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循证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效果观察

2015-11-23 10: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探讨循证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综合效果。方法:选取50例于本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25例和试验组(循证护理组)25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清ET及NO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清ET及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T及NO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可从根本上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较为凶险,对患者的生命等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其治疗及护理极为重要,除了治疗方案的选择外,护理模式的选择在其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中笔者就循证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综合效果进行探讨及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0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25例和试验组(循证护理组)25例。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42~70岁,平均(60.3±5.6)岁,其中恶化劳力性心绞痛13例,静息心绞痛12例。试验组的25例患者中,男16例,女9例,年龄40~69岁,平均(61.2±6.1)岁,其中恶化劳力性心绞痛14例,静息心绞痛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分型等基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的治疗及用药方式无显著性差异。在此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症状,注意患者的饮食、体位及心理护理等,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同时告知家属相关知识,配合患者的治疗及护理,避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发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模式进行护理,总结以往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关护理经验,采用批判性的思维制定相关的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的制定,并严格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从实践当中发现问题,总结以往经验进行改进,以形成良性的护理效果的循环.Am J Cardiol,2006,97(7):97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