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清洁间歇自我导尿的护理

2015-11-11 09: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脊髓损伤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身体、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的主要因素。针对长期留置导尿引发的泌尿系感染,目前推广的清洁间歇自我导尿法不仅可以降低感染的发生,还有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以及患者心理、社会的康复。通过对患者的教育与训练,使其掌握此方法,有助于患者各方面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脊髓损伤;清洁间歇自我导尿法;护理
  大多数脊髓损伤患者由于缺乏必要的康复和护理知识,可产生诸多并发症,其中泌尿系统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脊髓损伤对泌尿系统的影响主要为膀胱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排尿障碍,如处理不当则可造成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泌尿系统感染和肾功能减退或衰竭[1]。现在推广的清洁间歇自我导尿法(CISC)是在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最适用的排尿方法,此法不仅可以避免长期留置导尿法引起的并发症,而且简便易行,患者可以自己在家进行,更有利于患者的社会康复[2]。所以尝试在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中,增加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清洁间歇自我导尿法的教育和训练的内容。对21例脊髓损伤患者及家属进行了清洁间歇自我导尿法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掌握清洁间歇自我导尿法,以减少患者的依赖性和家庭负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经CT确诊的脊髓损伤患者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25~57岁,平均41岁;其中胸椎损伤15例,腰椎损伤6例,受伤时间3~11个月,平均7个月。
2 方法
2.1  准备工作:①心理准备:在训练前,先向患者讲解康复计划及清洁间歇导尿的优点,介绍膀胱、尿道的基本解剖生理知识,使患者认识到膀胱过度充盈可能会导致上尿路的损害,使患者理解清洁间歇导尿在膀胱管理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同时强调,只要按照正确的导尿方法操作不会损伤尿道黏膜,以消除患者对导尿的恐惧,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②用物准备:需准备导尿管和润滑剂。导尿管一般选择10~14号透明导尿管,若导尿管需重复使用,必须采取在消毒剂或沸水中浸泡的方法来清洁消毒。大多数导尿管都需要润滑剂,特别是男患者,润滑剂可以用凝胶或者是水溶剂,也有直接用水替代,同时也要注意防止污染。
2.2  指导患者进行CISC训练的护理: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训练计划,在训练计划的指导下,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先示范操作,然后指导患者本人操作。具体操作方法为:导尿前先用肥皂清洁双手,用1:500洗必泰消毒液擦洗尿道口,然后将已涂抹了润滑剂的导尿管轻轻经尿道口插入尿道,见有尿液流出时,再插入1~2 cm,插管的过程和操作要点同无菌导尿。插入后辅助以体位变化及压迫下腹部,让尿液排干净。待尿液排尽后慢慢拔除导尿管,让积于膀胱底部的尿液也顺势排出。在训练中,由于性别不同,尿道生理解剖结构不同,故训练的侧重点也有差异。因男性患者比较容易完成,故对其的训练主要是体会尿管通过尿道时的自身感觉,以及插管过程中手部的阻力感觉,防止强行插入造成尿道的损伤。而女性患者训练的关键是了解尿道的解剖位置,可以用镜子或直接用手触摸,了解尿道口的准确部位,以保证尿管可以准确插入尿道。
3 护理要点
  在实施CISC时应注意,在整个导尿过程中应采取无污染操作和无损伤的技术[4]。无污染操作包括操作前要认真清洁手部,使用清洁无污染的尿管和润滑剂,插入导尿管前要对尿道口局部进行清洁消毒灯等;而无损伤技术包括要选择型号适合的导尿管,且要充分润滑,插管时要轻柔操作等。同时重视会阴部的清洁护理,在间歇导尿期间,定期检测尿常规并作尿培养。做好患者饮水指导,每天的液体入量应限制在2 000 ml以内,且要求均匀摄入,最好125 ml/h左右。
4 并发症及护理
  CISC的并发症主要是泌尿系统的并发症,其中泌尿系感染是CISC最常见的并发症,也偶有膀胱结石发生。泌尿系统的并发症常常是隐匿的,没有典型的症状的。并发症的出现多与患者没有严格遵循CISC的护理要点有关。因此要鼓励患者尽量增加站立和整体康复训练的时间,对每个患者都要进行长期健康教育,使患者树立泌尿系统终生护理的意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 讨论
  CISC是目前公认的科学的尿路管理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膀胱有周期性的扩张与排空,达到近似维持膀胱正常的生理状态,并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对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有辅助作用。同时患者摆脱了长期留置尿管,降低了由此引起的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且不影响其他康复训练,同时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使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这一方法的实施可延长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命,降低病死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社会负担具有一定价值。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康复护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患者或家属康复护理知识的普及,由患者主动参与的自行导尿这一方法将会成为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的发展趋势。我们提倡将此方法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并制订为脊髓损伤后伴有排尿障碍的常规康复护理措施之一。
6 参考文献
[1]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939.
[2] 侯春林,范肇鹏,王诗波.脊髓损伤康复指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3.
[3] 关尊红,靳汀雁.脊髓损伤患者清洁间歇导尿的方法与护理体会[J].中国疗养学,2008,17(12):736.
[4] 王  霞.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4):76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