没有神经血管损伤, 也没有其他并发症。对全部患者进行6~10个月的随访, 患者的腰背疼痛症状明显改善, 植骨融合满意, 内固定位置良好, 未见断裂及松动, 无结核复发病例, 脊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良好的术中配合能使手术顺利、快速、安全地进行, 缩短手术的时间, 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护理配合
  胸腰椎结核的好发部位为脊柱的前柱和中柱, 引起椎体破坏或塌陷, 进而发展为脊柱不稳、脊柱后凸畸形, 还有些患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 严重时瘫痪, 因此致残率比较高, 治疗也比较困难。目前采用手术治疗是行之有效的办法[1]。近些年来, 本院对胸腰椎结核的患者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50例, 病变节段:胸椎结核13例, 腰椎结核25例, 其余12例为胸腰椎结核。其中单节段26例, 多节段24例。男32例, 女18例, 年龄最小25岁, 最大69岁, 平均年龄(45.6±7.8)岁, 病程1~5年。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胸腰痛、乏力、消瘦、低热。术前经过X线片、CT或MRI检查并合临床表现均诊断为胸腰椎结核[2]。   []
  1. 2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主要分两步进行, 首先是后路手术, 即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然后是前路手术, 即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关于前路手术入路方法的选择要根据病变节段的不同进行合理选择, 要从病变严重侧进入, 用刮匙、咬骨钳和骨刀进一步彻底清除死骨、脓液、局部干酪样坏死物及肉芽组织等, 病变椎间切除完全[3], 然后用碘伏水冲洗局部, 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直到清洗液的颜色变为清亮。取合适长度患者自身的肋骨或髂骨骨块紧密嵌入椎体间[4]。术后处理: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一般为48~72 h, 术后常规抗炎治疗, 并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
  1. 3 手术的护理配合
  1. 3. 1 术前访视 由于患者对该类手术不了解, 担心手术效果不好或者出现其他的风险, 因此巡回护士在手术前1 d进行访视, 在访视过程中要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 耐心讲解手术的重要性, 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本手术的优势及安全性, 以缓解其思想顾虑, 列举一些成功的实例,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
  1. 3. 2 器械准备 此类手术均在较大的千级层流手术间进行, 除骨科手术需要的常规器械外, 还需要较多的特殊器械, 包括脊柱外科所用的特殊器械、胸科去肋器械、椎弓根内固定器及器械1套、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器械[4]。手术需要的各种仪器例如监护仪、C型臂以及吸引装置等。
  1. 3. 3 术中配合 ①巡回护士配合:手术开始前在健侧上肢浅静脉用大号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 静脉要选择粗、直而且充盈良好的静脉, 待麻醉成功后协助麻醉医师进行颈外静脉穿刺, 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帮助患者安置合适的体位, 对骨突部位做好保护, 保持脊柱的功能并使术中能够最佳暴露视野, 俯卧时, 双上肢分别在头的两侧向前屈曲, 用约束带固定在托手架上, 保证功能位, 垫海绵垫。用凝胶头圈保持耳廓、双眼不受压[4], 对双侧髂骨及乳房做好保护, 防止受压,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注意检查患者的皮肤受压部位, 以防压疮。对于男性患者应特别注意保护阴茎及阴囊。密切观注手术的进展程度,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输液速度。患者侧卧位时, 上侧腿伸直, 下侧腿弯曲, 并用海绵垫垫在两腿、两膝及双踝之间, 在需要改变患者的体位时, 注意动作不要过猛, 避免突然的体位变动引起血压下降。同时在为患者改变体位后, 还要与麻醉医生共同检查气管导管是否移位、脱出和打折。对参加手术的全部人员要严格督查、检查无菌操作技术, 尽量减少手术间人员的出入, 以保证手术间的空气清洁, 避免感染。②器械护士的配合:首先对手术方案要明确,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预见性, 术中需要的各种手术器械准备要充分, 需提前30 min洗手, 准备2个无菌器械台, 病灶清除需要的器械台、后路内固定器械台。全部器械要摆放合理, 以便术中及时、准确地传递。手术之前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纱垫、纱布及缝针, 手术过程中对这些物品严格管理, 术后与巡回护士再次清点。
  2 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180~260 min, 出血量为400~900 ml, 术中没有神经血管损伤, 也没有其他并发症, 术后安全送回病房。对全部患者进行6~10个月的随访, 患者的腰背疼痛症状明显改善, 植骨融合满意, 内固定位置良好, 未见断裂及松动, 无结核复发病例, 脊髓功能恢复良好。
  3 小结
  目前, 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主要手段。良好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术前访视时要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工作, 了解手术的全部程序, 对手术需要的器械准备要充分, 对各种器械的性能、作用及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做到熟练掌握, 传递器械时准确无误, 做到稳、准、快, 了解术者的习惯, 与术者配合默契, 使手术顺利、快速、安全地进行, 缩短手术的时间。
  参考文献   []
  [1] 黄承夸, 韦文, 陆文忠, 等.一期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海南医学, 2011, 22(21):35-37.
  [2] 王间萍, 杨春梅.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护理配合.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11):136-137.
  [3] 陈延军.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分析.中国卫生产业, 2013(4):142.
  [4] 蔺益红.前后路联合胸腰椎结核手术术中配合体会.新疆医学, 2013, 43(7):116-11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