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有关产科护理的风险与过程探讨

2015-10-04 15: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分析产科临床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分别从管理体制、护理人员素质和技能、孕产妇和家属的配合以及医院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关的过程控制措施,旨在降低风险,保证产科的护理安全。
  关键词:产科护理 风险 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83-02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产科护理工作关系着母婴的健康,作为高风险专科之一,意外情况发生率高,工作时的任何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造成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因此保证孕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做好产科护理风险防范是每个产科护士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就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
  1 风险特性及产科风险源
  1.1 风险特性妊娠虽然属于生理过程,但其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风险概率高于其他专科。
  1.2 产科风险源。①医学局限性与传统观念的矛盾:传统观念中,人们错误地认为生孩子是生活中极平常的事情,对妊娠过程和结果往往抱以超期望值,即使病理妊娠也对医院抱过高期望值。面对外表健康的孕产妇或新生儿突然发生意外时,家属难以理解,往往将其归咎于医疗事故而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甚或纠纷,却忽视医学存在未知和局限性。②医疗现状与医疗需求存在差距: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命价值观和健康观逐渐转变,病人需求及期望值不断升高,但医疗护理资源投入不足,与病人服务高需求形成了反差,使得现有医疗服务现状和社会期望的服务质量之间出现明显的差距。③维权意识增高:近几年,人们依法维权意识迅速增高,当面临风险纠纷时,病人及家属就要先“讨个说法”。病人一方面渴求期望的承诺与服务;一方面又向医护人员表示“不信任”,加之媒体舆论误导,使得风险双方关系更加矛盾及复杂化。
  2 风险因素分析
  2.1 系统内部管理体制潜在的风险因素。①护理培养经费投入不足:长期以来,许多医院的管理者存在“重医轻护”思想,在医护培养经费的投入上,护理所占的比例较少,造成整体护理工作质量不高,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②护理人员偏少:随着住院分娩率的提高,产科住院人数与产科护理人员比例离规定相差甚远,护理人员相对不足,超负荷的劳动,且工作定位不准,使护士在输液和完成护理文书等日常工作中疲于奔命,很少有时间与孕产妇交流沟通。③助产人员的流失:助产工作技术性强、工作压力大、风险大、夜班多、待遇低,加上“重医轻护”思潮的影响,使不少助产人员离开了妇产科护理队伍,使原已不足的助产人员进一步减少。
  2.2 护理人员素质水平潜在风险因素。①技术水平及业务能力受限:产科护理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而临床护士又趋向年轻化,因降低成本多使用新上岗、聘用护士,一些经验不足的护士被迫推上需要更高能力、更多经验的岗位,使护理不安全因素增加。如高危妊娠健康教育与指导不能满足病人需求;未正确观察用药效果及指导用药方法;急诊入院的孕妇因护士缺乏产程观察经验,未及时送入产房导致病室分娩。②工作责任心不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产科护理身系两条生命的健康和安危,必须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若观察病情粗心大意、机械地执行医嘱、母胎出现异常先兆、新生儿发生病情变化不能及时报告医生,均可能导致处理救治延误,而失去最佳的抢救时机。③专科操作导致母婴意外创伤: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使产科操作导致母婴意外创伤的机率明显增加。产科意外来势凶猛,后果严重,有时造成的远期后果不可弥补。
  2.3 孕产妇及家属方面的问题导致的风险因素。①孕产妇的心理障碍问题:由于妊娠、分娩、产后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内分泌机能状态不稳定,加上其他诸多因素刺激,有可能诱发孕产妇的各种心理障碍。②护患间不配合:孕产妇和家属医从性不够,有些孕产妇和家属对于护理人员在入院时告知事项和住院期间医嘱不重视、不遵守,不合作。如擅自离院,在离院期间有可能出现胎膜早破、胎心的异常流血过多等异常情况。有些孕产妇做些可能危害母婴安全的动作。
  2.4 医院设施、设备等硬件潜在风险因素。设施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孕妇行动相对迟钝、缓慢,应急能力差而易发生各种意外情况。如地面过滑易滑倒,地面有物易被绊倒,以及孕产妇多,使房间内空间过小等等。
  2.5 隐私权潜在风险因素。病案中隐私权侵犯由于产科工作的特殊性,入院评估的内容可能涉及孕妇不愿公开的隐私,如:未婚先孕、再婚、性病等。身体隐私权侵犯患者的身体尤其是身体的隐私部位,未经患者同意,任何人不得观看、拍摄、触摸。
  3 过程控制策略
  3.1 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建立三级预警机制和信息网络,一级为基层护士,在自查中发现缺陷即刻纠正。二级为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以下简称质控组),由护士长、产长和护理骨干组成,分管监督护理记录书写、技术操作、医嘱查对等制度落实,确保对缺陷和投诉及风险事件做出“第一反应”;协助护士长进行监督纠正和信息呈报及反馈;三级为科主任、护士长、产长,负责科室内部的风险信息识别、分析、评估与处理以及确保风险处理在“第一时间”争取“第一次做对”。
  3.2 完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要不断适应环境并不断改进,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细化风险多发环节及关键点的控制,如从医护耦合环节考虑,补充病历交接保管、抢救记录书写、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等关键环节的具体要求及规范;如发现风险事件,质控组立即进入流程管理,调查原始经过、分析原因、评估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等。
  3.3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工作责任心。妇产科属高危险专业,应强化安全管理概念。
  3.4 加强专科业务学习,提高整体素质产科护理人员须熟练掌握“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操作)和精通“三专”(专科理论、专科知识、专科操作),还要掌握产科常用药物的药理知识,防止因理论知识不熟悉而导致的差错事故。
  3.5 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护理管理者需合理安排工作流程,注意节省护士体力,结合病区各个护士工作能力等情况,机动地调整人员 结构搭配,使人尽其职。
  参考文献
  [1] 汪忠,黄瑞华.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2):25-26
  [2] 刘义兰,张亮,王桂兰,等.对我国护理差错事故管理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27-82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