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22例,随机将122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和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健康感觉和情况状况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LOTCA、MMSE和Fugl-Meyer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LOTCA、MMSE和Fugl-Meyer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用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认知,改善精神状况以及肢体功能,恢复神经功能。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作者:曼切
在神经科疾病中,创伤性颅脑损伤较为常见,且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目前随着经济和交通的不断发展,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患病率大大增加,患者易出现伤残,引起身体功能障碍,给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1,2]。加强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是改善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临床一般采用常规护理,可满足患者基本护理需求,但难以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促进运动能力恢复,还可提升生活质量,加强康复效果[3,4]。笔者将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22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情况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将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61)。观察组中男36例,女25例;年龄范围为19~61岁,平均年龄为(38.33±15.26)岁;患病类型中,30例颅内血肿,11例硬膜下血肿,11例硬膜外血肿,9例脑挫伤;病情程度中,轻度33例,中度18例,重度10例,特重0例。对照组中男37例,女24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8~60岁,平均年龄为(38.62±15.34)岁;患病类型中,31例颅内血肿,12例硬膜下血肿,11例硬膜外血肿,7例脑挫伤;病情程度中,轻度31例,中度19例,重度11例,特重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
早期康复护理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作用探究
1.2、纳入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确诊为创伤性颅脑损伤;(2)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肢体或神经障碍;(3)患者肌力均为2级或以上;(4)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者心、肾、肝伴有严重疾病;(2)患者伴有神经类疾病;(3)患者伴有骨骼肌肉疾病;(4)患者依从性差。
1.3、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吸氧并维持呼吸道畅通,随时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开展常规引流管护理操作。
给予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例如:(1)心理护理。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心理障碍。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2)早期体位护理。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膝关节屈曲,肩关节外展,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四肢活动和按摩,每两小时翻身一次,以防皮肤压伤。(3)早期肢体锻炼。加强肌肉、关节被动护理,手法轻柔,循序渐进,起到预防关节痉挛、放松痉挛肌肉的作用,指导患者早期床上锻炼,包括握拳、抬腿、扩胸、屈伸关节、抬臂、深呼吸等,术后1周时可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锻炼和活动。(4)日常生活活动锻炼。术后2~3周,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锻炼,包括进食、如厕、更衣、洗漱等,每天1~2次,锻炼时保证患者安全,谨防跌倒。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健康感觉和情感状态),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美国医学研究所生活质量评价表(SF-36),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观察并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和运动功能,分别采用认知功能评估量表(LOTCA)、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和肢体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进行评价。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神经功能恢复评价标准[5]:患者劳动能力恢复、能独立生活为显着恢复;患者劳动能力部分恢复、部分生活能自理为基本恢复;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为未恢复。恢复率=(显着恢复人数+基本恢复人数)/总人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处理,结果用表示,对结果实施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健康感觉和情感状况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干预前后两组患者LOTCA、MMSE和Fugl-Meyer评分比较
表1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
表1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LOTCA、MMSE和Fugl-Meyer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LOTCA、MMSE和Fugl-Meyer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LOTCA、MMSE和Fugl-Meyer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干预前后两组LOTCA、MMSE和Fugl-Meyer评分比较
表2干预前后两组LOTCA、MMSE和Fugl-Meyer评分比较
2.3、干预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干预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
表3干预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
3、讨论
近几年,创伤性颅脑损伤发病率较高,多由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失足跌伤等造成,且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该病在临床上常常出现意识障碍、呕吐、头痛、瞳孔变化、生命体征异常等症状,根据不同的颅脑损伤部位,可分为头皮损伤、脑损伤和颅骨损伤3种,通过CT检查和X线检查确诊[6,7]。患者治疗后易出现后遗症,影响运动、认知、神经功能,为患者自身及其家庭带来负担,增加社会压力[8]。有效的护理方法可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运动、认知、神经功能,提升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常规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但该护理方式难以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神经和认知功能[9,10]。
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早期康复护理逐渐广泛应用于创伤性颅脑损伤。早期康复护理能使脊神经后角感觉的神经传导输入加强,有助于重建大脑皮层代偿,使脑组织缺氧缺血状况明显改善,加快建立大脑侧支循环,逆转或防止加重脑损伤的继发性,有利于重组、代偿病灶周围和健侧脑组织,使脑组织的可塑性得到充分发挥,有效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提升生活质量[11,12]。
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健康感觉和情感状况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LOTCA、MMSE和Fugl-Meyer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LOTCA、MMSE和Fugl-Meyer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这表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认知、改善精神状况和肢体功能;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这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着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认知,提高精神状况和肢体功能,恢复神经功能。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