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该文以丙烯酸、氯化亚砜、二甲氨基乙醇和氯化苄为起始原料,通过酰化、酯化及季铵化三步反应合成一种新型的阳离子单体N,N-二甲基,N—苄基,N—丙烯酰胺基氯化铵(DBPMA),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了DBPMA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将上述阳离子单体与丙烯酰胺(AM)共聚制备了阳离子型DBPMA/AM共聚物(以下简称DBPMA/AM),研究了不同物质的量之比、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对聚合物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K_2S_2O_8引发体系下聚合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物质的量之比为1∶6,反应温度为60℃,引发剂量为%,反应时间为3h。得到的聚合物的阳离子度α=%、分子质量M=×10~7。 通过性能评定实验表明,P(DBPMA/AM)对高岭土模拟废水,活性污泥进行处理,絮凝效果较好,并且所形成的絮体具有絮体大、沉降速度快等特点。英文摘要: In this paper, one cationic monomer N, N-dimethyl, N- benzyl, N-propyleneamido ammonium chloride(DBPMA) was systhesized from acrylic acid, thoinly chloride, ethanol dimethylamine through acylation, esterification and quatemiz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cationic monomer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1HNMR and mass spec- trum. The optimal synthetic route of DBPMA was made by studying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the ratio of raw material and solvent and so on. The copolymer of P(DBPMA/AM) was prepared by the cat...目录:摘要 3-4 Abstract 4 1 绪论 8-14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IPF) 8-9 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8-9 硅酸盐金属类高分子絮凝剂 9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9-11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9-10 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10-11 研究绿色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意义 11 阳离子絮凝剂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1-12 本课题研究内容 12-14 2 阳离子单体 DMAEA及其季胺盐 DBPMA的合成 14-37 概述 14-17 DMAEA性状及用途 14-16 DMAEA的常规合成方法 16-17 本实验采用的方法—酰氯法 17-18 丙烯酰氯合成工艺路线 18-22 丙烯酰氯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18 合成路线 18-19 主要原料和实验仪器 19 反应步骤及产品分离提纯 19-20 丙烯酰氯的表征 20-21 丙烯酰氯的物理性质分析 20 丙烯酰氯的红外光谱分析 20-21 影响丙烯酰氯产率的因素 21-22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21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21-22 反应物料比对产率的影响 22 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合成 22-29 合成路线 22 反应试剂 22 合成方法 22-23 产品分离提纯 23 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表征 23-25 红外光谱 23-24 ~1H-核磁共振谱图 24-25 气-质谱图 25 影响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产率的因素 25-28 反应物投料比对产率的影响 25-26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26-27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27-28 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合成的最佳条件的确定 28-29 N,N-二甲基,N-苄基,N-丙烯酰胺基氯化铵(DBPMA)的合成 29-35 概述 29 反应路线 29 主要仪器和药品 29-30 产品合成与提纯 30 N,N-二甲基,N-苄基,N-丙烯酰胺基氯化铵的表征 30-32 红外光谱 30-31 ~1H-核磁共振谱图 31-32 化合物 DBPMA产率的影响因素 32-34 原料配比对化合物 DBPMA产率的影响 32 反应时间对化合物 DBPM产产率的影响 32-33 反应温度对化合物 DBPMA产率的影响 33-34 溶剂种类对化合物产率的影响 34 化合物 DBPMA合成的最佳条件的确定 34-35 小结 35-37 3 阳离子型共聚物 P(DBPMA/AM)的合成 37-54 引言 37 PAM的合成方法 37 CPAM国内外研究现状 37-38 P(DBPMA/AM)共聚机理 38-42 实验部分 42-44 主要实验仪器和药品 42-43 合成方法 43 絮凝实验 43-44 结果和讨论 44-48 共聚物絮凝性能的影响因素 44-46 物料比对共聚物絮凝性能的影响 44 引发剂量对共聚物絮凝性能的影响 44-45 温度对共聚物絮凝性能的影响 45-46 时间对共聚物絮凝性能的影响 46 正交优化实验 46-48 产品分析 48-51 红外图谱分析 48 固含量的测定 48-49 阳离子度的测定 49 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49-50 分子量的测定 50-51 与其它絮凝剂絮凝性能的比较 51-52 污泥脱水实验 52 絮凝效果的电镜表征 52-53 小结 53-54 4 结论 54-55 致谢 55-56 参考文献 56-61 附图 61-67 还是自己写去,给个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