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5例微量注射泵推注葡萄糖酸钙外渗致新生儿软组

2015-07-04 21: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键词】  微量注射泵

  在新生儿期出现低钙时通常静脉使用葡萄糖酸钙进行治疗,微量注射泵具有能将药物准确、微量、恒定地输入病人体内而得到广泛使用,但在药物外渗时不能马上报警。如为推注葡萄糖酸钙外渗,由于药物刺激可产生局部软组织水肿、钙化、炎症坏死现象。现将我科1例微量注射泵推注葡萄糖酸钙外渗引起新生儿软组织钙化坏死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婴,2天,足月胎吸助产,因生后重度窒息,持续抽搐一天在下午14:00入院,当地医院抢救时已用镇静剂、脱水剂。入院时右手背带有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处无红肿,有回血。入院后立即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安定、鲁米那v、10%水合氯醛)、脱水剂(20%甘露醇q6h v)使用,测血钙为2.0mmol/l,予以5%gs 15ml加10%葡萄糖酸钙5ml经右手背留置针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然后予能量合剂维持推注时发现手背红,稍肿胀,立即拔除。当班护士认为是能量合剂引起肿胀予以抬高右手并热湿敷。第2天交班发现红肿未有消退,予以25%硫酸镁持续湿敷。第3天下午红肿消退,停止外敷。在患儿入院后第7天始右手背出现白色散在大小不等的钙化点,立即请烫伤科会诊,相继予以百多邦、美宝(烫伤湿润膏)换药及理疗、创必复使用后,在第48天出院。出院时右手活动自如,3个月后随访,患儿右手功能正常。

  2  分析

  (1)患儿是外院带入静脉留置针,抢救时已用多种刺激性强的药物,对血管有所损伤,血管通透性已改变。wwW.133229.coM(2)长时间发生痉挛,引起缺血缺氧,静脉壁也可因缺血缺氧而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导致药液渗透。(3)血管细、针头粗、浓度高,刺激血管相对大,致使自穿刺部位周围渗入皮下。(4)连续用药时间较长,刺激局部血管收缩。(5)微量注射泵的持续推进作用可加大药物的渗出量,出现情况后没有及时正确处理致使软组织坏死。

  3  护理体会

  (1)加强工作责任心,每15~30min巡视一次,翻身、拍背、吸痰、喂养、换尿布时首先观察药液有无外渗,但不能依赖回血,针头回血快,说明针头在血管内,但注意观察血管渗漏情况,特别对出生1~2天内患儿皮肤的观察,因此时的患儿仍有生理性肿胀,要注意局部肿胀有无增加。(2)新生儿输液前一定要选好静脉,尽量选较大较直静脉,穿刺前用生理盐水针管连接针头,穿刺成功后可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如针头前端回血畅,皮肤不发白,零阻力方可注药。(3)输入葡萄糖酸钙时另建静脉通路,避免长时间用药致血管痉挛引起外渗和与前组药物配伍禁忌。免用微量注射泵推注。因新生儿痛觉不敏感,当药物外渗时,患儿不能立即做出反应;巡视不及时就更加重药液渗出量。使用普通输液器输入时,当有外渗肿胀时,输入阻力加大,输液速度会减慢甚至停止,可减少药物外渗。(4)如发现外渗立即停止输液,将血管内的残余药液抽出,并继续推注生理盐水,达到局部滞留药液稀释作用。30min后用25%硫酸镁持续湿敷至红肿完全消退,并持续观察,根据局部情况做相应处理。(5)新生儿输液时应给予舒适体位,必要时给予一定约束,以防躁动致针头移位造成肿胀。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