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期待效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围拔管期呼吸

2015-11-04 09: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期待效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围拔管期呼吸功能锻炼的影响,促进患者自觉积极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从而提高患者拔除气管导管的成功率。方法: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管插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功能锻炼、指导咳嗽排痰。观察组应用期待效应实施呼吸功能锻炼及指导咳嗽排痰。观察两组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主动性、拔除气管导管24 h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的影响,并观察拔管、拔管后再次插管及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主动性较对照组强,且应用期待效应实施呼吸功能锻炼对患者的PaCO2、PaO2、SpO2的影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需再次插管率分别为23.5%和5.9%(P<0.05)。结论:应用期待效应能提高围拔管期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增加拔管的几率,达到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期待效应;围拔管期;呼吸功能锻炼

     机械通气的使用抢救了众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然而,当他们顺利脱机、拔除气管导管后,患者常因气道分泌物增多,导致气道阻力增高和V/Q比例失调加重,徒增呼吸功,减少肺内气体交换,最终导致撤机、拔管失败.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3):9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