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均质 均质在酸奶生产中往往是不可缺少的加工过程,通过均质可使脂肪球直径减少,防止脂肪上浮现象,且易于乳的消化吸引。随着脂肪球的增加,酪蛋白附着于脂肪表面,结果使悬浮总体积增加,因此,使产品的粘度比未均质要大。 (二)乳的热处理 奶在生产过程中热处理不仅是为了杀灭牛奶中致病菌和有害微生物,同时也需要考虑酸奶成品的质量要求(因较强的加热,使乳蛋白变性沉淀,增加了蛋白质的持水能力,可以使酸奶更粘稠)。研究表明,当乳蛋白变性度在90-99%时,酸奶的品质最佳。 采用90-95°C3-5min或85°C30min的工艺是可取的,而采用管式杀菌器(115-135°C,3s)使乳清蛋白质性度往往在60-70%左右,显然对增加酸奶的粘稠度是不利的。据研究热处理与酸奶的酸度和凝乳状态的关系见表2。 表2 热处理与酸奶的酸度和凝乳状态的关系 原料乳热处理条件 发酵3h后酸度(°T) 凝乳状态 63°C,30min 58 凝固不完全,严重乳清析出 85°C,15s 67 凝固不完全,多量乳清析出 85°C,30min 73 基本凝固,少量乳清析出 95°C,10min 83 凝固良好,很少量乳清析出 可见,采用较高温度时间的热处理对酸奶的产酸及凝乳状态是有利的。 (三)乳的冷却 原料乳经热处理后,需及时通过板式或管式冷却器进行冷却到酸奶乳酸菌种所需的最适宜的增值温度范围40-43°C,最高不宜大于45°C,否则对产酸及酸凝乳状态有不利影响,甚至严重的乳清析出。 (四)接种也发酵 经接种后乳酸菌的发酵过程中经过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一系列反应过程,主要表现在:蛋白质、脂肪轻度水解,使肽、游离氨基酸、氨和游离脂肪酸增加;乳糖产生乳酸和半乳酸,并产生乙醛、双乙酰等典型的风味成分,并形成圆润、粘稠、均一的软质凝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