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糖尿病患者中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2023-12-06 08: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糖尿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1.6%,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预测到2030年将增长至3.66亿。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改变和促进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和关键,在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五驾马车”中,饮食治疗是防治糖尿病的基础。传统的糖尿病饮食教育给予口头、图片式饮食知识宣教,步骤较多,计算比较繁琐,食谱固定,内容少;患者不易掌握和坚持,已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因此,寻找简单、有效、个性化、患者乐意接受,易坚持的饮食治疗方式尤为重要。本研究是有针对性地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进行个性化综合的护理干预,取得很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在本科住院及门诊的糖尿病患者。入选对象:住院一次以上,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思维正常、年龄在35岁以上,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选前已接受降糖药物治疗且病情相对稳定,其药物剂量至少在人选前1个月内保持不变,入选后不增加药物的剂量,不更换药物的种类,只有当空腹血糖小于3.9mmol/L或出现低血糖时,在医生指导下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具备一定的书写阅读和沟通能力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糖尿病合并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及糖尿病肾病;妊娠期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0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纳入49例患者,研究途中死亡1例(第10周车祸意外死亡),失访1例(第7个月出国),最终纳入47例,对照组纳入51例患者,研究途中失访2例,最终纳入49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慢性并发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采用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SDSCA):由丁bert等修订,我国万巧琴等进行翻译,科室5名专家(2名副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护师,1名营养师)进行改编,该量表包括饮食、运动等6个维度,总共15个条目,其中饮食行为5个条目,该量表采用7分制计分,分数的大小表示7d内有几天遵循了自护行为,0分表示7d中未进行相关自护行为,该量表主要用来反映护理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进行的自我管理行为,特别是饮食的依从性行为的比较。经专家评定,内容效能指数(CVI)=1.00,经预实验,量表的各维度CronbachSa系数为0.76?0.91,两周后重测信度为0.79~0.93。


1.2.2糖尿病食品交换份法饮食软件在取得关向东等开发研究的食品交换份法饮食软件同意后,在此基础上根据重庆本地的饮食口味进行适当的改编,由专科护士指导患者学习食物交换份法表格及饮食软件的使用,在软件中输入个人信息,软件自动根据患者的身高、体质量、劳动强度等计算出所需的热量并通过图表显示热量的上限,然后患者根据个人口味在软件菜谱中选择自己喜爱的食物,自动合理搭配一日三餐,设计出符合个人口味的菜单处方,在家中也能够享受多样化个性化的糖尿病饮食。


1.2.3满意度调节满意度调查表采用医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对“糖尿病健康教育俱乐部”及“食品交换份法饮食软件”给予满意度调查。


1.2.4研究方法两组糖尿病患者均接受常规的饮食治疗,干预组入组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其进行饮食健康评估,建立个人档案,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个体化糖尿病饮食控制软件、定期远程随访、糖尿病健康教育俱乐部大课堂等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患者饮食。所有入选对象均于实验前、实验后1、3、6、12个月由专科护士测定身高(cm)、体质量(kg),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并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科室专科护士系统而具体地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及普及,有针对性、有重点指导食物交换份法饮食软件的使用,并指导患者简单的烹饪技巧。护士根据患者自行选择的菜单处方进行记录和打印,并每人配送一台配餐电子秤,并教会电子秤的称重方法,回家自行按菜单进食。专科护士根据个人信息资料,不定时地进行远程随访(电话、QQ群、信息等;1月每月随访2次,1~3月每月随访1次,3~6月每2月随访1次;12月每3月随访1次)对饮食的依从性进行监督和指导,医院还开设糖尿病健康教育专科门诊,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患者在遇到困难时也可拨打科室的电话,随时可免费咨询。常规每月接受本科室举办的“糖尿病健康俱乐部大讲堂”,系统接受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及普及,针对他们的饮食行为作出科学的、针对性指导。研究结束时干预组进行满意度调查。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r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生化指标比较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FBG、2hPBG、HbA1c、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P>0.05);干预后1年干预组FBG、2hPBG、HbA1c、BM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P<0.01)干预组干预前与干预后1年FBG、2hPBG、HbA1c、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P<0.01)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后1年FBG、2hP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bA1c、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P>0.05)。


2.2实施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前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实施各项护理干预后,1个月后糖尿病患者FBG明显降低(一P<0.01),其余各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3、6、12个月糖尿病患者FBG、2hPBG、HbA1c、BM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实施个性化综合护理前后干预组饮食依从性情况对比实施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前后,干预组的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依从性的得分由(3.09±0.91)分增至(5.06±0.76)分,得分指标由原来的44.14%增至72.29%,自护行为有明显的增高(一P<0.01)。


2.4干预组糖尿病患者满意度调查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对干预组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干预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俱乐部”及“食品交换份法饮食软件”的评价认为:健康教育俱乐部针对性强,饮食软件使用方便、容易坚持、依从性好。


3讨论


3.1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糖尿病患者各代谢指标的改善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可通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帮助糖尿病患者建立有效的自我管理行为是当前糖尿病行为干预的最佳模式之一。相关自我管理现状研究表明,目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有效的饮食管理能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对照组患者尽管在本院均接受常规的饮食治疗教育,治疗态度积极,但出院后仍会遇到影响饮食行为改变的各种因素,不少患者不知道自己该吃什么和吃多少,存在“多吃”“少吃”“不敢吃”等困扰,有的在饮食治疗中还存在很多误区,因此,本科室加大了对糖尿病在饮食方面的健康教育,引用糖尿病饮食交换份法饮食软件,加强电话随访及饮食远程监督,临床证明具有显着的效果。表2结果显示,干预后1年干预组FBG、2hPBG、HbA1c、BM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P<0.01);干预组干预前与干预后1年FBG、2hPBG、HbA1c、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P<0.01),这表明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糖尿病患者各观察指标的改变,比传统的饮食干预控制血糖、改善体质量效果更明显,这与任卫东等[13]研究结果相似。


3.2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实施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07版糖尿病诊疗标准强调,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指导和设计。资料显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饮食交换份法虽然是糖尿病饮食治疗和营养教育的经典方法,但食物分类复杂,内容少,不全面,很多患者反映在平时的饮食中实施比较困难和麻烦,计算比较繁琐,不适合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及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从而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易坚持,临床效果不显着,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对血糖控制也有一定的效果。研究中发现干预组干预1个月后各指标的变化虽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刚开始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时间短,糖尿病患者摒弃原来在饮食上的陋习参与新的饮食模式有一个适应过程,但表3提示: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时间越久,良好的饮食控制坚持得越久,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体质量、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的效果就更好,具有临床实践指导意义。


3.3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饮食治疗对任何类型的糖尿病都是行之有效、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但长期坚持饮食治疗对许多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件困难的事,况且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不易改变,很大部分患者出院后很快就放弃饮食治疗。本研究显示,实施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前后,干预组的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依从性的得分指标由原来的44.14%增至72.29%,自护行为有明显的增高(一P<0.01),这说明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行为。患者不仅能根据自己的饮食喜好在饮食控制软件选择主食、副食、蔬菜、水果、烹饪方法等,在食品库界面上患者像在超市购物一样随意选择食物,并即刻显示出所选食物的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的含量,软件将根据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活动强度等,计算每日总热量的需求并对食物进行合理的搭配,每餐制订出针对性强的个性化食谱,在个性化食谱的制订中让患者充分享受科学饮食的乐趣,而定期远程随访及糖尿病教育门诊可以及时解决患者在家遇到的问题,糖尿病大课堂提供患者相互交流的平台,有效地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的依从性,提高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3.4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受到患者的认可与好评个体化饮食软件、远程随访、大课堂等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受到了干预组糖尿病患者的认可,从表4可以看出满意度达到93.6%~97.9%。患者普遍反映对每月举办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俱乐部”非常满意,认为内容丰富、有针对性、方式新颖;能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患者收获颇多,在思想上强化了糖尿病健康宣教知识,在行为上对饮食效果督导检查,能有效地督促患者进行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同时患者认为个性化的“饮食软件”设计科学,改编合理,符合重庆人的独特口味,并且使用方便、动态管理、容易坚持、并提供丰富而科学的饮食配餐,较易被糖尿病患者掌握和接受,可随时解决饮食中遇到的困难,纷纷表示乐意坚持使用此款饮食控制软件,提高了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的可操作性和依从性,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增加了糖尿病病友交流机会,有利于患者适应科学的饮食结构,科学的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电话随访及饮食远程监督可延续护理干预,让优质护理延伸到社区及家庭,通过远程随访,医护人员可及时了解患者在饮食自我管理上的动态,随时解决患者院外的饮食问题。


综上所述,个体化饮食软件、定期远程随访、糖尿病大课堂等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使用积极有效,是适合医院及社区采用的模式。总体来看,经干预后的患者,目前基本能坚持按菜单进食,并积极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大课堂的健康教育,能及时通过远程随访反映最近的情况,患者满意度高,认为饮食软件易懂,容易被接受,使用方便,容易坚持。采取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变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的依从性,对患者的血糖、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医护人员能积极有效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率和治疗率,更好地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福利,从而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效果满意的临床实践,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徐灵莉,蒋娟,兰花,高丽,刘晓玲,皮远萍(重庆市肿瘤研究所内科400030)


第2篇:糖尿病患者中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分析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其患患者数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据有关资料报道60%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差,若不了解糖尿病的治疗措施及其预后,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受到影响。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对其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血糖的自我监测,对控制糖尿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的危害及科学的治疗措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使血糖控制有了明显的改善,现就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符合1997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知识缺乏的糖尿病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6~81岁,平均年龄48.15岁。病程2~10年。60例患者自被诊断为糖尿病以来均未得到过系统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也未进行正规治疗。


2方法


评估:①由专人对60例患者发放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表,均采用单项选择题,回答知道或不知道,内容包括糖尿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及血糖正常值、治疗方法、血糖尿糖监测、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胰岛素治疗理论、坚持运动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并发症及预防和心理社会因素10个问题,回收率100%;②了解患者生活习惯,能否合理饮食与运动及规律生活起居;③监测护理干预前后血糖的变化,并评估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治疗认知情况。⑵形式:由主管护士向患者发放通俗易懂的糖尿病健康知识手册,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采取课堂集体健康教育、分组讨论、个别示教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病因、症状、并发症,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及药物治疗的目的和方法,血糖检测和健康教育的意义,课后及时评价,以帮助患者认识糖尿病、建立自我管理意识。讲座时间,1~2小时/次,2次/月,连续6个月。


3结果


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糖尿病基本知识了解情况的比较:护理干预后由专人再次发放与之前相同的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表,对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情况进行调查,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知识知晓率的变化。


调查60例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对糖尿病治疗认知情况的比较。


4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由于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导致糖代谢紊乱,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等代谢障碍,并可并发眼肾神经心血管等多脏器的慢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不仅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利用障碍而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代谢紊乱有关,还与不良的生活习惯、社会心理因素与药物有密切相关。因此糖尿病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需从以下方面进行:①饮食控制: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其原则是限制热量、平衡饮食结构、合理安排—曰三餐,适当补充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限制钠盐摄入,戒烟酒。控制饮食初期,患者有饥饿感,可适当多吃一些蔬菜充饥或者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少量多餐”。此外还要注意监测BMI,即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正常范围在18~24,如大于24则需要严格限制总热量的摄入。②适量运动:糖尿病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能消耗糖、脂肪、蛋白质产生的能量(ATP),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脂肪堆积,减轻体重,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运动时间安排在晨起空腹和餐后1小时进行。运动的方式应遵循个体化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适量、持续、注意安全,避免低血糖的发生。③自我血糖监测:糖尿患者常需监测空腹和三餐后2小时血糖,教育患者自我监测的重要性。护士讲解血糖检测方法,指导对异常情况随时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自觉正确地监测血糖的认知水平。④药物治疗:包括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种类、作用特点、服药方法及不良反应。经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未能有效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或胰腺全切的患者常需用胰岛素治疗,注意胰岛素的种类、作用特点、保存方法、不良反应及注射器的保管、使用等。经过干预,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大多可通过学会使用胰岛素笔自行注射胰岛素,并可有效地控制血糖。⑤心理教育:糖尿病心理教育是糖尿病疾病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8。由于受情绪、家庭与社会等不良因素的影响,患者常常表现为焦虑、烦躁易怒、失眠等症状,而焦虑会引起一些应激素和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重视患者的情绪反应,向患者说明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糖尿病教育活动,增长知识,并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次观察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后,60例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较干预前有显着提高,调查结果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治疗认知程度的变化通过健康教育,与干预前相比也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通过护理人员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改变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在教育过程中,大多数患者能够接受健康教育,并配合治疗,但仍有个别患者不能完成整个教育过程。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耐心指导,细心解释,讲解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掉烟酒是疾病治疗的关键,同时鼓励家属共同参与监督,提高患者自身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以达到良好的生活方式。


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它不仅是连接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更重要的是1种治疗手段。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的高低,可直接影响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应满足患者的知识需求,总结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患者学习、了解相关知识,确保其正确理解、掌握,并在曰常生活中加以落实。因此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对良好的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家庭负担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韩梅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