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妇产科学论文

剖宫产术子宫切口连续单层缝合与连续套锁缝合

2015-07-24 09: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作为重要的分娩手段,剖宫产术可以显著降低难产死亡率[1-2]。近年来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有上升的趋势[3-5]。子宫切口缝合是剖宫产术最为关键的环节[6-8]。目前子宫缝合的方法主要有连续单层缝合和连续套锁缝合[9-11]。本院近年来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连续单层缝合较连续套锁缝合操作简便,缝合效果更优。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5月本院行剖宫产术孕妇共300例为对象。纳入标准:初产妇;足月单胎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具有剖宫产指征;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临产前监测出感染因素;非初产妇、足月产妇和单胎产妇;有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因社会因素而非剖宫产指征要求行剖宫产术者。按照缝合方法,分为单层缝合组(单层组)、套锁缝合组(套锁组)各150例。其中:单层组年龄22~38岁,平均(28.1±7.2)岁;孕周38~42周,平均(39.5±1.2)周;体重质量指数19.8~26.0 kg/m2,平均(23.4±2.5)kg/m2;剖宫产指征,胎儿宫内窘迫63例(42.00%),头盆不称32例(21.33%),胎膜早破18例(12.00%),高龄初产妇15例(10.00%),胎位异常12例(8.00%),巨大儿10例(6.67%)。套锁组年龄23~38岁,平均(28.5±7.7)岁;孕周38~42周,平均(39.3±1.4)周;体重质量指数19.9~25.8kg/m2,平均(23.9±2.7)kg/m2;剖宫产指征,胎儿宫内窘迫62例(41.33%),头盆不称33例(22.00%),胎膜早破17例(11.33%),高龄初产妇14例(9.33%),胎位异常13例(8.67%),巨大儿11例(7.34%)。两组在年龄、孕周、体重质量指数和剖宫产指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缝合方法 单层组采用连续单层缝合法;套锁组采用连续套锁缝合法。有关方法如下。
  1.2.1 连续单层缝合法 将切口右侧顶端缝线打结,进针点选择在切口上缘0.5 cm、切口右侧顶端1 cm处,穿透切口上缘内膜出针。然后在下缘相对应内膜处再进针,对应浆膜面出针。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切口缝合完成。
  1.2.2 连续套锁缝合法 将切口右侧顶端缝线打结,进针点选择在切口上缘0.5 cm、切口右侧顶端1 cm处,穿透切口上缘内膜出针。然后在下缘相对应内膜处再进针,对应浆膜面出针。出针后,将缝线套过出针处缝针压向下,形成锁扣。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切口缝合完成。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围手术期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产后出血率、术后恶露时间和住院时间。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比较患者月经复潮时间、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子宫切口假腔和月经不调诊断均按照乐杰[5]主编的《妇产科学》所提出的诊断标准予以诊断。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比较 单层组手术时间、术后恶露时间分别为(48.46±7.35)min、(32.8±5.9)d,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层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产后出血率、住院时间分别为(263.6±112.4)mL、(36.74±0.83)℃、3.33%和(3.7±0.6)d,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情况见表1。
  2.2 两组随访结果比较 两组均随访1年。单层组术后1岁内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分为2.67%和8.67%,与套锁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层组月经复潮时间为(4.46±2.18)个月,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见表2。
  3 讨论
  随着剖宫产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各类社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剖宫产率越来越高[12-14]。子宫切口缝合是剖宫产术的关键技术。目前在临床上,连续单层缝合和连续套锁缝合是最为常用的缝合方法。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到相比于连续套锁缝合,连续单层缝合的效果更好,尽量采用单层缝合而非套锁缝合成为一种共识[6-8,15]。
  表2 两组随访1年情况比较
  组别 月经复潮时间(月) 切口假腔发生
  例(%) 月经不调发生
  例(%)
  单层组(n=150) 4.46±2.18 4(2.67) 13(8.67)
  套锁组(n=150) 4.52±3.16 12(8.00) 30(20.00)
  t/ 字2值 0.937 4.438 18.315
  P值 0.426 0.041 <0.001
  本研究中对连续单层缝合和连续套锁缝合的效果进行了比较。从结果来看,单层组手术时间为(48.46±7.35)min,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证实了连续单层缝合可以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相比于套锁缝合操作更为简单。从临床操作来看,相比于单层缝合,套锁缝合在对应浆膜面出针后,多了将缝线套过出针处缝针压向下形成锁扣的操作,而且需要不断调整以有效控制缝线张力,因此延长了手术时间。传统观念认为套锁缝合可以降低术中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率。但是从本研究来看,单层组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分别为(263.6±112.4)mL、3.33%,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单层缝合在控制和防止出血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此外,研究还发现单层组的术后最高体温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6.74±0.83)℃和(3.7±0.6)d,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与文献[9]的报道是基本一致的。
  剖宫产术后易发生切口假腔和月经不调等并发症。降低切口假腔和月经不调发生率也是子宫切口缝合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从两组随访1年的结果来看,单层组术后1年内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分为2.67%和8.67%,显著低于套锁组(P<0.05)。上述结果证实了单层缝合在预防术后切口假腔和月经不调方面也具有突出的价值,结论与阳笑等[10]的结论是一致的。阳笑等报道的单层缝合切口假腔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分别为2.78%和7.99%,套索缝合的切口假腔率和月经不调率则分别为6.44%和19.31%,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
  单层连续缝合可以降低术后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可能与单层连续缝合减少了术后恶露时间有关。本研究中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