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浅谈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2015-11-13 09: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临床护理;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病症,临床表现为生命体征的改变、瞳孔改变、眼底改变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疝[1]。重度颅脑损伤常伤及中枢神经系统,病情变化快,死亡率和致残率均高,因此在护理人员在护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时,应细心、全面、周到,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合理的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自2005年7月~2010年1月,共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5~52岁,平均32岁。其中脑挫伤21例,颅内血肿34例,合并五官重伤4例,合并颅骨骨折7例,行颅内血肿开颅手术25例,钻颅引流7例。
1.2  护理方法: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基础,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细心、全面、周到的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以期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2 护理体会
2.1 病情观察
2.1.1 生命体征观察: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观察和记录。每个小时观察1次,重症患者应半小时观察1次。如有进行性血压升高,脉压升高,脉搏变慢而有力,呼吸变慢而深,是颅内血肿或脑疝形成早期,应立即向医生报告,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若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变浅而不规则,常为脑干功能衰竭的表现。
2.1.2 意识状态观察:观察意识状态的变化是早期发现颅内血肿的主要手段。对于入院时神志清醒的患者,若入院后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或出现意识障碍,可以考虑已形成颅内血肿。对于昏迷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其昏迷深度的变化。间隔一定的时间观察患者对刺激的反应,若能叫醒,说明患者嗜睡;若不能叫醒但压迫眶上神经有反应,说明患者处于浅昏迷状态;若压迫眶上神经无反应,说明患者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应及时救治。
2.1.3 瞳孔观察:在进行意识状态观察的同时,还应进行瞳孔观察。若瞳孔出现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则提示有脑组织受压或脑疝;若双侧瞳孔出现针尖样大小改变,则提示有桥脑损伤,此时常伴有深度昏迷;若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并伴有深度昏迷,则是病危的前兆,应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并积极予以抢救。
2.2  护理措施
2.2.1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患者窒息:为避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因呼吸道阻塞导致窒息,在护理期间应保持其呼吸道始终通畅。要求护理人员能及时吸除患者口腔及气管内的分泌物,主要方法是吸痰,舌根后坠可用舌钳将舌牵出或放置口咽腔通气管或气管内插管,若患者因五官受损等原因无法正常吸痰,可采用气管切开术,并按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
2.2.2 采取卧位:当患者处于休克状态或伴有脊髓损伤时,可采取仰卧位;重症脑损伤如无休克,应将床头抬高15°~30°,使患者处于头高脚低卧位,这样有利静脉回流,可以减轻脑水肿;深度昏迷者宜采取侧卧位。此外还应注意为患者定时翻身。
2.2.3 脑脊液漏的护理:脑脊液漏是指脑脊液经鼻腔、外耳道或开放性伤口流出。在护理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时,应叮嘱患者或患者家属,不要填塞耳道、禁止冲洗外耳道和鼻腔或滴入药物,同时要求患者尽量不要擤鼻涕和剧烈咳嗽。在鼻腔和外耳道部位放置消毒棉球,利用消毒棉球来吸附流出的脑脊液,消毒棉球应及时更换,同时还应使用抗生素药物来预防感染[2]。
2.2.4 脱水疗法的护理:对于发生脑疝和呼吸衰竭的危重患者,可以采用脱水疗法进行治疗。一般可以采用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成人每次250 ml,每6小时可重复使用,用药后应注意观察尿量。有严重的心、肾功能不良或低血压的患者禁止使用脱水疗法。
2.2.5 低温冬眠疗法护理:低温冬眠疗法护理是指在静脉滴注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等冬眠药物的基础上,进行物理降温,在患者进入昏睡状态后,将其体温控制在32~34℃。冬眠期间不宜翻身或移动体位,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同时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若收缩压低于10.7 kPa(80 mm Hg)(1 mm Hg=0.1333 kPa)应停止给药[3]。
2.2.6 开颅手术后的护理:在患者实行开颅手术后,应严格执行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的观察,每半小时或每1小时测量1次,并做详细记录,对每个项目的变化均应引起足够重视。对于术后由于口干、咽部不适、导尿不适而引起患者的不安,应积极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解释,以消除他们的疑虑。
2.2.7 硬膜外血肿引流的护理:无菌引流袋要低于引流口,以保持引流的通畅,防止逆流。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色、性质。搬动患者时,夹闭引流管,预防逆流感染。拔管后要观察伤口处是否有脑脊液漏出、敷料是否潮湿,潮湿的敷料应及时更换,防止颅内感染。
3 小结
  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昏迷时间长,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和致残率高,除应及时诊断和抢救治疗外,还应精心合理地加强临床护理,这不仅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也是对巩固手术治疗患者康复、减少致残率的重要环节。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颅脑外伤的基础知识和救治原则,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执行医嘱,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观察力和熟练的操作技术,为抢救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4 参考文献
[1] 王丽华.神经外科护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2.
[2] 于桂花.临床神经外科护理细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
[3] 周翠芝.重症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6(6):9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