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妇产科学论文

面向基层的专科妇产科学教学探讨

2023-12-11 22: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妇产科学知识是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是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专科学生妇产科学教学,不同于中专及本科学生,作为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情况,研究教材,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专科层次的学生学会并能运用妇产科学知识。


  [关键词]基层;专科学生;妇产科学;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27-0070-02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在农村,高学历人才招聘难、留不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很多人因此导致贫困。要培养在基层能留得下来并能提供优质服务的医务人员,专科层次学生培养十分重要。


  作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卫生人才,目前我校大专临床医学专业培养较为适合我省省情,对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通过笔者近年来担任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通过对专科学生妇产科学的教学,探讨面对基层专科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了解学生情况


  我校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生主要来源于贵州各市州乡镇或农村,年龄多在17~18岁,生源大部分是应届未考上本科的高中毕业生,部分为中职单报高职学生。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尤其男生,认为毕业后不大可能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思想上不太重视。所以,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医学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围绕社会需求,培养的医学生定位于毕业后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预防、保健、临床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人才。但是农村生活环境较差,基层工作条件较为艰苦,学生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的甚至想毕业后到大城市打工。作为专业课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今后从事的工作主要在农村基层、社区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特长,所以教师不是在上课铃响后进教室,而是充分利用课间时间,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利用课前5分钟与学生轻松交流,“你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风土人情介绍给大家?”“你所了解的乡镇卫生院的情况是什么样的?谈一谈印象最深的家人生病了就诊的情况。”“谈一谈家乡近年的变化,推荐一首家乡的民歌。”与学生交流由于农村缺医少药,医生在农村基层大有作为,越是社会需要的地方,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些活动中既拉近了师生的关系,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服务家乡、服务基层的热情。


  三、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专科层次学生将来面向基层,主要从事预防、保健、临床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工作。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对危急重症能辨识及转诊,学会急救技术等,并贯穿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教育等知识的学习。所以,在有限的课时内,注意教学计划制定,在常见病、多发病,如正常分娩、产后出血等,需详细讲解,相对多安排学时;少见的、在基层条件不能处理的疾病少安排学时,如生殖器结核、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等,了解即可,少安排学时。


  四、根据工作重点调整授课内容


  基层农村医疗工作,主要掌握疾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同时熟悉这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转诊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因课时有限,故在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课堂教学应有侧重点。例如常见急诊异位妊娠、卵巢肿瘤蒂扭转等,要教给学生识别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并掌握急诊转诊的流程即转诊途中的注意事项。在产力异常所致异常分娩中要教会学生缩宫素静脉点滴的方法,产道异常所致异常分娩中要教会学生骨盆外测量的方法等。因此,結合工作实际的《妇产科常见疾病诊疗技术》校本教材编写极有必要。


  五、教会学生对群众开展妇产科相关的科普宣传


  “全民科学素质教育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重要手段,卫生系统作为为群众健康服务的一个窗口,更应不断提升其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1]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对广大群众开展健康教育、宣传预防疾病就是医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认识并宣传住院分娩的好处;宣传孕前、孕早期补充叶酸的好处;孕期检查及早发现高血压,预防胎盘早剥、抽风(子痫);广大妇女宫颈癌普查的意义等。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学生学会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学会宣传、讲解卫生科普知识。


  六、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不足,传统教学法学生可能面对枯燥的教学睡觉、玩手机,或逃学厌学。作为教师,要让课堂具有吸引力,知识能进入学生头脑并能内化,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找适当案例进行讨论教学


  在教学中多采用临床案例引入,用浅显易懂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课下准备、课堂讨论,在讨论中学习,“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尤其拓展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事实证明在如产科学教学工作中应用PBL教学模式较传统的LBL教学模式更有优势。”[2]在课前设计学习情境,找合适的案例,如“打催产针催生”,引导学生讨论缩宫素的正常使用;“产妇临产后要求剖腹产”,引导学生讨论分娩发动后的正常表现、子宫异常收缩表现、剖宫产的指征;“坐月子吃什么好”,引导学生讨论产褥期的保健等问题,在以问题为导向的讨论中,教师提出问题,辅以适当临床案例,学生讨论后,教师实时引导、点拨、总结,教学效果良好。


  (二)视频教学


  要教会学生看病,就要展示实际案例,否则,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看到的只是一鳞半爪。妇产科病案在实际生活、影视作品中时有反映,教师在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注意寻找相關视频资料,如《产科医生》中产妇“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大出血手术”、《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未及时确诊险些丧命,“精卵结合的过程”“产科四步触诊法”等,理论讲解枯燥无味,而结合3~5分钟的短小视频,学生喜闻乐见,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印象。另外,各种教学视频也可给学生展示,还可通过自行制作一些小微课来讲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


  (三)理实一体教学法


  在理论教学中,充分设计理实一体的教学课堂,如妇科检查,课堂上利用模型,边讲解边操作,让个别学生体会,课后学生可在已体会过的学生的指导下一一进行操作。如正常分娩,可在理论讲解后,教师操作铺产床、接生操作模拟表演,学生课堂模拟,课后再进一步操作练习,较单纯的理论可容易理解。


  (四)实训室课外开放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技能很强的学科,包含大量的技能操作课程,所以要求学生要养成既要动脑又要动手的习惯,反复训练,切实掌握产科操作技能。在实验课上教师教会学生掌握常规操作,示教后还需个别反复手把手操作,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课时有限。课后实验室开放,学生自行到实训室练习,可以得到充分练习。教学中可用口令式教学法进行操作,即教师在领做时,应先呼口令,后做示范动作,随着示范动作的出现,让学生跟着教师模拟练习,这样便于学生尽快地领会动作和步骤,既可节约时间,又便于进行实验考核。[3]在产前检查、正常分娩接生、妇科检查等妇产科实验中,通过课堂操作、课后练习,学生能基本掌握操作要领。


  (五)工学结合


  妇产科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工学结合原则仍是专科层次临床医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学生第三年才进入临床实习,但是,在理论教学中,可在教学中做短小的场景模拟角色扮演,尽早进入职业角色。也可以在课外联系教学实习医院,分期、分批让学生进入妇科、产科科室见习,体会临床工作的场景。实习期间,跟随临床医生实际操作,掌握更多的卫生服务能力。


  通过实际工作,不断总结,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看(视频)、能够说(讨论)、动起来(实训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专科学生学习妇产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专科学生,做好适当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学到的知识适用、够用、会用,能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更多百姓提供医疗帮助。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