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以往一经确诊多采用手术治疗。近年来,对于稳定型宫外孕开始采用消炎、止血保守治疗,但效果欠佳。为了解除病人痛苦,补充手术疗法不足,并尽可能保留年轻患者生育机能,寻求有效的非手术新疗法,我们采用中西药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
关键词: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米非司酮;中药
宫外孕是妇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也是早孕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宫外孕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且未生育者和未婚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故如何更好的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显得更加重要。目前随着血、尿β-HCG检测敏感性的提高和高分辨率阴道超声等诊断技术的普遍应用,未破裂型输卵管型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患者40例,并与单纯用西药组作对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就诊时无腹痛症状,无明显腹腔内出血,要求保守治疗。年龄21—36岁,孕次为1—3次产次0—1次。均接受过天花粉或5-氟脲嘧啶1—2个疗程治疗,血β-hCG不降反而上升或持续高于正常值,或由于体质原因无法接受下个疗程治疗而血β-hCG居高不降B超提示输卵管包块直径≤5cm,子宫直肠陷窝少量积液,后穹窿穿刺阴性。
2 治疗方法
柴胡10g,川芎10g,香附15g,三棱10g,乳香10g,没药10g,莪术10g,桃仁10g,红花10g,川牛膝15g,蜈蚣3条苔厚腻者加茯苓15g,陈皮10g,法夏10g,甘草5g。血白细胞低于4000×109/L者加黄芪10g。日1剂,水煎,每次15—200ml,饭后服,每日3次,服6剂后统计结果。
西药:天花粉针皮试阴性,肌注0.45mg,观察2h,无过敏反应后肌注2.4mg,日1次。5-氟脲嘧啶20mg肌注,日1次,5天为一疗程。
中药在天花粉针肌注后或用5-氟脲嘧啶1个疗程后血β-hCG无下降趋势时应用。天花粉注射液只用1次,天后观察血β-hCG,若无效,改用5-氟脲嘧啶1—2个疗程,或一开始就用5-氟脲嘧啶1—2个疗程,疗程满后不再继续应用,只服中药,至血β-hCG下降至<30IU/L可出院治疗,并每周观察血β-hCG至完全转阴。
3 治疗结果
80例中除1例血β-hCG下降缓慢而行手术治疗外其余全部治愈。
4 讨论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腹腔镜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有些病人因为各种原因选择非手术治疗。
孕酮是维持妊娠的关键性激素,而米非司酮是孕酮拮抗剂,可竞争性结合孕激素的受体,起到阻断靶器官水平孕酮作用,主要作用于蜕膜及绒毛,抑制滋养细胞增殖其抑制绒毛的细胞增殖作用强于对蜕膜组织的作用,它还诱导绒毛及蜕膜组织细胞凋亡,使其变性坏死,使LH分泌减少,黄体溶解,胚囊坏死而流产。大多数病例在服用米非司酮后3d出现阴道少量出血及轻微下腹部隐痛,或原有腹痛稍加重,同时在观察过程中B超探及的包块稍增大或盆腔出现少量积液,血β-HCG稍升高,此可能为米非司酮的作用使滋养叶细胞坏死,释放出HCG,同时胚胎坏死后自输卵管壁剥离出血,使包块增大或排入腹腔出现积液刺激腹膜所致,只要生命体征正常,血β-HCG上升不超过原来的30%,可继续观察。
祖国医学认为异位妊娠属血瘀少腹,不通则痛的实证,传统的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方中丹参、赤芍、桃仁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瘀血包块的吸收;三棱、莪术散结,能够提高血浆纤维蛋白溶血酶活性及血浆胶原酶活性,促进单核细胞吞噬功能,促进腹腔淋巴管对血浆蛋白的吸收,使包块周围机化的瘀血块及胚胎组织变软、吸收消散;蜈蚣用来杀胚,降低胚胎活性,促进胚胎组织死亡;天花粉使绒毛间隙纤维蛋白沉着和血流阻塞,滋养细胞变性坏死。全方共奏活血化瘀,杀胚消块之功。 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同时配伍中药以活血化瘀、消炎、促进包块吸收,缩短疗程,明显提高了异位妊娠药物治疗的成功率。通过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组织完全溶解,无管壁损伤,而手术患者易因手术形成的瘢痕及周围组织粘连,使生育能力下降。对于要求生育的妇女尤为适宜。但是对于血β-HCG值较高,治疗后下降不明显,包块较大,应缩短血β-HCG定期监测时间,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改为手术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米非司酮配伍中药保守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特别是对需生育者,二者协同作用、治愈率高、副反应小,可作为基层医院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方案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远芝.宫外孕的急诊护理[J].家庭护士,2007,5(8C):34.
[2] 郑玉峰.104 例子宫外孕的病因分析及护理 [J]. 护理研究,2008,22(6C):1657.
[3] 乐杰.妇产科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93.
[4] 杨桂英,王玉青。不同方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0(2):2.
[5] 吴熙瑞,米非司酮并用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作用机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0):579.
[6] 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