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儿科学论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糖检测结果的效果观察

2015-07-23 10: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本文选自《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第4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较多,包括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及病理性高胆红素血症[1]。研究表明[2],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常合并发生低血糖疾病,且患儿黄疸消退后,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将逐渐恢复正常。有研究显示[3],大多数低血糖新生儿临床无显著特征,若未及时发现病情将贻误治疗时机,可导致神经损伤及智力落后,且此损伤属不可逆性质,对患儿将造成终身性伤害,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因此,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准确的血糖检测,从而及时发现低血糖情况,是保障患儿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4]。本文将对我院自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其血糖检测结果的具体影响,为提高此类患儿血糖检测准确性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组,其中男33例,女27例,日龄1~10d,平均日龄(2.54±0.69)d,体质量2100~4600g,平均体质量(3254.21±225.48)g。另选取6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25例,日龄1~9d,平均日龄(2.83±0.63)d,体质量2300~4400g,平均体质量(3217.58±234.65)g。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性别、日龄、例数、体质量等)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研究组患儿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诊断标准,即24h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大于102.6μmol/L、48h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大于154μmol/L、3d及以上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大于220.6μmol/L[5];(2)所有患儿均未出现严重的新生儿相关疾病,如缺血缺氧性脑病等;(3)两组患儿对本次研究具有良好耐受性,可坚持完成研究;(4)对照组排除患有高胆红素血症患儿;(5)家属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儿均于清晨6点抽取静脉血液样本,抽血时患儿应维持空腹状态,其中对照组血液样本容量为3mL,研究组血液样本容量为6mL,平均分为两份(A、B)。将血液样本实施每分钟3000r离心10min后,分离血清并测定其葡萄糖含量,指定同一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检验人员完成血糖检测。测量方法:(1)对照组以及研究组(A)患儿血液样本分别应用己糖激酶法(简称HK)以及葡萄糖氧化酶法(简称GOD-POD)进行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测定,仪器及试剂盒均由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科技公司提供,仪器型号为IL50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将研究组患儿血液样本B采用磺基水杨酸法进行去胆红素处理,之后再次进行血糖检测,检测方法、试剂以及仪器同上。记录对照组、研究组A、研究组B血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研究组A、研究组B血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应用GOD-POD法、HK法测定结果对比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研究组患儿血液样本去胆红素前,应用GOD-POD法血糖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应用HK法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血液样本去胆红素前后,应用HK法血糖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文研究可知,应用GOD-POD法及HK法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液样本进行葡萄糖检测,其检测结果具有较大差异,即GOD-POD法检测去胆红素前血样中葡萄糖值较去胆红素之后检测结果偏低,而HK法测量去胆红素前后血样中葡萄糖含量差异较小,具有较高准确性。由此可知,GOD-POD法检测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结果准确性较低,临床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检测首选HK法,其主要原因为:首要步骤为葡萄糖氧化酶参与,具有较高特异性,之后与过氧化酶偶联,特异性较差,可受到外源或内源因素影响,如胆红素、抗坏血酸等,因此,若患儿血样中胆红素较高,则将影响GOD-POD法血糖检测结果[6-7]。
  HK法血糖检测原理:在己糖激酶作用下,葡萄糖与三磷酸腺苷(简称ATP)结合生成葡萄糖-6-磷酸以及二磷酸腺苷(简称ADP),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作用下,葡萄糖-6-磷酸与氧化型辅酶I(NAD)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和还原型辅酶I(NADH),在340nm有特异吸收峰处,还原型辅酶I吸光度的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从而对葡萄糖含量进行检测[8-9]。此法两步酶催化反应皆具有较高特异性,且灵敏度和准确性高,外源或内源因素(如胆红素、抗坏血酸等)对血糖检测结果影响较小,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血糖检测结果,从而及时判断患儿血糖含量,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尽量降低误诊、漏诊情况发生[10]。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应在实际工作中选用特异性较高的HK法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血糖检测,从而获得准确检测结果,及时确诊患儿是否发生低血糖等并发症,给予正确临床治疗措施,保障患儿疗效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毛健,陈丽英,富建华,等.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华儿科学杂志,2011,45(7):518-522.
  [2] 常立文,刘皖君,赵锡慈,等.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病因探讨[J].中国实用儿科学杂志,2009,10(6):357.
  [3] 胡女元.上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后对血液内环境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71-7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