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层流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2015-11-18 09: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层流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层流ICU病房所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层流ICU病房医院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结论:必须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护士行为,ICU管理制度化,日常工作标准化,是控制ICU病房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层流ICU;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患者高龄、衰竭、手术和外伤的打击等因素,导致监护室医院感染率高,病死率较高。笔者对ICU发生的院内感染者进行分析,从护理角度对ICU病房医院感染查找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层流ICU自2010年9月~2011年9月发生医院感染149例,其中男89例,女60例,年龄15~89岁,平均(60.16±3.78)岁,≥60岁者133例,住院时间8~108 d。

1.2  方法:参照卫生部2001年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回顾调查医院感染均为入院48 h后发生,经病原学及辅助检查证实为感染者,按年龄、感染部位、住院时间、有无侵入性操作及种类和持续时间、病原菌种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和危险因素等状况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年龄与医院感染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医院感染率逐渐升高,≥60岁的患者高达89.26%。

2.2  医院感染的部位分布:前3位依次为呼吸系统(96例)、泌尿系统(42例)、血管导管相关性感染(3例),其他为消化系统的感染等。

2.3  住院时间:住院≤10 d感染5例(3.35%),11~30 d感染25例(16.78%),31~40 d感染56例(37.58%),≥41 d感染63例(42.28%)。

2.4  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的关系: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医院感染率逐渐增高。149例医院感染病例中135例进行了不同的侵入性操作,包括人工气道的建立、导尿、动静脉置管、置管引流等其他侵入性操作。留置管道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无留置管道的患者,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医院感染率逐渐上升。

2.5  抗生素的应用:本资料抗生素使用率为100%,使用二联抗生素发生感染为56例,使用三联抗生素发生感染为77例,抗生素使用<15 d感染49例(32.89%),抗生素使用≥15 d感染100例(67.11%)。

2.6  病原菌种类:常见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白假丝酵母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2.7  基础疾病:常见有复合伤,严重心肺疾病,重症感染,重型颅脑损伤,多脏器功能衰竭,重症胰腺炎,大手术后等。

    引起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如下三点:①ICU患者免疫功能低下;②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③抗生素应用不合理。

3 护理对策

3.1  制定制度,严格管理:①建立健全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小组,每个月对ICU环境及院内感染情况进行抽查及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②制订适合ICU的消毒隔离制度,培训、强化并督促全体医护人员严格执行;③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外来人员进入时必须更换探视服、鞋,戴好帽子和口罩,以免污染病室空气或带入病原菌。

3.2  布局合理:笔者病区设有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及污物通道三条通道。有足够的非手触洗手设备和干手设施。净化系统的正确维护与环境卫生学监测,每个月均达标,如有超标及时查找原因制定对策。

3.3  加强对ICU护士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①ICU医护人员入室时应更换专用衣帽、鞋,并戴好口罩;②加强自我防护、防止交叉感染,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③加强基础护理,预防继发性感染。

3.4  正确掌握ICU患者的收治范围:患者一旦病情稳定应尽早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减少ICU住院时间,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5  病房空气质量的监控:每个月进行空气监测一次,保证空气的洁净度,人员流动影响室内空气的洁净度[1]。医护人员上下班、查房时间是空气及物体表面含菌量最多阶段,故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尽量避开这些时间段,做好洁尘和控尘[2]

3.6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任何操作均按照规范进行。严格掌握侵袭性诊疗技术的适应证,避免滥用。

3.7  加强消毒隔离,谨防交叉感染:每床单位配备手消液一瓶,操作前后严格的手消毒,是减少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3]。有独立的查体用具。严格收集医疗垃圾,及时处理医疗垃圾及患者的排泄物等,减少污物在室内停留时间,床边医疗垃圾每天倾倒3次,床边垃圾桶须带盖并保持关闭状态。合理安置患者,尽早做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将存在感染的患者安置在相对集中或独立的区域或单间病房,管床护士相对固定。患者转出或死亡必须进行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有效氯1 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30 min后方能安置新患者[4]

3.8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一旦感染控制,应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3.9  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无反指征,患者床头抬高30°~45°,做好口鼻咽部的清洁护理。做好动静脉动导管、尿管、引流管、气管导管等各种管道的正确护理,减少因置留这些管道而造成的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抵抗力。

    层流ICU医院感染的防治任重而道远,护理人员肩负着防御医院感染的重大使命。针对危险因素必须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护士行为,ICU管理制度化,日常工作标准化,才能降低ICU医院感染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4 参考文献

[1] 廖建凤,阮春梅,苏富丽.人员流动对层流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9(5):96.

[2] 黄素玲,汤  利.层流综合ICU微生物监测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1(2):8.

[3] 韩  黎,朱士俊,郭燕红,等.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06,16(2):140.

[4] 李  箭,席云珍,傅秀芝.层流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26(2):22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