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模板
建筑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模板如下,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选题的意义、研究目的
(一)为满足时代和社会的要求,给21世纪现代化住宅小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是城市的主体和形象,也是区域地段的标志性建筑,身负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功效,所以也给当代大学生提出更高更具考验性的问题,使得通过建筑形象,合现代的材料和技术将建筑融合成为有机的整体,表达出新的建筑美学理念。
(二)近年来框架构在世界各地又有了很大发展,许多城市普遍兴建了包括商场、住宅、旅馆、办公楼和多功能建筑等各种类型的框架建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或从事框架构设计已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之一。
(三)通过毕业设计对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总和应用,通过自己对在熟悉任务书的基础上参观比较同类建筑、查阅、搜集有关设计资料使我们所学的.知识得以综合应用,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并培养独立的解决建筑设计,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及掌握建筑施工图绘制的方法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现状
(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持续不断的涌向城市,致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有限的资源不断减少,建筑作为能源消耗大户,需要我们用更多的节能省材的眼光去规划设计当下建筑,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二)为满足和完善总体规划要求而建造的现代化住宅小区,即是城市主体和形象,也是区域地段标志性建筑,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满足周边区域环境和城市设计概念的前提下,采用现代建筑风格设计手法,合现代材料和技术,将建筑融合进整个规划之中
(三)社会发展至今,物质享受已不再是主流,然而精神享受已逐显头角,所以这也为当下现代化建筑在设计功能,辅助设施上提出更高的要求,确保做到设施上齐全,使用上方便,功能上合理顺畅,另外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也应用的淋淋尽致所以也要求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非常全面。
三、课题设计内容与要求
(一)基本任务及要求
本设计基本的任务包括建筑设计,构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建筑设计要求:绘制总平面图、底层平面、楼层平面、主要剖面(图中应注明屋顶、楼盖、地面等基本做法)、主要立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门窗表,需要综合考虑构方案的可行性;严格按《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0)》绘制建筑施工图,具体要求可见任务书详细说明。
2、构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构方案的构布置;在构布置的基础上,对指定的框架、梁、板、楼梯、基础作内力分析及配筋计算。如在墙体承重部分,尚应对墙体的承载力、稳定性进行验算,须有详细的设计计算步骤,构施工图按照手算设计计算果进行绘制。
(二)鹰王·康桥铭居住宅
1、设计资料:
(1)自然条件:基本风压:,抗震设防烈度:6度以下
(2)构设计参数:
建筑构安全等级二级
建筑构重要性类别丙类
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地基基础安全等级甲级
(3)设计规模:1#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商业面积/储藏间面积分别为平方米,车库/物业管理面积平方米
(4)拟建位置:本项目的建设地点就位于鹰潭市南站物流组团,体育中心北侧,项目地块东靠近城市道路——51号路与嘉鹰水岸华府相望;南临46号路与体育中心相望;西有城市规划道路;北接万福住宅小区
2、功能要求
设计方案中,将小区中的商业部分、住宅部分、绿化部分及配套设置部分从上至下进行功能组合整合,按照小区的功能要求进行组织安排,最大程度的满足建筑使用要求,其中沿51号路和46号路设置商业住宅楼,除了满足小区内部商业需求,同时融入整个城市商业圈,在本栋中主要有两种户型A3a,A6,采用平面布局,设计中增加屋顶露台的辅助空间,为住户提供了利用太阳能的有利条件
(三)构形式
1、上部构最高高度米,地面以上6层,构体系为钢筋混泥土框架构,所有楼、屋面均采用钢筋混泥土梁板式楼盖。
2、基础形式待场地地址勘探后确定
3、填充墙及隔墙用多孔砖墙或粉煤灰加气砼砌块。基础用C20砼,框架用C30.钢筋用Ⅰ、Ⅱ级热扎钢筋。荷载按国家规范取值。
四、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一)施工图设计阶段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不但要推敲房间左邻右舍的功能关系而且要对房间的形状、比例、甚至门窗位置考虑周全
(二)任何一个建筑设计都需要其他专业的设计与之相配合,才能使施工图设计成为完整意义上的设计,因为在方案设计阶段,建筑师往往只关注建筑设计,对于构专业的也只能从造型上提出方案,因此如何协调好各专业之间的设计矛盾就成为了施工图设计的难点
(二)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方面的要求断严格和提高,施工图设计往往增加了建筑保温隔热层位置示意图(在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中用特定图线和文字说明表示)。施工图的细致性是从微观层面来说的,即施工图设计应准确无误,应与其他专业做法统一,图文表达应清晰明了,图幅大小选择要合适,这样不仅能与其他专业设计很好的配合开展设计工作,更为重要的是施工图纸可以让现场施工人员容易读懂,提高施工效率,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同时减少了工程建设成本,也算是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建筑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三)重点注意排水坡度,屋面防水这一系列的做法,另外注意女儿墙的设置。
五、设计工作进度安排
(一)准备工作20xx年5月10日~20xx年8月31日选题,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写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二)20xx年11月30日前完成构选型、构布置、构计算
(三)20xx年12月31日~20xx年3月9日总及准备毕业答辩,整理毕业设计成果,并写出毕业设计总
(四)毕业答辩时间2013年3月1日~2013年3月10日
六、 尊敬的各位老师,在您的指导下,我通过仔细的阅读任务书,以及参考各类文献,我已经为此次毕业设计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郑重的向您请求开题。
再论中国印刷历史研究的过去、现状和前景中国印刷历史研究的起步晚且发展迟缓。就其发展历程呈现的特征论之,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早期的印刷史研究是以书史、印刷史、出版史不分为背景的。这一时期的印刷史研究皆以印书史为中心,著述几乎都出自图书工作者之手,是以印书史为中心的印刷史研究和著述时期。第二个历史时期是八十年代中开始的、以印刷史由文化史向科技史转变为基本特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印刷史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印刷科技发展的角度,对印刷史作了纵向和横向的延伸,使其更近于有源有流、源远流长之原貌。第三个历史时期是从电子技术广泛用于印刷导致印刷术发生质的变化开始的。这是印刷历史研究的新课题。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建立将把这一研究引向深入,并持续、有计划地发展下去。1995年第五期《印刷技术》发表的拙文《中国印刷历史研究的过去、现状和前景》,今日看来,还比较浮浅,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笔者长期学习印刷史,对印刷历史研究、著述上的诸多问题都感兴趣,都想探个究竟。而早期有关印刷史著作皆以印书史为中心却使笔者深感困惑。仔细分析,这一现象实乃由中国古代——近代亦然——长期存在的书史、印刷史、出版史不分所使然。一、早期书史、印刷史、出版史不分状态下的印刷史研究早期的印刷史研究,是在书史、印刷史、出版史不分的状态下,于书史的孕育中萌生并成长的。而书史、印刷史、出版史不分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以书籍、印刷、出版三者有着基本相同的内涵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书籍虽有简策、帛书和纸发明后的手抄书,以及印刷发明后的印本书等多种,但主要的是印本书。因为书籍及图书事业是靠印刷得以大量复制和迅速发展的。没有印刷就没有人们所习称的那浩如烟海的古籍图书。因此,印本书是书史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在古代,印刷主要用于印书,印刷因印书而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普及,印刷史料皆散见于印本书之中。因此,印本书也是印刷史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出版史研究的对象是书籍的编、印、发,因此,印书又是出版史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可见,古代的书籍、印刷与出版有着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内涵;印书,既是书史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也是印刷史、出版史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书籍、印刷、出版不分实乃历史之必然;人们对书史、印刷史、出版史的研究彼此交融也就顺理成章了。综观有关印刷史的研究和著述,虽唐宋以来不乏诸如唐代冯宿禁止私印历日、五代冯道刻九经、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元代王祯创转轮排字法等有关印刷的记载,但皆系对当时印刷术及其应用情况的如实记述,还谈不上“研究”二字。真正算得上研究的,当首推本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孙毓修着《中国雕版源流考》。八十年代末,著名书史、印刷史家钱存训博士撰文《中国印刷史简目》,分“通论”、“发明、背景”等15类,计约500种。其中绝大部分是由图书工作者撰写的以书史为主的图书版本目录方面的专书、文集和文章,基本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印刷史研究之概貌。这足以说明,中国印刷历史的研究是在书史研究的孕育中成长的。在印刷与书籍、出版不分,在印刷史尚未成为独立学科之前,尤其是在印刷史著作皆出自图书工作者之手的年代里,印刷史著作完全或不同程度地写成印书史,乃历史的必然,这是无庸讳言的。作为典型事例,八十年代中笔者为著名版本学家魏隐儒老先生的《中国印刷史》(按:当时张秀民先生的《中国印刷史》尚未出版)做嫁衣时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当时魏老先生送来的书稿是以甲骨书、青铜书、竹木书、帛书、石头书、手抄书、印本书为系列撰写的,显然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书史”。为使其名副其实,征得魏老先生同意,笔者将书稿整理成三编,将印刷发明前的甲骨书、青铜书、竹木书、帛书、石头书、手抄书列入第一编“雕版印刷发明前的古籍图书”之中,并将书名改成《中国古籍印刷史》。魏老先生对这一改动也颇为满意。需要指出的是,书籍、印刷与出版不分这一状况在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发展中开始改变;书史、印刷史、出版史也随着印刷工业体系的逐渐形成和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逐渐分离,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在这种情况下,印刷历史研究和著述理应有所改变,但事实并非如此。原因是书籍、印刷、出版长期不分给人们头脑里留下的烙印是深刻的。致使印刷史的研究和著述远远落后于印刷事业的发展。笔者认为这就是时至八十年代印刷史著作仍以印书史为中心的原因所在。二、从文化史向科技史转变时期的印刷史研究八十年代中,随着以机械、光学、化学、电器在印刷业的应用为特征的近代印刷术地进一步普及与提高,和以计算机用于印刷为特征的现代印刷地发展,中国印刷业已逐步形成为庞大、跨行业的工业体系。印刷种类繁多、应用广泛,与印刷相关的设备器材、科研教育和印刷专业书刊的出版等相关领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本已远远落后于印刷事业发展的印刷史研究,仍以印书史为中心,踏步不前,恐怕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人们要求成立中国印刷博物馆、有组织有计划地编纂《中国印刷近代史》和在印刷院校开设印刷史课程的呼声此起彼伏;学者们不断地提出改变印刷史研究长期落后于印刷事业发展的设想和方案。北京大学著名书史教授郑如斯撰文《书史研究与印刷史研究的联系与区别》;著名书史印刷史专家钱存训博士撰文《中国印刷史研究的范围、问题和发展》;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资深教授李兴才撰文《应从大印刷史观研究中国印刷史》;……。与此同时,已故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会长、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备委员会主任范慕韩先生着眼于印刷工业发展需要把印刷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与相关工业统一规划、协调发展,提出了“大印刷观”,并撰文《中国进入了印刷史的新纪元》和《试谈树立大印刷意识的意义》,对“大印刷观”作了具体的阐释。作为指导思想,范老提出的“大印刷观”在中国印刷博物馆的筹建和《中国印刷近代史》的编纂中得到了具体的贯彻和落实。大印刷观和大印刷史观作为印刷史研究从文化史向科技史转变这一历史时期的最强音,直接推动和促进着印刷历史研究的历史性转折和进程。八十年代以来一系列与印刷史研究相关的重大事件的发生,为此提供了足够的证据。⒈ 在印刷院校正式开设印刷史课程的初步尝试1985年,在北京印刷学校和印刷工业出版社领导支持下,北京印刷学校首开中国印刷史课程。笔者应邀同张耀昆合编了《中国印刷史(讲义)》作教材,并亲自为四个班各授课32课时。这是在印刷院校正式开设印刷史课程的初步尝试。⒉ 毕升墓碑的出土、考察与论证1990年秋,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发现了毕升墓碑,引起海内外史学界的普遍关注。《人民日报》等各大报刊纷纷刊文予以报道和评述。为辨别真伪,笔者曾两赴英山作实地考察(图13),并参加了1995年召开的“英山毕升墓碑研讨会。”会议经过反复考察、论证,作出了“英山毕升即北宋活字印刷发明家毕升”的初步认定。毕升墓碑的出土、考察、论证与认定,在中国科技史、文化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是一件不同凡响的大事。那种“一石广召万口传,披荆斩棘共跻攀” 的气氛和情景,无疑会给九十年代本已活跃的印刷史研究锦上添花。⒊《中国印刷近代史》的编纂和出版1991年6月29日,在范慕韩会长召集的、有王益和仿子二老参加的会议上,决定组织编纂《中国印刷近代史》(当时称《中国近代印刷史》),并委托笔者为编写组组长,着手对《中国印刷近代史》进行筹划和总体设计。随后,在北京、上海分别召开专家研讨会,对笔者草拟并经范、王二老通过了的编写大纲进行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召开了《中国印刷近代史》第一次编写工作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笔者草拟的编写大纲、编写计划、编写要求等三个文件,成立了以范慕韩为主任兼主编的编委会和由16位书史、印刷史、出版史专家组成的编写班子。编委会主任范慕韩明确提出以“大印刷观”作为编写《中国印刷近代史》的指导思想。这是“大印刷史观”指导下从科技史角度研究和著述印刷史的初步尝试,是印刷史从文化史向科技史转变的重要转折。对尔后印刷史研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响。⒋ 将《中国印刷史》正式列入印刷高等院校教材1991年12月,在新闻出版署组织召开的“全国高等院校印刷工程类教材编委会上,作出了将《中国印刷史》列入印刷高校正式教材的决定。这就意味着众多同仁有关在印刷院校开设印刷史课程的呼吁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赞同。”这势必给印刷史的研究和传播以巨大的推动。⒌ 中国印刷博物馆的筹建、落成和开馆1992年1月,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印刷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所关注。大家慷慨解囊,共襄盛举,使博物馆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筹委会主任范慕韩为博物馆布展工作拟定了以“大印刷观”和“再现印刷术的发展过程”为指导思想和主题的基本框架。这是极为重要的。人们把印刷历史研究看成是印刷博物馆的软件,而印刷博物馆势必会成为印刷历史研究的基地和中心。有了这个基地和中心,有志于印刷历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必将团结在这个中心周围,开创一个印刷历史研究的新纪元。⒍ 连续五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的召开1993年12月4~5日,在中国印刷博物馆奠基典礼的同时,召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近20篇,其中不乏高水平之杰作。北京大学著名书史教授郑如斯、中国科学院著名纸史专家潘吉星、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资深教授李兴才、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史博士导师张秉伦等不少著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无疑,首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必将对中国印刷史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后,1996年6月、1997年6月、1998年5月、1999年10月,又先后召开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这些印刷史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不仅大大活跃了印刷史研究的学术气氛,而且使中国印刷史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⒎ 捍卫印刷术发明权的激励近几年来,韩国个别学者,凭借1966年在韩国庆州佛国寺释迦塔中发现的唐印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频频发表文章,暴露出其争夺我印刷术发明权的图谋。后来这一图谋竟然发展到要召开国际会议让国际予以承认的程度。这种超越学术范围的作法,引起中国学者的义愤和不满。中国学者通过对佛经的翻译、刊刻和传播,以及对印刷术发明问题的深入研究,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展开了与争夺者的论争和斥责。文物报、新闻出版报相继以整版篇幅,发表了潘吉星、李致忠、赵永辉和笔者的学术论文;全国中央和地方各有关报刊纷纷发表署名文章进行评述;中国印刷博物馆组织召开了“印刷术发明与传播”专题研讨会。掀起了对印刷术发明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高潮。⒏ 中国印刷史图书和论文的出版一般意义上,印刷史图书和论文出版的多寡,是衡量印刷史研究发展状况和水平的标志。在印刷史研究从文化史向科技史转变的这一历史时期里,仅笔者亲笔撰写、主编、编辑和合作、参与出版的印刷史书就多达十余种。同时,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单位也有印刷史书出版。各报刊发表的印刷史文章更是数以百计,使人目不暇接。造就了一个印刷史上前所未有、异常活跃的学术氛围。其在印刷史研究上的作用、影响和成就,有目共睹,无庸赘言。⒐《中华印刷通史》的编纂和出版编纂《中华印刷通史》,乃笔者毕生宿愿。原因是笔者把它看作是我们这一代出版印刷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十几年来,笔者曾多次上书,要求在领导和前辈们的支持下,有组织、有计划地编纂这部集中国印刷源流之大成的《中华印刷通史》。遗憾的是始终未能如愿。迫使笔者不得不在郑如斯、庞多益、邹毓俊、毕素娟、马贵斌、牛达生、宋育哲、方晓阳、包雄初、张耀昆等友人的帮助参与和国家文联党组书记兼副主席高占祥、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会长李守仁、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长武文祥、台湾印刷传播兴才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李兴才支持下自己动手,为实现毕生宿愿作今生最后一次拼博。《中华印刷通史》不仅时跨五千年、长逾百四十万字,而且不少内容是前人未曾著述、甚至尚未涉足的领域。如果说《中国印刷近代史》是用大印刷史观编纂印刷史书的初步尝试的话,那么《中华印刷通史》则是印刷史研究从文化史向科技史转变这一历史时期的综合之作。是从科技史角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印刷史研究和著述作纵向和横向延伸的具体体现
水泥砖机实际上就是免烧砖机,是一种新型的环保砖机,主要用于压制粉煤灰、河沙、海沙、山沙、矿粉、炉渣、石粉、煤渣、煤矸石、尾矿渣、化工渣等为主要原料的免烧砖、多孔砖、彩色路面砖和空心砖的生产。因为原料中掺有8%—10%的水泥,这个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又称为水泥砖机。 水泥砖,在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当代建筑材料的主流产品,因水泥砖具有材料强度高、耐久性好、尺寸标准、外形完整尺寸精确、施工方便等优点,水泥砖逐渐取代了粘土砖,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产品符合中国“保护农田、节约能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发展建材总方针,水泥砖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粘土砖厂纷纷倒闭,提倡大力发展水泥砖绿色环保行业的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水泥砖广泛应用与建筑行业,成为建筑的承重墙砖或非承重墙砖,或做路面砖。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百度一下:宜欣水泥砖机
开题报告怎么写才好
开题认识误区
根据我与研究生的日常接触和交流,注意到在撰写开题报告方面有两个认识误区:
开题报告可有可无,怎样写开题报告?。不少人认为,写开题报告不过是研究生培养环节中的一个例行公事,意义不大,这种想法实在要不得。实际上,写开题报告是培养年青学子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跨入科研领域的一块"敲门砖"。可以从中学习:如何进行现场调研和文献调研,如何分析问题、归纳问题、提出问题,如何设计项目、确定方案,如何设定目标、实现目标,如何预估困难、制订计划,也就是说,从中学会如何对一个短期项目进行规划。这些年来,我为校内外的朋友们评审(或预审)了数以千计的基金项目申请书,发现了一条规律:凡是毕业于名校的或师出名门的博士,写的申请书的质量要高得多,可能与他们认真写过开题报告(和看过导师的申请书)有关。朋友们,千万不要将此环节等闲视之啊!
开题报告率性而为。由于对开题报告不够重视,不少人把开题报告写得浮皮潦草,无法指导自己日后的科研攻关。特别是,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不重视预估困难及采取相应对策的考虑,遇到困难缺乏思想准备,从一开始的豪情万丈,到后来的垂头丧气,甚至打起了退堂鼓。我身边的许多聪明的研究生干得很认真,捞到了实际的好处:论文进展有条不紊,遇到困难胸有成竹,而且,所写的"立项依据"可以部分地吸纳到自己的学位论文的第一章(绪论),真是一举多得。
因此,要写好开题报告,必须从这两个认识误区中走出来。
正确做法
那么,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正确做法?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点:
--从思想上认清做开题报告的重要性;
--做足相应的调研工作。充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特别要归结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一开始成为研究生,就明确了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一边修好学位课程,一边进行现场调研和文献调研,使得这一调研过程足够长,眼界足够广阔和有深度;
--制订可行的计划。尤其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确定一个不大不小的研究目标,定下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找到可能的难点,开题报告《怎样写开题报告?》。困难主要来自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和缺少经验,办法是有针对性地补充相应知识,填补知识结构中的空白,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可能还有实验或计算条件不配套的问题,应在导师的帮助下予以解决;
--确定大致的时间表。我一般让我的研究生进行倒计时:先确定论文的答辩时间,然后一步一步倒退回来,明确每个时段自己要做什么;
--随时修订计划。科研是对未知的探索,绝无可能按预订的时间表科研步步成功的,应按实际进展不断改变计划。
这里要告诉大家几个knowhow,已被我的研究生的实践证明有效:
1.吃透导师的研究计划。一入学,选定导师后,就把他(她)手头进行的项目申请书、计划任务书、科研合同书等找来,化一天时间研读一遍,特别关注导师要你具体完成的相关部分;顺手把其中的核心部分摘录下来,自己归档;
2.了解师兄师姐的工作。把他们的学位论文和相关的开题报告调出来,特别是你要跟着做的那几篇,要读得很仔细,吸纳其中的有用部分;但是,请注意,不要照抄照搬他们的现成材料(如立项依据等),在我们课题组里,如果学位论文的综述部分照搬师兄师姐的,就视为抄袭,之所以如此严格,是为了确立不占有别人劳动成果的习惯,更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
3.用足开题时间。开题报告的递交时间不宜过早,最好经过了充足的预研后才完成。我通常要求用足上级给的时间:在答辩前11个月写好(这是本校的规定)。
参考提纲
这里为大家提供在本课题组通行的开题报告参考提纲。
u研究目标
u立题依据(理论意义、应用背景)
u国内外研究动态
u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u关键问题和可能难点
u预期计划(调研、初稿、定稿、预答辩、答辩等项的时间节点)
简单说明于下:
对研究目标,要求言简意赅地加以说明,务求明确、具体。
对立题依据,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写就,接近理科的题目重点讲明理论意义和应用背景,而接近工科的'题目重点讲明工程背景和实际应用价值。
对研究动态,要求硕士生至少真正阅读50~100篇文献,博士生阅读100~150篇文献(关于如何读文献日后再谈),精读其中的2~3篇。必须尽可能详尽无遗地述及相关的前人成果,明白无误地概述:选定的研究方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在其中的地位。
对研究方案,要求写得具体可行。做实验的写明:实验设备和仪器、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做理论分析的写明:问题的表述、理论建模和主要的解析工具;做数值计算的写明:数值建模和具体算法和软件(包括自编的程序和二度开发的商用软件)。
对关键难点,要求做出初步预估,点明关键问题和拟采取的补救措施。
对预期计划,要求给岀初步框架,力求能遵照执行,允许随时变动。
实际情况表明,凡是开题报告做得有板有眼的,论文的完成情况和质量都比较理想;做得马虎的,遇到的问题也就多一些;二者似乎有很大的相关性。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给的提纲是参考性的,决非普适的、尽善尽美的,每个青年朋友可以有自己的章法。
最后,给研究生朋友一个忠告:重视开题报告,做好开题报告!
一、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的对立统一1.城市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有一定土地做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 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但与世界相比,发展还是很慢,1996年世界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而日本在1990年就达到 。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土地是城市的依托,城市化建设必然要有一定的土地做保障,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 平方米计算,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并转变为城镇人口,推动大批新城市的建立。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城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旧城的更新改造。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一部分土地,包括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2.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新公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公顷(亩),仍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人均耕地较多的一些省,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这里自然条件较差,粮食产量较低;人均耕地较少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京津沪三市,这里自然条件较好,粮食产量高,但也是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地区。全国还有607万公顷(亿亩)的耕地坡度大于25度,而在耕地面积中,无灌溉设施的耕地比重高于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全国还有30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土地流失的危害。这些都说明,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也是不高的。新《土地管理法》着重强调了加强耕地保护问题,其目标是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新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我国耕地资源的主要特征却是耕地面积占土地资源比例小,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低,人均耕地少,且日益减少。在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所允许的条件下,绝大部分能开垦的土地已被开垦。此外,目前我国人口还在以每年一千多万人的速度增加,经济建设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吃饭”和“建设”给耕地带来的压力,有增无减,并没有缓解。近年来,耕地面积连年锐减,尤其是一些优质耕地的减少,很难靠开发来弥补。目前这种趋势还在发展。仅仅1997年、1998年两年,全国耕地就净减少近600万亩。地方开垦条件差或土地后备资源的匮乏,致使其既实现确保耕地不减少的目标而又同时不影响经济的发展相当困难。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10年,我国还要增加一亿多人口,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陡坡退耕、灾害毁地三项,可能还要减少耕地近一亿亩。3.缓解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途径在客观上,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城市的发展和扩大必定要占用一部分土地,但是,城市又不能不发展。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展城市与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必须较快地发展城市,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切实地保护耕地,使两方面得到协调和统一,在发展城市中尽可能地减少耕地的占用。因此,必须找出一条既能减少耕地占用,又能及时为城乡各项建设提供必需的建设用地,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以缓解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道路。土地集约化利用包括四个方面:(1)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2)农村非农用地的集约利用;(3)农村农用地的集约利用(主要是大城市周围的高投入高产出);(4)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的提高。其中前三条是被大家所共识,而最后一条则未引起高度重视,而此条正是解决用地紧张的主要途径。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不但要从局部如某个城市或农村、某个地区或某块土地的角度来考虑,而且要从系统整体(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加快城市化进程能更好地集约用地和节约用地,能够提高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的目标,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下面就加快城市化进程对减少耕地占用的压力谈几点看法。二、发展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化利用关系1.城市化建设有利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从而减小众多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城市和乡村代表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单元,由于城乡经济水平、妇女职业类别和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而使两者的妇女生育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镇始终低于乡村的生育率。生育期一孩率城镇大大高于乡村,高达90%以上,乡村二孩率超过城镇的1倍多。1998年我国城镇人口出生率为‰,自然增长率‰,而县出生率为‰,自然增长率为‰。以上海市为例,1998年人口出生率仅为‰,自然增长率为-‰。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生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对比见表1。表1 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 单位:‰ 市镇 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县 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有: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经济水平越高,总和生育率越低;反之,则总和生育率越高;第二,文化教育水平。无论是生育率、多孩率,还是平均孩次,有文化者都低于文盲、半文盲,并且,文化程度愈高,生育率、多孩率和平均孩次愈低,两者呈相反关系。造成城乡生育水平差异的另一重要原因也是妇女文化程度的差异。乡村文盲、半文盲率多,女性文盲、半文盲多及农、林、牧、渔业妇女文盲、半文盲多,这“三多”已成为乡村生育水平高于城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第三,职业与劳动性质。劳动性质与文化程度有一定关联。脑力劳动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生育率低;体力劳动者,尤其是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者,文化程度较低,这一因素与经济和其它社会因素共同的影响,使他们的生育率较高。职业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生育率的高低,农、林、牧、渔业妇女的生育率高于其它职业妇女生育率的2-3倍。而城市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减少农业人口,降低生育率。此外,计划生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和加速生育水平的下降,而由于城市社会经济较发展,文化教育程度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较容易,能够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人口的减少又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2.城市化建设有利于集约化利用土地,从而扩大耕地面积如何做到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两不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主要是转变用地方式,走集约利用土地、节地挖潜的路子。这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整理宅基地,二是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而大力发展城市化建设,有利于实现粗放用地变为集约用地,并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是既积极而又有效地保护耕地的思路。一方面,城市容纳人口多,城市人均用地比农村人均用地少,土地利用集约度高。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见表2。表2显示,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农村始终较城市高出2-3倍。1998年城市人口为37942万,人均居住面积达平方米,而农村人口为86868万,占总人口%,人均居住面积达 平方米。以山西省为例,1996年5个地级市人均占地119平方米,农村人均占地则达平方米。此外,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中心功能越强,人均用地也越少。与小城市相比,要素的投入产出率和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也较高。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见表3。表3表明,1996年全国城市增至666个,人均用地99平方米,其中,200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人均用地平方米,100-200万人的特大城市人均用地平方米,50=100万人的大城市人均用地99平方米,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人均用地平方米,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人均用地平方米。而且大城市与小城市相比,产业密度(人均GDP)高,第三产业比重大,另一方面,城市化建设能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利于耕地内部挖潜。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空闲出许多宅基地和非农用地,使这些宅基地和非农用地变为耕地,增加耕地数量。如前所述,5亿农村人口进城,若农村按人均160 平方米计算,可减少占地8万平方公里,扣除城市建设用地5万平方公里,则全国可节约3万平方公里,即4500万亩;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可以使农民统一经营,连片耕作,减少不必要的路和田坎,增加耕地,使农业生产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粮食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表二 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 单位:平方米/人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 21 表三 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表全国666个城市平均 超大城市200万人以上 特大城市100-200万人 大城市50-100万人 中等城市50-100万人 小城市20万人以下城市个数(个) 666 11 23 44 195 393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公里) 人均占地(平方米/人) 99 99 人均GDP 9138 15812 14455 13060 8400 6281第三产业比重(%) .城市化建设有利于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科技进步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集约化用地程度,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生育率的降低,从而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城市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集约用地,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越是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越高,农业人口越少。而城市化程度比较低的国家则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具有经济落后,农业人口多,出生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等特点。城市化的发展使科技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假如我国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去开垦后备的土地资源和复垦荒芜的土地,从而增加耕地数量;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农业先进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对农田精耕细作,从而可以提高耕地质量,达到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反过来农业的发展又保证和促进了城市化发展。三、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城市化建设中,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这两方面的关系,存在着在加速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忽视保护耕地的倾向。在如何处理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1.城市土地闲置与撂荒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一些地方出现了城市土地闲置,甚至撂荒。从广义上讲,城市土地闲置是指:(1)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及时对土地加以利用,或土地利用率未达到规定要求,致使土地处于未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状态;(2)各种非法批地所造成的闲置状态;未经批准已圈占了土地,以及未征、未用或利用不充分所造成的闲置等。1995年,全国开展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清理工作。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全国共清查出非农建设闲置土地600平方公里,为1994年全国各项建设用地总量的%,其中耕地270平方公里,占45%。通过清理,已复耕240平方公里,占闲置耕地的 %;限期开发建设9000公顷;调整使用2000公顷;收回土地使用权4000公顷。另外,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目前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累计约为133300平方公里。其中,由于从事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和建设活动废弃土地约为33300平方公里,其中70%左右为耕地;全国因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废弃的土地及农村坑塘、建筑取土等零星废弃土地约为100000平方公里,这之中耕地也占到 50-70%。2.城市违法用地现象严重1995年,全国有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按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要求,结合贯彻国家土管理局《关于全面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的通知》精神,对1992-1994年贯彻执行土地法律、法规的情况开展了土地执法检查。据《中国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个省,1992-1994年共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32万宗,违法用地面积达 500平方公里,浙、粤、桂3省区违法占用耕地达753300公顷。晋、辽、浙、津、鄂、闽等省,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41627宗,违法用地面积 7687公顷。在土地资源短缺的江苏省,1993-1994年便查出违法用地8010宗,违法用地面积达3445公顷。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占用土地和违法滥用土地,不仅远远超出了经济建设的正常需求和实际可能的开发能力,而且是外延发展、粗放经营、以牺牲大量土地资源为代价的。3.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根据1995年城市建设统计年报,全国640个城市建成区平方公里,空闲土地按10-15%计划,这些城市用地潜力达1926-2890 平方公里,如按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用地指标城市人均用地100平方米计算,可安排城市人口1926-2890万,此潜力仅是充分利用城市空闲土地得到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有城市建设用地有很大的内部挖潜改造能力。此外,我国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太低,1990年全国455个设市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只有。城市用地结构亦不合理,在结构上存在工业用地比例过大,商业用地比例偏小,道路用地比例过小的问题。用地结构不合理造成地不能尽其用,土地产出效益差,土地价值不能体现。1991年全国城市土地平均工业产值7277元/平方米,地均利税715元/平方米,且因城市规模而差别大,20-50万人口城市地均工业产值6625元/平方米,地均利税525元/平方米,20-50万人口以下城市地均工业产值2459元/平方米,地均利税265元/平方米。4.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用地规模过大1996年全国共有乡镇企业单位数 ×104个,职工×108人,全国乡镇企业集聚在县镇的仅占1%,在建制镇的占7%,其余98%的乡镇企业少数在集镇,绝大多数在村及村以下。由于过度分散,使用地规模至少增加1/3,出现了不注意节约用地,大量圈占农田,削弱农业生产的问题。5.城市用地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增长需要相应的土地供应,从而占用部分耕地,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盲目扩大占地规模,把城市的合理发展不适当地变成乱占耕地,应予以纠正。1986-1995年,我国城市数量由321个增加到640个,增长近1倍,城市人口和城市非农业人口分别增长%和%,城市用地面积和建成区面积分别增长%和%,建成区平均每年扩大1015平方公里。城市越小,人均建设用地越多,小城市(20万以下)分别为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和大城市(50-100万人)的倍和倍。四、发展城市化建设,保护耕地应采取的措施针对目前我国已面临耕地不断减少的严重威胁,保护耕地是我国一个基本国策,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既加快城市化进程,又切实保护耕地。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通过供地机制的变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进而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通过调查研究,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体现城市人均用地标准、城市容积率、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等。使所建指标体系,既有利于城市化建设,又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既达到发展建设的目的,又起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的作用,缓解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变矛盾为协调和统一。2.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调控土地的基本手段,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潜力,科学地预测未来土地需求,调整各类用地结构和数量,从而综合平衡土地供需形势,达到宏观调控土地的目的。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研究城市密度的前提下,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的总体设计,并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来落实。必须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起来,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方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3.控制乡镇企业的发展,避免乡镇企业占用过多的耕地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财、物等资源必然流向城市,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以及服务等便利条件引导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城市集中,可以避免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占用过多的耕地,达到节省建设用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4.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城市的发展建设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多地通过实施旧城改造,确定以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容积率、产出率,增加城区容量;搞好城市规划工作,坚持城市建设不求最大,只求最佳的原则,利用市场机制不断调整区域城市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考虑城市、集镇相互协作、取消重复设置,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不必要的耕地浪费。把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土地。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服务。5.根据具体情况,改革现有有关不利城市化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制度和政策制定出一系列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政策,改革现有有关制度和政策,以利于技术、资源和人才的流动。如改革城市户籍制度。凡是基本上放弃农业生产,脱离农村,在城市做工、经商、经营企业,并成为自已和家庭的生活来源;长期居住城市并有自己住房,或有能力长期租住房屋的农村居民,应该改变户籍关系,变农村户口为城市户口,享有同其他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对于已经获城市户口的原农村居民,不再作为农村居民,也不再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收回分配的责任田或口粮田。同其他城市居民一样,脱离同土地,特别同耕地的直接联系等。6.依靠法律、法规制止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对于城市化发展中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必须依靠教育,法律、法规,严格审批手续,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对重复、潜力挖掘不够等乱占耕地的项目则严格禁止,防止借城市化发展理由使耕地资源大量流失。总之,城市化建设对减小耕地的占用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十分有效,我们应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搞清城市化建设(规模、速度)、耕地、经济承载力、人口等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节约利用耕地角度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措施和政策,探索城市化的发展途径,不断挖掘城市土地的潜力;另一方面建立有利于城市化建设的土地管理体制。城市化道路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发展同社会生产力存在着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客观存在着。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人口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方式城市化,既指示了经济结构的现代化,也衡量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当然城市化建设尽管占用一部分耕地,但远远低于限制城市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及农村人口非农业占用耕的数量。因此,为了实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发展城市化建设。但在发展城市化进程中,要处理好保护耕地的问题。参考文献1.中国统计年鉴,19992.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73.国际统计年鉴,19974.刘岳等编:国人口分析与区域特征》,海洋出版社,19965.杨重光著:城市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6.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撰委员会编著,《中国自然资源丛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1995
185 浏览 4 回答
188 浏览 5 回答
285 浏览 3 回答
281 浏览 4 回答
302 浏览 3 回答
277 浏览 4 回答
97 浏览 3 回答
135 浏览 4 回答
259 浏览 4 回答
101 浏览 3 回答
339 浏览 2 回答
152 浏览 4 回答
314 浏览 3 回答
200 浏览 5 回答
252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