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面神经麻痹发病初期的

2015-08-29 13: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面神经麻痹多由各种原因引起非进行面神经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感染因素约占发病率的42.5%。主要表现为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其中以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祖国医学认为,面神经麻痹属“口僻”范畴,俗称“歪嘴巴”、“吊线风”。本院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面神经麻痹发病初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2月临床诊断为面神经麻痹的患者67例,其中,男35例,女32例;诱因:外感风寒者33例,由劳累诱发者21例,原因不明者13例;麻痹侧:左侧39例,右侧28例。所有患者病程均在7 d以内,为发病初期。所有病例按患者自愿及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平均年龄(42.3±8.7)岁,平均病程(4±2) d;对照组36例,平均年龄(41.8±5.9)岁,平均病程(5±2) d。两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实用内科学》诊断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1],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排除药物过敏患者及合并有心脑血管病、肝肾疾病等原发性疾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面神经麻痹常规治疗,给予泼尼松20~30 mg/d,每天晨起1次,于1周后渐停用;并给予针刺治疗,选穴:颊车、地仓、迎香、下关。配穴:攒竹、太阳、牵正、上星,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30 g、赤白芍各15 g、桂枝15 g、生姜18 g、大枣10 g、当归15 g、白芷12 g、威灵仙15 g、防风12 g、甘草10 g。水煎分2次口服,每日1剂,7 d为1个疗程。随证加减:面部麻木者,加蜈蚣1条、地龙12 g;舌苔厚腻、口渴、小便不利者,加用五苓散。
  1.4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面瘫症状消失,面部表情恢复正常。好转:面瘫症状基本消失,但眼睑闭合欠佳、笑时口角歪斜。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两组病例均在20 d后评定疗效。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达74.2%,对照组痊愈率为41.7%,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3 讨论
  面神经麻痹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即瘫痪面肌对侧)。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说话不清晰等。祖国医学认为此病多为正气不足、风虚邪中、风寒外侵导致经络痹阻、气滞血瘀而致。治疗多以祛风解表、理营络为主[2-3]。
  《金匮要略》中指出:“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的黄芪能起甘温补气、补在表之卫气的作用;桂枝能起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作用;芍药能起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作用;生姜辛温、能起疏散风邪作用;大枣甘温、能起养血益气作用;蜈蚣、地龙具有祛风、清热、镇痉功效[4-5]。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桂枝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镇痛作用,并能抗病毒、抗菌;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具有镇痉、镇痛、通经作用;生姜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结构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科学研究发现,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蜈蚣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具有止痉、抗真菌、抗肿瘤作用[6]。诸药合用,能起到调养荣卫、祛风散邪、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的功效。《金匮要略方论本义》云:“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风痹可治,在血痹亦可治也。以黄芪为主固表补中,佐以大枣;以桂枝治卫升阳,佐以生姜;以芍药入营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营卫兼理,且表营卫里胃肠亦兼理矣。推之中风于皮肤肌肉者,亦兼理矣,固不必多求他法也。”泼尼松具有抗炎及抗过敏作用,能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降低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并能抑制组胺及其它毒性物质的形成与释放[7]。再配合针刺诸穴,可起到活血通络、祛风牵正的功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针刺及泼尼松治疗面神经麻痹,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疗效显著。
  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面神经麻痹能加强治疗效果,比常规激素治疗加针刺疗法的治愈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10-2611.
  [2] 吕劲松.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面神经麻痹84例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5):10-11.
  [3] 李秀荣,李世海,马琪. 升麻葛根汤合四物汤配合针灸治疗面瘫30例[J]. 甘肃中医,2011,24(4):51.
  [4] 徐福明,姜希才,张杰.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合牵正散治疗面神经麻痹68例[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6,55(3):22.
  [5] 朱卫东.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面神经麻痹40例[J].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1):1026-1027.
  [6] 蔡永敏,任玉让,王黎,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86.
  [7] 魏兴海,叶峰,何战轩. 阿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面神经炎27例临床分析[J]. 安徽医药,2007,11(11):980-98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