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尤其腹部手术后,因为麻醉药物作用、手术刺激、伤口刺激、术中牵拉脏器、腹腔开放热量散发等多种因素,使胃肠运动功能受到抑制[1],从而出现腹胀、腹痛、排气排便延迟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我们总结出针对此类患者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护理组(治疗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0岁;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手术15例,胆道系统手术10例,阑尾手术6例,腹部外伤11例。对照组41例,男20例,女21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52岁;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手术10例,胆道系统手术15例,阑尾手术9例,腹部外伤7例。2组病例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方法:遵医嘱禁食水、胃肠减压,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待胃肠功能自然恢复。
1.2.2 中西医结合护理
1.2.2.1 常规护理方法:同1.2.1。
1.2.2.2 推拿按摩:患者术后回病房后依次进行如下操作:① 术后回病房后即可将双手平伸至患者身下,掌心向上,用指腹和手掌按揉,依次由颈肩、胸背、至腰骶、臀部。力度适中,勿摇动患者。时间以患者感到舒适,每次10~20 min,协助患者将双腿屈曲,膝下垫枕。每6小时1次,至患者可下床活动为止。② 术后6 h开始,循足阳明胃经在下肢外侧前缘由大腿根部向足端按揉,在足三里及上巨虚部位稍停留,点穴按压,双腿均反复进行,每侧约10~20 min。每日2次,至排气。③按揉足底胃肠反射区,平补平泻,力度适中,每次10~20 min,至排气。
1.2.2.3 足三里中药贴敷:术后6 h,推拿按摩后,双侧足三里用中药贴敷。方法:理气通腹除胀中草药研末用醋调成稠糊状(临床观察醋优于香油调制效果),外敷双侧足三里,用塑料保鲜膜覆盖,胶布固定。至下次推拿按摩时取下。推拿按摩后将取下略干的中药加醋重新调成糊状继续使用至24 h丢弃,再重新调制中药贴敷。至排气后止。
1.3 观测指标及观测方法
1.3.1 观测指标:2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2 d血清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及血浆P物质(SP)。
1.3.2 观测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按MTL 、SP、VIP放免药盒(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批号:20080520)说明书的操作方法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1 d 2组患者血中MTL 、SP、VIP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2组术前1 d血中MTL、SP、VIP值比较(略)
2.2 术后2 d 2组患者血中MTL 、SP、VIP数值比较,治疗组MTL及SP明显高于对照组,而VI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2组术后2 d血中MTL、SP、VIP值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对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迟缓及肠麻痹发生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普遍认为:腹部手术操作、麻醉以及患者的原发疾病、治疗的药物、手术后的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手术后疼痛、营养不良、被动体位等都可造成肠壁内源性运动活性的神经性抑制,从而导致胃肠功能恢复迟缓及肠麻痹的发生[2]。MTL是由2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是促进胃肠道运动的激素,是近年来在实验中用于判断胃肠道动力情况的重要指标。SP 分布于全身,以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含量最高。SP 具有强烈促消化道平滑肌收缩、加强结肠集团推进运动、刺激小肠、结肠黏膜分泌水和电解质的作用。VIP 广泛分布于肠道和神经系统,是一种含 28个氨基酸残基的碱基多肽,在结肠的含量最高。其在肠壁内主要分布于神经丛和平滑肌层,在胃肠道主要以神经递质的方式发挥局部作用。VIP 神经为传入神经,对肠道平滑肌有舒张作用。
本研究通过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前1 d及术后2 d血中MTL、SP、VIP含量可见,中西医结合护理法可促进血中MTL、SP的分泌,减少VIP的含量,这可能是中西医结合护理法在临床取得疗效的作用机理之一,是否还与其它激素有关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谢明飞.蔡炳勤.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中医药治疗现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8001802.
2 沈平等.大承气汤对大鼠结肠手术后肠蠕动恢复的疗效初探.江苏中医药,2004,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