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利培酮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的

2015-09-27 08: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目的 观察利培酮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伴发早期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 方法 44例颅脑损伤伴发早期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与利培酮联合高压氧组,所有患者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利培酮治疗8周,而利培酮联合高压氧组患者在应用利培酮治疗同时行高压氧治疗,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来评定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第4周及第8周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BPRS评分在治疗后第2周及第4周较治疗前减少,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第8周两组BP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两组间BPR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 < 0.01)。 结论 应用利培酮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伴发早期精神障碍的疗效明显好于单纯应用利培酮治疗。
  [关键词] 利培酮;高压氧;精神障碍;颅脑损伤
  [中图分类号] R749.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8-0129-02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会产生偏瘫、失语、癫痫及精神障碍等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精神障碍给患者生活、工作、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影响,临床效果尚无明确认定。本文对我院2009年9月~2011年8月共44例住院的颅脑损伤伴发早期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4例颅脑损伤患者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16~68岁,平均41岁。入院时格拉斯哥(GCS)评分13~15分3例,8~12分34例,3~7分7例。头颅CT检查:脑挫裂伤19例,脑挫裂伤伴硬膜外血肿8例,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13 例,脑内血肿4例。病灶主要位于额叶22例,颞叶15例,顶叶6例,枕叶1例。住院期间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有关“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排除既往有精神疾病及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患者[1]。
  1.2 治疗
  ①一般治疗:入院后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8例,术后予脱水、脑组织保护剂及支持治疗。另26例保守治疗,只予脱水、脑组织保护剂及支持治疗。②在生命体征稳定情况下,早期发生持续存在的以幻觉妄想、情感平淡为主的精神病症状的患者予利培酮治疗。③行高压氧治疗时机:行手术治疗患者于术后病情稳定后即行高压氧治疗;无手术患者入院后1周行高压氧治疗(常规2.2个大气压,1次/d,每次2 h),10 d为1个疗程,进行完1个疗程后休息2 d,共进行3个疗程。
  1.3 患者分组情况
  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n1 = 22) 和利培酮联合高压氧组(n2 = 22)。利培酮2周内剂量增至(1.0~1.5) mg/d,平均(1.3±0.2) mg /d,8周内逐渐增至(3~4) mg/d,平均(3.4±0.6) mg/d,疗程共8周,不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药,可酌情合并苯二氮类药物镇静处理。利培酮联合高压氧治疗组是在利培酮治疗的同时行高压氧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师根据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rating scale,BPRS)对患者进行认真评估,共观察8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后分别评定1次。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组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 检验。
  2 结果
  两组BPRS评分在治疗后第2周及第4周较治疗前减少,但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及治疗后第4周BPRS评分,两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治疗后第8周,两组间BPRS评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表1 利培酮组与利培酮联合高压氧组BPRS评分比较(分,x±s)
  注:与利培酮组比较,*P < 0.01
  3 讨论
  本文病例中颅脑损伤所致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例以中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8~12分)最多见(77.27%),其原因为损伤所致颅内脑组织受伤的严重程度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轻型损伤患者症状较轻,并发症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损伤严重,易导致植物生存状态或者死亡,而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受伤范围局限,一般不累及生命中枢,与重型颅脑损伤相比具备一定的意识反应能力,故最易出现精神症状。
  目前对颅脑损伤所致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有限,以抗精神障碍药物治疗为主,而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等,在治疗精神障碍的同时能引起记忆下降、认知损害、甚至意识障碍[2],也会出现便秘、尿潴留等不良反应,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不良反应少,是治疗颅脑损伤所致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最佳选择之一。
  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早期行高压氧治疗对预防颅脑损伤伴发早期精神障碍的发生、减轻精神症状及减少精神症状持续时间均有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高压氧治疗不仅有提高氧分压、增加血氧和组织氧含量、提高氧的弥散率和有效弥散距离、促进神经细胞恢复的作用,还有针对损伤的脑组织能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力、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和病变血管的修复以及改善脑代谢、恢复脑功能等作用[3,4]。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利培酮联合高压氧组在治疗后第8周疗效明显好于利培酮组,而在治疗后第2、4周与利培酮组比较疗效无显著差别,这可能与高压氧治疗时间较短致临床效果不明显有关。
  颅脑损伤所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利培酮联合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明显好于仅应用利培酮治疗,对于颅脑损伤伴发早期精神障碍的患者,尽早行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5.
  [2] 喻东山. 精神科合理用药[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6-126.
  [3] 高春锦,杨捷云. 实用高压氧医学[M].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190-198.
  . Neurol Res, 2007,29(2):162-17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