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自王海明《复旦博学系列:伦理学导论》第一部分西方七本伦理学经典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斯宾诺莎:《伦理学》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穆勒:《功用主义》摩尔:《伦理学原理》罗尔斯:《正义论》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该书首次将人类零散的伦理学知识构建成一种博大精深、深入浅出的道德哲学知识体系,从而使伦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的内容几乎包罗、关涉伦理学的全部对象和所有学科:它极为精湛地研究了某些重大的元伦理学问题,如“善”、“内在善”、“外在善”和“至善”等等;相当全面地阐述了规范伦理学,几乎论及全部道德规范,特别是公正与平等;它还系统论述了美德伦理学问题,如美德的起源、类型、价值和目的等等。2.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和穆勒的《功用主义》。《尼各马科伦理学》与《论语》一样,其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乃是“美德”、“品德”和“应该是什么人”等直观的、具体的、外在的、现象的问题。相反的,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和穆勒的《功用主义》的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则是“道德”、“规范”、“行为”和“应该做什么”等抽象的、内在的、本质的问题。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和穆勒的《功用主义》所研究的对象相同,都是规范伦理学的核心和基础问题:道德的起源与目的、道德终极标准和道德总原则。但是,两者的理论却恰好相反。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构建了人类迄今最伟大的道德起源和目的自律论、义务论和利他主义的理论体系;穆勒的《功用主义》则开创了同样伟大的道德起源和目的他律论、功利主义和己他两利主义的理论体系。3.摩尔:《伦理学原理》。康德和穆勒的以“规范”为核心的伦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势必过渡到以“规范如何才能够是正确的、优良的和科学的问题”为核心的伦理学,亦即元伦理学。20世纪初问世的摩尔的《伦理学原理》,是人类第一本元伦理学专著。该书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以往伦理学在解决元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应该与是的关系———时,大都犯了“自然主义谬误”。4.斯宾诺莎:《伦理学》。自笛卡儿以来,先后有霍布斯、斯宾诺莎、休谟、爱尔维修和罗尔斯等划时代的伦理学大师以及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等人,极力倡导伦理学的公理化、几何学化、物理学化和科学化。但是,只有斯宾诺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