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儿科学论文

扑热息痛两种途径治疗小儿发热的方法

2015-05-28 10: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发热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病症, 也是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1]。在儿科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 长时间的发热很容易导致机体功能的损害, 严重的会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2]。由于小儿自身的脏腑极其娇弱, 对发热的感受更加敏锐, 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对患儿的身体影响较严重, 特别是持续高温38.6~40.5℃和超高热(≥40.5℃)小儿易发生惊厥, 可危及生命。本文对60例发热患儿采用分组的形式应用扑热息痛不同给药途径进行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高热患儿共计60例, 均为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发热患儿, 在本院就诊的时间为2013年6月~2014年5月, 60例为住院患儿。包括上呼吸道感染10例, 支气管肺炎30例, 支气管炎20例。病程3~40 h。全部患儿均参照2002年中国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有关中药西药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对使用中药西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病症的相关标准进行诊断。临床表现:头痛、发热、流清涕、鼻塞、咽红等。按照给药途径的不同, 将全部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观察组男17例, 女13例, 年龄最小8个月, 最大7岁, 平均年龄(4.5±2.3)岁, 其中有26例体温38.5~40℃, 有4例患儿≥40℃;对照组男15例, 女15例, 年龄最小10个月, 最大8岁, 平均年龄(4.7±2.5)岁, 其中有25例体温38.5~40℃, 有5例患儿≥40℃。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构成比、病程以及体温情况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全部患儿均给予有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在此基础上两组分别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降温治疗:①对照组口服扑热息痛(药品名:对乙酰氨基酚, 汕头金石制药总厂, 国药准字H44021051), 剂量10~15 mg/(kg·次), 服药之后尽量多饮温开水;②观察组保留灌肠给药, 具体方法为:将扑热息痛研碎成粉末状, 剂量10~15 mg/(kg·次), 放在无菌治疗杯中, 用28~30℃的生理盐水30~50 ml将粉末溶解, 搅匀后抽吸到注射器中。年龄大一些的患儿用一次性吸痰管或导尿管, 婴幼儿需要用头皮针管(将头端剪掉)连接在注射器的头端。灌肠前嘱患儿排便, 这样更有力于药物的吸收。患儿去枕左侧卧位, 并将臀部垫高10 cm, 将灌肠管前端用石蜡油润滑后, 轻轻插入肛门, 插管深度适宜, 一般为5~7 cm, 将药液缓慢灌入, 保留3~5 min后拔出。灌肠之后嘱患儿保留30 min再排便。

扑热息痛两种途径治疗小儿发热的方法

  1. 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4] 观察两组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 共测量体温4次, 即30 min、1 h、2 h、3 h、4 h, 并做好详细记录。在4 h之内体温下降幅度如果≥2.5℃, 则为显效;如果4 h之内体温下降幅度如果≥1℃但≤2℃, 则为有效;如果4 h之内体温下降幅度如果≥0.5℃但<1℃, 则为无效。同时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有效率=显效率+ 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30 min后体温降至38.2℃的患儿的例数分别为16例(53.3%)和6例(20.0%), 用药1 h后体温降至38.2℃的患儿例数分别为10例(33.3%)和5例(16.7%)。两组降温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儿降温效果比较:观察组30例患儿中20例显效, 9例有效,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6.7%;对照组30例患儿中13例显效, 9例有效, 无效8例, 总有效率73.3%。两组患儿降温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对照组患儿恶心1例, 呕吐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观察组患儿未见不良反应。

  3 讨论

  扑热息痛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解热阵痛药, 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科首选解热药, 一直以来在儿科被广泛应用, 其有效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 通过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传导而起到退热和阵痛的作用[1]。传统的口服给药途径可直接刺激胃黏膜, 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出现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等, 且存在口服药物苦感明显或者患儿哭闹、拒绝服药, 出现呕吐或药物洒出。而且吸收较慢, 疗效一般。药物灌肠后由于肠黏膜对药物的吸收较为充分, 而且吸收后主要通过肝脏代谢, 直接进入大循环[5], 避免了有关效应, 药物不被灭活, 使其作用更直接, 疗效更确切。现代人们对药物在肠道中的吸收、置换、通导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 尤其对口服药物治疗较困难的小儿采取药物灌肠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目的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途径[5]。本研究中观察组的降温起效时间、降温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采用扑热息痛灌肠的给药方式操作简便, 起效迅速, 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小, 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蔚.对乙酰氨基酚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家庭护士, 2008, 6(9): 2264-2265.

  [2] 吕秀杰.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发热中的疗效分析.医药论坛杂志, 2013, 34(7):110-111.

  [3] 李桂芬.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中外医疗, 2013, 32(6):91-92.

  [4] 王美燕, 佟瑞霞, 卢玉冰, 等.扑热息痛保留灌肠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刊, 2005, 32(4):F001-F00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