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儿科学论文

加强儿科学教学改革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2016-10-10 09: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等卫生学校生源素质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向新世纪,培养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实用型卫生人才,必须重视和加强儿科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在儿科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改革教学理念与方法,促进儿科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髙。


    1突出儿科学特色,充实儿科学教学内容


  教学是中等卫生学校的中心任务,教学方法和内容应该紧密联系培养对象专业发展的实际。儿科学是医学的一部分,与医学基础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以专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防治为主要任务的医学学科。小儿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整个阶段都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与成人有许多不同之处。而不同年龄患儿之间也不尽相同,同一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在不同年龄患儿甚至不同天数患儿之间都是不同的,危重患儿的液体疗法更是复杂多变,用药量与中毒量接近,这些都是成人无法相比的。只有了解儿科学的特殊性,才能重视儿科学。比如在第一章绪论的教学内容中,讲述了小儿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同时也对儿科学的发展进行介绍,为今后学好儿科学、发展儿科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在讲述新生儿硬肿症、小儿腹泻病时,我们增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容,以充实教学内容,拓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


  2认真备课,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要搞好教学,教师首先要做到刻苦钻研、认真备课,课堂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认真备课,备课是一个艰苦的劳动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对教师平时知识积累的检查。教师应牢记“博学者方可为师,德高者方可为范”的古训,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不但要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还应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选择的方法恰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授小儿循环系统疾病一章时,我们根据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血液循环示意图制作了Flash动画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几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平时讲几次都记不住的先天性心脏病血液循环特点很容易就能掌握,提高了教学效果及质量,真正做到了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高兴。

blob.png

  3更新教学理念,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现在的医学教学多受从前苏联引进的凯洛夫教学法的影响,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这样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讲授应该与学生思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印象才会深刻。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会自觉地去思考。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可达到上述目的。授课前教师预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问题,把这些问题在课前、课中、课后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逐个解决问题。如讲述新生儿黄疸时,为突出儿科学特点,我们提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有什么特点?生理性黄疸与病理黄疽有什么区别?”,问题确定后,先由学生根据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来回答问题,教师暂时不给出明确答案。学生为寻找答案,必定带着问题,顺着教师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学习,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热情,培养他们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方法可灵活应用于儿科学多个课程。本法要求所设定的“问题”应精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且每堂课问题数量不宜过多,授课时教师的思路应清晰,有系统、有步骤地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能从解决问题中学到新知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4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


  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增加实验、实习课,充分利用临床见习、实习,让学生走进病房,适当接触患儿,多观察、多动手、多讨论,启发学生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增强对儿科学的感性认识。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纠正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切实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


  5介绍新知识、新观念,促进卫生职业教育教学与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的紧密结合


  培养人才,扩大队伍,提高水平是医学持续发展、医疗服务不断普及与提高的关键。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医学也在不断进步,很多临床疾病(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理都在随着医学研究的纵深发展而提出新观念、新知识,教师应尽可能介绍本学科国内外新进展、新动向,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之适应未来社会医学发展的需求,促进卫生职业教育教学与卫生服务、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的紧密结合,提高卫生职业技术人才和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6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在社会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部分学生认为学好内科学、外科学就行了,不重视儿科学学习。教学时要突出以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救死扶伤、团结合作、人文关怀等为主要内容的卫生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养成紧密结合起来,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培养学生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培养作风严谨、操作规范、尊重科学、医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


  在儿科学教学中,传授知识是前提,培养方法是关键,提高能力是目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为卫生事业的发展输送专业知识扎实、技术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的服务人员。


  作者:邓衍圣(宿州卫生学校,安徽 宿州 23400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