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儿科学论文

高职院校《儿科学》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探讨

2023-12-06 12: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互联网+教育”快速发展,网络教学资源已成为医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平台。只有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信息化、数字化,才能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结合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和目前高职院校《儿科学》的信息化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在《儿科学》的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临床课程传统课堂学习的局限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们应该正确认识信息化在医学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地位,努力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将信息化教学切实贯彻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信息化;儿科学;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4-164-002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互联网+教育”快速发展,已经走入各行各业。网络教学资源已成为学习者获得知识的重要平台。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国务院《国家职业教有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指出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儿科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的医学科学。该门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四大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的必考科目。因此,儿科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服务的对象是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是区别于成人的具有自身特点和特殊性的人群,那么儿科学的教学在临床医学中就需要儿科老师们付出更多的心血。但是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因学制短等问题的限制,导致人才培养方案中儿科学设置的学时少,内容讲不完或者每节课所讲的内容多,学生一时吸收不了,掌握得不牢固。另外由于服务对象年龄小及医患关系的紧张,导致学生见习、实习时动手能力少。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儿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


  在新时期的医学背景下,如何让学生们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利用有限的时间,去掌握更丰富的儿科学知识,这个需要教学老师们思考,也需要老师们结合信息化的相关手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1.高职院校的《儿科学》信息化教学现状


  1.1信息化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对于信息化教学都有基本的认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信息化手段使用却比较单一,大多医学职业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部分老师只是简单地将教材中的内容照搬到多媒体上,浅显的认为这就是信息化教学,不能够理解它的真正内涵,这种单一的信息化教学,并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和实践性应用人才的要求[1]。尤其对于中老年教师,受客观原因影响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信息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使得他们对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程度不高,信息化教学在广度上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应用。


  1.2儿科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缺乏。我国的医学信息化教学模式起步较晚,尤其是新生儿这部分的视频资源、动画制作、医学插图等相对不足的,老师们因为教学任务的繁重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信息化技術,不能够把信息化资源与医学知识完美的结合。


  1.3学生对于网络信息化教学利用率不足。授课对象是临床专业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医学基础课程,并且喜欢利用信息化手段如智能手机、网络教学平台等,但是接触《儿科学》这门具LiMQ/3s/YRXnH9doW5rm0A==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的临床课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的,故而部分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而信息化网络教学可以把老师所讲的课件或视频保存下来反复观看,导致部分学生自认为反正有课件(回放),上课不听没关系,课后自己看看也一样的心理。然而,因为医学学习任务过重,每天各科都有新的知识,一拖再拖,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掌握程度。


  1.4信息化教学与目前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并未完全融合。传统的教学主导权在教师手中,方法大多是讲授形式,学生被动听讲,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只强调或关注知识和技能的讲解[2],现在要转变主动的思维模式来学习,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并且信息化教学手段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它引领着主体教育的发展方向,是素质教育的主流形式之一,想要真正实现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信息化,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与实际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要根据儿科学教学课程的内容和特性,随时更改教学理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在教学设计之中引入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进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全面扩展,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最终将教学效果更好地呈现出来[3]。


  2.网络信息化教学在医学教学中的特点


  信息化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支持为特征,涉及现代教学观念的指导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是符合现代教学思想的新型教学模式。


  医学主要以人体为依托,但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老师的口头讲解来使学生理解将会产生什么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了。将医学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先进的医学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教育资源,扩展知识容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使用网络、智能手机软件、多媒体等手段,使得课堂上信息来源变得丰富多彩,多种媒体的运用不仅能够扩大知识信息的含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同时,网络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加入,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再是提供信息,而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建立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库,学生们可以与教师在客户终端进行线上沟通,不但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而且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协作式学习。学生通过互相协同、分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来参加学习,这对于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識的掌握运用很有好处。


  3.儿科学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3.1优化课程教学方案,根据课程所需增强信息化教学的适用性。在儿科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相应的课程来穿插合适的视频、动画等,这样能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例如临床专业学生在学习“小儿肺炎”时,可先通过学习平台上传本次课的相关学习资料(微课、动画及我校实习生在医院实习期间录制的肺炎病例视频作为学习情景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根据自学知识,查找资料试着分析案例,培养其临床诊断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制作《儿科学》的精品公开课、微课程资源等。儿科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其下还划分出许多三级学科,比如儿童保健学、新生儿学等,但课堂上不能面面俱到,有些分支领域一笔带过,这时就可以借助精品课堂、微课程资源的讲解,弥补了大课堂的不足。精品公开课、微课程资源(包括微视频、微动画、微课件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途径,可以用在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复习”,形成良性的自主学习循环,对于学生上课不能完全理解的知识点,都可以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得到更加深入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对于一些零碎的知识点,我们也可以制作成视频,通过上课录像拍摄公开课,最后放在信息化平台供学生们学习。


  3.3利用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讲授为主,教学资源也多是课本、图片等静态资源,学生积极性不高,听课效率差,教学质量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有了更多的平台将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如超星泛雅网络平台、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手机APP等,学生可以通过互动扫码签到进入课堂环节,教师通过视频学习、直播、选人、随堂测试等教学环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还能精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课后学生也可随时通过移动终端向教师提问留言。


  综上所述,在《儿科学》的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学习—自主学习,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在校学习—远程学习的有机结合,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接触到线上优质的教学资源,这弥补了临床课程传统课堂学习的局限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们应该正确认识信息化在医学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地位,努力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将信息化教学切实贯彻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基金项目:项目时间:2019.9;项目内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高专医学生儿科学信息化教学资源使用情况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Wjlx201920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