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防范静脉采血护理风险的论文(共2篇)

2023-12-05 18: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探讨防范静脉采血护理风险的策略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抽血问题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之一。目前,在中国许多医院临床血液标本的采集主要由护士完成,在采血过程中如工作不慎就可能发生护理风险,其结果均会给患者造成直接损害。为保证护理质量,笔者对本科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因静脉采血过程中发生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防范策略,确保护理安全,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以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本科的48例因静脉采血过程发生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事件为资料。


2结果


2.1护理风险内容分布。


2.2护理风险与高危时段的关系。


3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


3.1护士穿刺技术不过关,缺乏护患沟通技巧表1显示,静脉采血护理风险中发生率高的是不能一针见血,有10例,占风险总数的20.8%,主要原因是由于肿瘤患者反复化疗致静脉条件差、年龄较大、肥胖等,有些护士操作技术不过硬,反复穿刺加重患者痛苦,引起不满,若护士处理不当,忽略了与之沟通;或沟通时未注意语气、语调,易引发风险事件的发生。


3.2护士缺乏检验科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近年来,检验科不断开展新业务、新技术,而临床科室护士对相关专业知识了解较少,配合不当,导致血液凝固或溶血、采血量、采血部位等不符合检验要求。表1显示,8例护理风险中因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引起的28例,占58%,表现为有些护士在使用抗凝剂的试管采血后未及时摇晃导致血液标本凝固,在采血过程中震荡过于剧烈,导致标本溶血;对检验项目不了解导致采血量过少或过多;采血部位选择不当,在输液部位采血;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对某些检验项目采血前注意事项不了解,如检测肝功能、血糖等仅交代患者禁食,未说明还应禁水、禁药,患者的活动量、情绪、体位等也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3.3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消毒隔离制度表1显示,有8例护理风险是由于护士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申请项目所致,占16.7%,表现为有些护士在静脉采血时仅凭个人主观印象,只查对床号未查对姓名,或同时采集了2人以上患者的血标本而抽错患者;未认真核对标签而使采血试管出错,从而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有2例护理风险为护士未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制度引起,占4.2%,临床有些血液标本应严格控制避免污染,比如血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的标本,更应严格控制避免污染,否则影响结果。


3.4护理风险发生与工作繁忙有关。发生护理风险的高危时段有早班、中班、后夜班、节假日,其中护理风险发生率高的是后夜班和早班,分别占39.6%及33.3%,主要原因是患者静脉采血高峰时段一般在上午5:30~8:30。由于护理人员既要完成治疗与基础护理工作,还要进行大量的静脉采血,导致护士身心疲乏,注意力不集中,造成核对不认真,而发生护理风险,护士长排班时只按常规,而不注重人性化管理,未能考虑工作高峰时段护理人员的配置。


4防范策略


4.1加强专业素质的培训有研宄2显示,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缺陷、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的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的最重要的基础,护士的业务素质越高,越能看到问题的本质,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全局。因此,针对护士在相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与患者沟通方面的缺陷,采取护理骨干讲课、技术能手经验介绍、现场示范带教等形式,对护士进行理论、操作技能培训,与相关检验科室沟通,及时了解采血量、试管要求、出结果时间、检查意义、采血过程的注意事项等信息。护士需学习护患沟通技巧,注意礼仪修养,当穿刺失败需要重新穿刺时,应向患者表示歉意,以取得患者谅解,当血管条件差,可让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以确保穿刺成功率。


4.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有报道3显示,部分护理差错并不是由于护士知识缺乏和技术不精引起的,而是由于护士没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没有做好最后的确认工作。因此,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防范差错事故的保证。在临床工作中督促护士切实落实“三查七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告知制度等,工作中每个人、每个班次、每个环节都严格按要求和标准完成,以减少和避免静脉采血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护理安全。要求护士在采血过程中,穿刺部位用安尔碘棉签消毒2遍,做到(一人一巾一管一带一消毒),护理人员在为患者采血前后用消毒液消毒双手。


4.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护理部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及时评价和考核,对采血过程中的护理风险进行监控,发现高危环节及事件及时通报,并制定护理安全检查质控标准、安全管理学习计划、检查记录表(记录存在问题、整改措施、追踪问题),重新修订了安全采血规章制度,如不同检验项目的告知事项、静脉采血流程、送血流程、发生晕针患者的应急流程,从而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增强护士遵循各环节程序的自觉性,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


4.4加强对护士进行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安全知识教育,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分析护理缺陷案例,让他们认识到在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可能涉及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加强风险教育,要求护士在熟练掌握穿刺技术,严格无菌和消毒隔离观念,增强相关社会知识,从典型事例中吸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从而有效避免静脉采血风险事件的发生。


4.5注重人性化管理,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合理而充足的护理人力配备,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夜间、中午、双休日、节假日、患者多时、工作特别忙时是静脉采血护理风险的高发时段。尤其夜间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夜间特殊的环境,造成了患者自我监护、陪护监护和医疗护理监护的薄弱区,增大了护理风险管理的难度。护士长应根据科室工作繁忙程度合理弹性排班,增加高危时段的人员保证,减轻护士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保证中夜班的技术力量,重视节假日高危时段的安全,并根据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分配工作;工作轻松时可安排部分护理人员休工休假及补休假,以保证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高益琴


第2篇:改进静脉采血护理的若干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体检作为预防疾病或早期发现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静脉采血是体检最重要且较早进行的一个检测项目,也是体检中心最常见的一项有创性护理技术操作,它的成败及产生的效应对下一步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体检人员对静脉采血的护理服务需求,进一步优化采血服务流程和提升服务质量及满意度,我们在对200名体检者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针对重点服务环节进行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选取2008年5月与2009年5月来我院体检的某单位200名体检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118名、女82名,年龄27?63岁,平均(41.82±13.24)岁;文化程度:小学18例,初中及以上47例,大专81例,本科及以上54例。


1.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向体检者说明调查目的和意义,以取得配合,由护士长统一发放问卷,请体检者现场独立填写,当场回收。调查内容包括:(1)改进前的内容:体检者对静脉采血技术水平、礼仪服务、采血环境、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等护理服务需求,体检者对静脉采血护理服务的满意度。(2)改进后的内容:体检者对静脉采血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进前后各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1.3改进措施改进前为常规岗前培训;改进后采取的措施:选派年轻护士到急诊室进行静脉300针训练、邀请航空公司礼仪老师上门培训、制定服务礼仪规范手册以及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等。


1.4统计学处理对所得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体检者对静脉采血护理服务的需求200名体检者对静脉采血护理服务需求依次为“技术水平过硬”99%(198/200)、“提供礼仪服务”97%(194/200)、“环境温馨舒适”3%(186/200)、“提供健康教育”1%(182/200)和“给予心理疏导”86%(172/200)。


2.2护理服务改进前后体检者的满意度比较,体检者对静脉采血技术水平、礼仪服务、采血环境、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满意度均较改进前有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3.1过硬的技术水平是满足体检者静脉采血护理服务需求的关键技术水平过硬是体检者对静脉采血护理服务的主要需求。随着体检人群层次的不断提高,体检者对护士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次调查发现,许多体检者希望静脉采血能够一次成功并且无疼痛感。因此,作为体检中心护士,只有不断提高采血技术水平,才能满足广大体检人群的心理需求。


3.1.1确保一针见血率正确评估体检者的静脉血管情况是提高采血一次成功的关键。护士在采血前首先要仔细评估体检者静脉血管弹性、充盈度以及询问体检者有无晕针等情况,然后根据采血项目、及采血量,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与采血针。在确信有把握的情况下再进行穿刺,切不可操之过急,以确保采血一次成功率,避免操作失误给体检者造成痛苦。


3.1.2熟练掌握无痛穿刺技巧静脉采血是一项有创操作,体检者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刺痛感。为此,加强专业技术训练,掌握无痛穿刺技巧至关重要。请技术水平过硬的高年资护士讲解无痛穿刺技巧,并进行现场演练,采血时动作要轻柔、娴熟,进针要快、稳、准,将这一有创操作对体检者造成的疼痛减少到最小。同时,还要熟练掌握无痛拔针技巧,方法为:将真空采血针头纵轴与血管纵轴平行,慢慢向外拔针,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壁时再快速(<0.05s)拔出体外。


3.2礼仪服务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基本保障


护理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是护士职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包括护士仪表、语言艺术、人际沟通与沟通技巧及护士行为规范等[3]。本调查表明:97%的体检者对静脉采血礼仪服务有需求。因此,特邀请航空公司礼仪培训老师来我科进行礼仪知识讲座,让护士掌握一般礼仪常识,为学习护理礼仪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结合我院新编《护士服务礼仪规范》以及根据科室实际情况专门制定的《体检中心护士静脉采血服务礼仪规范》,内容包括从接待到结束整个采血过程的文明用语标准、行为规范以及沟通技巧等,通过开展情景模拟演练、服务明星评选等不同手段,使礼仪服务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


3.3营造温馨舒适的采血环境


3.3.1便民措施到位在等候采血期间,为体检者免费提供一次性水杯、矿泉水、餐巾纸及报刊、杂志、电视等,以改善候检环境、缩短等候时间。为行动不便者准备了轮椅;为易发生低血糖的体检者准备甜点;为个别晕针的体检者准备了休息室等。还免费提供寄物箱,以方便体检者寄存随身携带的物品,轻松完成采血操作。在采血室放置挂钟,以方便体检者采血后掌握棉球按压时间。同时,墙壁上悬挂色彩柔和的风景画,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从而使体检者在优雅环境和心身放松中接受静脉采血检查。


3.3.2开通绿色采血通道对于患有糖尿病或空腹易引起低血糖、时间紧迫等有特殊情况的体检者开通绿色通道,新增设采血窗口,确保他们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慕名而来,满意而归。专门安排护士维持良好的采血秩序,体检者依次座在候检椅上排队进行,避免人群围观或插队等现象发生,营造安静、舒适的候检环境。


3.4注重健康教育,满足体检人群保健需求


健康教育是传播保健知识和技能,影响个人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方法4。许多体检者由于对采血知识了解甚少,思想上不够重视,使采血的目的难以达到。为此,专门安排由接受过培训的护士针对不同采血项目进行口头或书面健康指导,使体检者对采血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认识到采血检查在体检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能够主动配合护士顺利完成整个采血过程。


3.4.1采血前饮食注意事项告知体检者采血前3d禁食猪、牛、羊肉等动物肉及内脏;体检前1d晚餐进清淡饮食,勿食用高糖、高胆固醇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忌高脂食品及牛奶、豆浆等容易引起胀气类食物;采血前1d晚22:0后禁食;采血当日晨禁食,以确保每位体检者血液化验结果的真实性及可靠性,避免误诊。另外,采血尽量在早上7:00—8:30之间,最迟不宜超过9:00,否则会因为体内相关激素的变化,影响部分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3.4.2勿随意放弃采血项目一些针对恶性疾病和常见疾病的特殊采血项目,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特殊意义。有的体检者因害怕疼痛或隐私问题,自动放弃部分采血项目,有可能失去了发现潜在疾病的机会,导致严重后果,如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对体检者进行宣教指导,使其充分认识静脉采血在体检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要随意放弃任何一个采血项目。


3.4.3采血后正确的按压方法采血后正确的按压方法是预防渗血或血肿发生的关键。因此,采血后应指导体检者用干无菌棉球中等力度按压针眼处至少3?5min,不可捻动棉球揉搓针眼处。对于凝血机制差有出血倾向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直到不出血为止。


3.5给予心理疏导,满足体检人群心理需求许多体检者在空腹采血前因害怕疼痛或穿刺失败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部分会出现头昏、心慌甚至晕倒等现象。通过心理疏导,能较好地解决体检者在静脉采血中出现的各类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因此,采血前护士要给予心理疏导,向体检者详细讲解采血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缓解紧张情绪,减轻恐惧感。采血时护士要态度亲切和蔼、语气柔和;耐心倾听,认真解释,与体检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充分取得体检者的信赖与配合。采血中护士边采血边与体检者交流,以分散其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感,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满足体检人群的心理需求。


4小结


静脉采血是体检必不可少的一个检测项目,也是许多体检者较为恐惧的一项检查。过硬的技术水平与规范的礼仪服务以及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人性化服务是满足不同层次体检人群静脉采血护理服务需求的重要内容,它不仅优化了静脉采血服务流程,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还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吴英,王世英,王进华,杨艳,徐琼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