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关于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学术界观点不一,颇有争议,但总体来说趋向于“仁学核心说”,但也有学者认为“关于孔子的思想核心争议,多是来自观察的角度不同”。文章正是立足于这一点,结合学术界关于孔子核心说的观点论述,对《论语》中的仁、德思想内容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论述,以便进一步分析理解孔子的主体思想内容。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孔子;仁、德;思想 要准确把握和理解《论语》中的“仁、德”思想,必须明确“仁、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要讨论这一点首先要弄清楚孔子的思想核心内容。再将其思想核心与孔子的德之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对《论语》中孔子的“以仁释德”思想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一、核心之论 关于孔子思想的核心历来学术界观点不一,众说纷纭,现就目前学术界关于孔子思想核心内容学说观点进行简要梳理总结,以便能恰当理解论证孔子的“以仁释德”思想。目前,学术界关于孔子思想核心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仁”是核心说。目前这种观点在学术界是主流,而且代表多为名家大家,如冯友兰先生认为:故直尚有行不通处,而仁则无行不通处。故仁为孔子“一贯”之道,中心之学说。故《论语》中亦常以仁为人之全德之代名词。唯仁亦为全德之名,故孔子常以统摄众德。此外,冯友兰先生还认为:仁可包括孝、忠、智、礼、信等德目的含义。持此观点的还有谢无量(《中国哲学史》)、匡亚明(《孔子评传》)、劳斯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卷)等著名学者。 二是“礼”是核心说。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仁”只不过是解释礼、恢复礼的一种手段和措施。如李泽厚先生认为:孔子讲仁是为了释礼,与维护礼直接相关。礼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要求维护和恢复这种体系是仁的根本目标,故提出孔子“以仁释礼”的观点。美国著名学者Fingarette Herbert的观点更为明确:孔子思想外在的礼仪是中心,不是内在的个体心理(仁),此外还有著名学者蔡尚思也持此种观点。 三是多核心说。认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仁礼”、“仁义”、“仁义礼”等复合或多个概念搭配组成。还有学者认为,孔子思想的包容性与庞杂性,很难用单一的核心学说来概括。学术界关于什么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一直存在着争议,这种争议很大程度上来自观察的角度不同。 二、以仁释德 “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孔子伦理概念群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要明确“仁”与“德”之间关系,首先要对《论语》中“仁”的含义、内容及地位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仁的含义 关于仁的内涵解释是多方面,古今中外学者对此解释可以说众说纷纭,但大都是以德释仁的方法,对仁进行分析阐述,现就朱熹等为例,以人物时间顺序进行简单对比分析。 一是朱熹以德释仁。在《论语集注》中,朱熹常常使用“以德释仁”的方式将德与仁联系起来阐述。朱熹通过“以德释仁”的方式表达了对仁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德的内涵得以进一步明晰和深化。朱熹首先阐述了德与仁的关系: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发,盖其德之一端也。仁者,本心之全德。二是晚清通儒陈澧认为:“仁”有三义,一曰爱;二曰心德;三曰淳恳。由此可以看出前两点是根据朱子“爱之理,心之德”的分解而来。三是杨慧杰先生认为,仁有七义:德之总称;一德之名;抉择;自我实现;功能;功夫;仁者。这是杨慧杰先生在“爱与心德”解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七种解释。四是谢无量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论述孔子之“仁说”时,论述了孔子仁智勇三大德,同时对这三德的关系也做了说明,并认为:“仁可以兼智勇,智勇不能兼仁,故仁为全德之名也。”他进而认为:“仁者实为天理之至纯,可以总括人心之全德者。五是冯友兰先生认为“仁”为全德之名,统摄众德,包含孝、礼、忠、信、直等德目的含义。六是劳斯光先生认为“仁”观念是孔子学说之中心,亦是其思想主脉之终点,“仁”为视人如己,净除私累之境界,并认为“仁、义、礼”构成孔子基本理论,并认为仁能统摄义、礼。再联系朱熹将仁解释为“爱之理,心之德”,杨伯峻在解释《论语》中109个仁时将105个都解释为“仁德”,都可谓以德释仁的典型。 综合上述七家学者对仁的含义解释可归纳为:爱;心德;一德之名;仁德;德之总称;全德;自我实现;功能;功夫;仁者等十一种解释,以德释仁者居七(爱、仁者也为德目之一),且上述学者都强调”仁”为孔子的思想核心,由此可以见得仁是和德密不可分的。对于个人的品德,孔子强调仁和义,尤其是仁。它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在《论语》里,孔子用“仁”这个字时,有时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所有人的德性,这便是“仁人”一词的含义,这种场合下“仁”是品德完美。由此可见“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因为从上述各家观点的论述很容易看出: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勇、清、直、道、和乃至中庸等概念都是孔子的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论述重点,但无论是从内涵还是外延来讲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和根本目标,那就是德。 因此,本文认为孔子无论是“以礼释仁”还是“以仁释礼”、以及对仁的各种阐释和发挥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德、普及德,借以实现德治的大同理想社会。仁的思想即便是孔子儒学的最高境界或思想核心,但其内容任然是由众德组成,其根本目的还是实现德,实践德。这正是孔子思想中“以仁释德”的最明显例证。 (二)仁的内容 作为孔子的重要思想内容“仁”,在《论语》中一共出现110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仁的重视,但在另一方面孔子又“罕言利与命与仁。”且不轻许人以仁,并认为自己不具备仁的资格,仅以君子居。下面我们就以孔子弟子问仁及孔子理解的仁等几个方面来理解《论语》中“仁”的思想,以便能进一步佐证孔子的“以仁释德”思想。 第一,孔子心目中的仁。孔子及弟子关于仁的问答论述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仁的含义。孔子心目中的仁的含义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侠义的仁简单的说就是爱人,如樊迟问仁。孔子则直言“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孔子的回答是慎语,勿多言,这些回答只是具体而简单的含义。而具有广义的则是对颜渊、仲公和子张问仁的回答分别是: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缘,在家无怨;恭宽信敏惠等宏观方面的论述。 如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意思是说,如果在政治领导上能奉行这五种德行,便是仁。这里主要是就政治和行政领域而言,孔子理解的仁政主要着眼在执政者德行,而不及于政策措施。同时也表达出,仁可以散化为一组更具体的德目,反过来说,一些更具体的德行共同构成了仁的体现。从而,仁既代表了诸多德行的统一性,又是诸德行的总和,可以是整个德行的代表。后世儒学认为仁不仅是所有德行中最重要的德,而且是几个主德之首,更是能够代表各种德性的唯一德性。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这里的回答当然可以被认为与问者的特定状况有关,同时,与子张问仁孔子答恭、宽、信、敏、惠,也是类似的,盖仁是全德,故可以散见几个不同的其他德行。这些对仁的抽象广义解释在本章前面已有论述,不再赘述。 第二,理想之仁。在孔子的心目中仁无疑居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体验和实践仁的主体依然是人,可以说通过仁的体验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一个“道德的自我”。同时仁在实践的过程中,是一个渐进的历程,任何人在一个时间和一个阶段也不能完美的实现它,所以孔子也不以仁人自居,也不轻许人以仁,有人说:“雍也仁而不佞。”孔子的答复是,“不知其仁(意即雍不为仁),焉用佞”。又答复孟武伯说,子路、冉有、公西华,都“不知其仁”。孔子对所有学生,仅仅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这也未必是说颜渊是仁人。对于令尹子文和陈文子,说他们“忠”或“清”,却不同意他们是仁。 那么在孔子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算仁人呢。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中孔子及与弟子关于子产、管仲的平价,来简要分析一下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之仁。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产之惠。从上述第一段材料可以看出子产具有“恭、敬、惠、义”为特征的君子之德,但孔子只称之为惠人即宽厚慈惠之人。众所周知,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其主要政绩为“论政宽猛、子产告范、不毁乡校、铸刑于鼎”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政治措施,并使郑国民众在强国林立之间平安生存数十年,并以此成为孔子最尊敬的人之一。以至于在其去世之时,孔子泣而流泪称之为“古之遗爱矣”,而并没有许之于仁。分析其原因:一是子产施政宽猛(刑)相济,而不是孔子提倡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二是子产施政益民的范围只是郑国一国之众,而非孔子的天下苍生;三是子产铸刑鼎治国政,而不是孔子所提倡德礼相结合的以德治天下。 管仲之仁。从上述第二、三、四段材料看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孔子说管仲不俭,不知礼,却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由这点来看,孔子认为管仲纵是“有反坫”“有三归”等诸多“不礼”的行为,孔子却称其仁。原因有三:一是有德政之举,辅助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符合孔子“远人不服,修文德使来之”的政治理念;二是有德治之功,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匡扶周室,使天下有一个较长期的(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安定局面,这是大有益于大众的事,而这就是仁德。由此可见,按照孔子的观点,谁能够使天下安定,保护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并使之安居乐业,就可以许他为仁。从上述最后一段材料子贡与孔子的问答可以看出孔子最终评价仁人与否的标准是是否实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宏伟政治理想目标。由此可见孔子心目中理想“仁”的重要标准,不但要有德政之举,而且还要有德治之功。 (三)求仁之举 仅就仁的概念含义而言,孔子对仁的广义解释包含着求仁的方法,首先是“克己复礼为仁,”并进一步指出“为仁由己”不由人,具体方法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本文认为其含义还应有“非礼勿思”,这符合孔子“仁由己”即主张内在约束的思想特点,在这一层含义中,孔子强调了礼的重要行,同时主张外在的规范“礼”与内在的约束“克己”相结合以实现“天下归仁”目标。其次是以礼待人,仁心爱人。如仲公问仁,孔子的回答也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强调与人相处要以礼相待,并且要在行动上给予充分重视,如“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其次是真心爱人,替他人着想,做到“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后是对待他人无论是外在于行,还是内在于心,都要表里如一,真正做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三、以德为本 仁被朱熹阐述为德的具体表现,在某些情况下,仁表现为“德之一端”,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仁则表现为德的全部。因此,我们可认为朱熹将仁界定为一个经验性的道德本体,通俗地讲,就是诸多道德品质的本原,那么,以“爱人”为基本内涵的仁自然也是以德为本原了,下面以文献为例,进行分析:“心不违仁者,无私欲而有其德也”;“仁,则心德之全而人道之备也”; 尹氏曰:“成德以仁为先。”上面材料旨在说明想要拥有德,就必须按照仁的准则行事,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其德”。 也就是说,在这里,朱熹认为仁是以德为目的的,在现实中实践仁, 实际上是间接地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最终使自己的道德趋于完善。 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仁、礼、德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礼只是仁的体现与落实,没有礼,仁就无所依托此,在“齐之以礼”的同时,还要“道之以德”,把德与礼或说是仁与礼紧密结合起来。在孔子这里,仁既是德,德既是仁,“仁德”作为一种系统的道德思想体系,却是孔子首先提出的。把德和礼联系起来,把道之以德与齐之以礼统一起来的德治思想,也是孔子首先提出的。虽然仁和礼是统一不可分割的,但从思想的发展来看,孔子在思想史上做出的新贡献是他的德治思想和仁的思想。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虽然齐之以礼是孔子的目标,而孔子所最关心和讲得最多的,却是道之以德。” 我们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德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包容性,并且很难理解把握,这才促使仁、礼的思想的产生,因为只有两个概念,才能更好的从内心和外在两个方面,对德进行完美的诠释。相对于德来讲,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仁是德的内心道德情感,礼是外在行为规范;仁是德的基础、灵魂,礼是德的体现、落实。有了仁,德才有人性内心的约束和最终归属,那就是一心向善;有了礼,德就可以落实到具体行为上,就有了可以实际检验的德具体标准。仁、礼不只是使德从内心到外在得到落实,它们反过来也起着培养着德的作用;通过仁、礼的内外两方面规范和约束,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因此,从周公以礼释德思想的产生,到孔子以仁释德思想的建立,并通过孔子对礼之思想的发展和超越,才从内心和外在两个方面对德之思想的真实内容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阐释。至于中庸思想,孔子曾说过“中庸之德为至德矣”,本文认为只是德之思想得以完美体现的准则和尺度。至此孔子的“以仁释德”的思想体系已完全确立了起来,其主要内容就是仁礼相结合,中庸为准则,以德为根本。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 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5] 钱逊.先秦儒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6]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 北京:三联书店,2008. [7]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册[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8] 王博著.汤一介,杨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先秦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 Fingarette Herbert: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72.
废名(1901——1967)本名冯文炳,可谓是楚地的一个奇才。文学史家易竹贤先生在为《废名年谱》作的序言中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的创作不算多,却极具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常有珍奇的精品,耐人咀嚼寻味。”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评论家李健吾就曾说过:“在现存的中国文艺作家里面……有的是比他通俗的,伟大的,生动的,新颖而且时髦的,然而很少一位像他更是他自己的……他真正在创造。”当代学者杨义认为,废名虽然算不上“大家”,但“我们应该说:废名的名字是不应该废的。”文学评论家格非则认为:“研究中国现代的抒情小说,废名是不可或缺的。”老作家汪曾祺1996年曾断言:“废名的价值的被认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真正被肯定,恐怕还得再过二十年。”废名在文体建构、叙事方式等方面所进行的探索,构成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重要资源之一。废名文学创作的探索性、实验性、前卫意识及个性化色彩,在文学史上无疑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废名,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的风格,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代表作家。1929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是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属乡土文学。废名的代表作有长篇《桥》及《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后两部更在诗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对现实荒诞的讽刺。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他将周作人的文艺观念引至小说领域加以实践,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对其后的沈从文等京派作家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在40年代的汪曾祺身上,也可以找到他的影子。废名是个名气很大的作家,但读他作品的人却不多,因为他的文章曾被人们认为是第一的难懂,只有周作人和俞平伯是他的知音。他写的都是大部分人摸不着头脑的丈二散文,这又使一小部分人越发地想站到板凳上去摸它。废名承认他在写作表现手法上是“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 作为学者的废名,建国前和建国初都曾在北京大学任教。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时调到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吉林大学)工作。他的佛学研究、鲁迅研究、诗学研究等都是很有特点的。大学教授废名又是一个诗人气质很重的性情中人。比如他和湖北同乡熊十力的关系就很能见其为学为人的卓尔不群。他们是好朋友,学术上又是论敌。周作人在《怀废名》中谈过一则趣事:“有余君与熊翁(指熊十力)同住在二道桥,曾告诉我说,一日废名与熊翁论僧肇,大声争论,忽而静止,则二人已扭打在一处,旋见废名气哄哄的走出,但至次日,乃见废名又来,与熊翁在讨论别的问题矣。”类似的记载在别的学者笔下也还出现过。废名对熊十力的佛学研究专著《新唯识论》不以为然,在抗战时期于黄梅老家写了《阿赖耶识论》,此书直到前几年才得以出版。说到废名的个性,北大教授文汇报读书周报、也是废名学生的汤一介有这样一段回忆:“废名先生教我们大一国文。第一堂课讲鲁迅的《狂人日记》,废名先生一开头就说:‘我对鲁迅的《狂人日记》的理解比鲁迅自己深刻得多。’这话使我大吃一惊,于是不得不仔细听他讲了。”废名的“特立独行”还有不少的逸事,如用毛笔答英文试题,参禅入定胜过出家和尚等等,《年谱》中多有引录。 陈建军先生积多年的劳作和心血,写就废名的年谱长编,搜集资料之齐全,征引之广博,考证之精审,都是极见功力的。附录的《废名研究综述》和《废名研究资料目录索引》更是为废名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莫大的方便。
中国传统学术并无哲学之名,只有经学、子学、道学、理学、心学诸说.自本世纪初“哲学”一语由日本传入,(1)这一被当时的启蒙思想巨擘梁启超、王国维等定位为“宇宙人生根本之学”的学问,才在中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近百年,超越传统与现代的对峙,弥合中哲、西哲和马哲三者之间的分歧,将20世纪的中国哲学大略分为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时期、三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后、八十年代以来等五个阶段 中国哲学侧重于社会和人生,与伦理、政治思想密切联系,西方哲学侧重于科学和思维,与自然、科学的揭示和探索密切联系;中国哲学的无神论传统,西方哲学的宗教统治盛行;中国哲学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连续性,西方哲学辩证法思想的非连续性;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和谐,注重人际关系,西方哲学重视天人相争,突显个人英雄主义;中国哲学的整合性,强调“由多到一”,西方哲学的个性化,注重“由一到多”;中国哲学的直觉性,注重了悟,西方哲学善于逻辑推理,注重论证。
据学术堂了解撰写本科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一定不要急于下笔,首先要理清思路。理清思路的过程就是你报告的一个大纲,建议开题报告的模板进行思考,并查找相关资料。1.我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我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选题依据)2.这个研究方向有什么特殊的背景?(课题来源)3.我的研究想要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实际的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4.关于这个方向,国内和国外已经做过哪些研究?有哪些成果?(研究现状)5.我的研究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有哪些进步的地方?(创新性分析)6.要完成我的开题报告,我还应该知道哪些相关知识?完成哪些工作(研究内容)7.要完成我的开题报告,我应该掌握哪些技术?(研究方法)8.有哪些主客观因素对我的研究有利?(可行性分析)9.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可能遇到的挫折有哪些?我应该怎样克服这些障碍呢?这个思路基本上是沿着研究步骤进行的,理清这些问题,你才有可能写出一篇比较符合要求的开题报告,而且不会卡顿。做好这些前提工作,就可以进入撰写阶段了: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选题背景选题背景就是对选题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选题背景就是要说明作者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对该选题进行研究。最好简单说明一下预期研究成果的现实指导意义。 研究意义选题的研究意义就是阐述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意义=价值,包括现实价值和理论价值。首先要突出说明的是选题的现实价值,每一个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指导现实生活,一定要讲清本选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解决什么问题;其次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不要牵扯太远,可从题目的关键字说起,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比如“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研究”选题,不要去过多论述一般项目成本管理的必要性,而应该找出目前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与成本管理密切相关的普遍问题,作为出发点论述解决这些问题的价值。2 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为一个毕业生,你的能力水平和眼界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也可以说你现在的课题研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国内外研究现状是肯定要提前了解的,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自己的选题。再者,毕业论文或者设计最根本的要求是要有创新性,因此,针对选题,必须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的前沿文献,了解他人在这些问题上所做的工作和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会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在开题报告的撰写中,【研究现状】部分应该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和阶段性研究成果。相关文字表达可以这样写:“谁—利用什么方法—在哪个问题上—取得了什么进展”以及“该工作有何优劣”。另外,叙述完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要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选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提出作者的学位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在引述他人的工作成果时,一定要注明引用的出处(参考文献)。只有被引用了的文献才能出现在后面的参考文献当中。3 研究方案及研究路径研究方案是在选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定之后,对选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初步规定了选题研究的方法、内容和路径,对整个选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好的研究方案,可以避免无从下手或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选题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选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该建立在他人研究同类问题所采用的思路、方法、工具上,要分析别人思路的优缺点,然后提出自己的主张。研究方法要可行、具体,不要出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等没有任何内涵的表述。研究方法包括:访谈、观察、文献调研、调查、案例分析、经验总结、实验、数值分析(仿真)、理论推导、比较研究等。研究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结合,并且提倡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选题明确之后,要确定可行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一是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二是从现状研究、归因研究、应用(方法)研究或对策研究几方面来确定。现状研究是基础;归因研究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应用(方法)研究或对策研究是研究的重点。研究内容的确定具体就是拟定论文的结构,可以按章节写,而且在每一节模块下用简单的几句话说明该模块要做的主要工作。确定研究内容容易出现的问题有:拟定研究内容太难、太多,在一年内完成不现实、风险大;拟定内容太容易、太少,看不出工作量,达不到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内容安排就像是工作总结;体现工作的核心内容不多;研究内容安排内在逻辑不连贯。 研究路径研究路径可以用“研究路径图”来说明。该研究路径图反映了研究工作展开的逻辑顺序。可以把“研究内容”看成是论文工作的工作分解结构,而研究路径图就是论文工作的网络图。4 研究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的初步设想困难和问题是指在研究内容中的哪些问题、研究方法的应用哪些方面是困难和问题之处,要针对他人很少研究、突破不大、对解决问题有价值的研究内容提出来的,尽量不要说“时间不充足”、“基础不扎实”等自身原因产生的“困难和问题”。比如:研究中所用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作者是否掌握、能有效运用;研究中所需的材料、资料、数据是否能获得等。解决的初步设想就是准备采取什么方法、手段和措施解决研究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表是文中引用的有具体文字来源的文献集合。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切记例举太多无用的参考书目。小tips:撰写开题报告的时候一定要频繁与导师交流。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是第一次写开题报告,缺乏这方面的经验,难免会需要多次修改。有的毕业生可能会想,导师都已经那么忙了,就不要去打扰导师了。要知道,导师最不怕的就是你问他,最怕的反而是你不懂也不问他,自己闷着头写完了,到最后修修改改的,岂不是更麻烦,所以,一定要及时沟通,这样,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加强自己的分析与撰写能力,少走弯路。
中国传统学术并无哲学之名,只有经学、子学、道学、理学、心学诸说。自本世纪初“哲学”一语由日本传入,(1)这一被当时的启蒙思想巨擘梁启超、王国维等定位为“宇宙人生根本之学”的学问,才在中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在现代学术学科化意识的强力笼罩下,一方面西学如潮,大量的西方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学说被渐次介绍到中国,为人们诵习研究,构成了本世纪中国人知识领域的一个重要层面。另一方面,在西方哲学模式的范型和导引下,现代学人依样画葫芦,不断挖掘和阐释中国古代的材料,建构起了“中国哲学”的历史;并且尝试会通二者,创造出中西合璧的现代体系。回顾这一百年“哲学在中国”或“中国的哲学”之历程,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总结方式和分析入路,(2)叙事的话语和描述的境况也常常相去甚远。本文是试图以柯文()所谓“中国中心观”(China-centered approach)的史学立场,〔1〕超越传统与现代的对峙,弥合中哲、西哲和马哲三者之间的分歧,将20世纪的中国哲学大略分为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时期、三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后、八十年代以来等五个阶段,来分别概述其主要的成绩与特点。 一、 20世纪中国哲学的揭幕,是发生在维新变法失败、今文经学宣告破产、传统经学彻底解体的情况之下。此时,诸子学复兴,异端蜂起,大批去国东渡日本的学人努力追求新知识,把大量的西方学术介绍到国内,再加之上海新的文化环境、机制、物质条件等种种助缘,使得一时间西潮汹涌,新学大盛。具有西学背景的、作为现代学术体系之组成部分的“哲学”,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当中,并成为新世纪中国学术所包含的重要内容之一。 晚清学术经历了考据学由盛渐衰的历程。伴随着汉学的衰落,经世致用之学复振,关注制度变革的今文经学崛起,具有思想解放先导作用的诸子学开始流行。正是在汉宋、今古文、经子三大争论和学风转换的过程之中,一步一步迎来了经学时代的结束。〔2〕康有为的今文经学同邵懿辰、戴望、王阖运、皮锡瑞等遵守经学的游戏规则(“家法”)、与古文家构成良性学术对垒的今文经学是完全不同的。他“喜以经术作政论”,“轻古经而重时政”,〔3〕以《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二书,掀起了一场离经叛道的颠覆性运动。梁启超在总结“其所及于思想界之影响”时,概括为四点。一是“汉学宋学,皆所吐弃”,为学术别辟新地;二是将孔子抽象化为一创造精神;三是彻底否定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一切皆可怀疑批判;四是“夷孔子于诸子之列”,定于一尊的观念完全被打破。〔4〕可见康有为是经学时代的终结性人物,同时也是新学术的开山。康、梁,及谭嗣同,均是旧学营垒中冲杀出来、打破传统学术藩篱、试图将旧学新知和中外学问溶于一炉的思想先进。和今文家的“托古改制”不同,具有古文经学背景的晚清革命派,走的是复活古史、提振子学、高扬民族主义的“国粹”之路。章太炎在《谢本师》之后,与传统经学分道扬镳,不但批评儒学,将儒家降格与诸子齐列,而且将矛头直指孔子。其《订孔》、《论诸子学》等文“激而诋孔”,言词之峻烈在当时无出其右,实开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打倒孔家店”的先河。当时的今古两家,除了表彰诸子、涉猎佛学之外,同时对西学也仰慕备至。章太炎至迟在《膏兰室札记》(1893年)中已经引用西书来诠释诸子。1897年,他走出诂经精舍到上海参加维新活动之后,接触和吸收西学的天地更是洞开。随后两渡扶桑,新知大增。以诸子批儒、“激而诋孔”之时也是他学习西学最为勇猛精进之日。所以,从经学阵营中冲杀出来的晚清诸大师,一手复活了百家诸子,一手援引了外来的西学。 当然,对西学输入更为直截了当的是来自新学阵营的人物。清末渐次输入的西学在戊戌变法之后慢慢地系统化了,开始出现完整介绍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的客观性著述和引进这些学科的呼声,这就和戊戌前笼统地将西学称为格致之学、以与中学相区别有了根本的不同。纯西化的新学,可以避开以中学格义西学的尴尬,以及比较中西的过程中难免附会的无奈,而直截了当地将西方学术全盘引入。当时严复就表示,为“瘠愚”计,“惟求之能得,不暇问其中若西也,不必计其新若故也”,只要能“疗贫起弱”,“虽出于夷狄禽兽,犹将师之,等而上焉者无论已”。〔5〕清末,介绍和传播西方哲学的重要人物首推严复,这位被蔡元培等称之为“介绍西洋哲学至中国之第一人”的启蒙思想家,开启了西方哲学作为学科形态整体移植到中国的闸门。严译名著八种,关涉到社会哲学、法哲学,特别是逻辑学,这些对于中国人来说前所未闻的新知识,第一次原原本本地被介绍进来,引起思想界的极大震动。除严复外,戊戌后的梁启超、章太炎,本世纪最初几年的王国维、蔡元培、马君武、李石曾等人亦是引介西方哲学的晓将。特别是王国维,因其学术兴趣转移,早年介绍西方哲学的业绩被其辉煌的史学、语言学成就所掩,哲学地位相比之下彰显不够。前几年,由佛雏先生系统整理的《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一书出版,从这44篇、20余万字的文献,我们不得不重新估量王国维的价值和贡献。〔6〕往后论说20世纪的中国哲学,王氏的行履与学术不能不是浓重的一笔。 二、 如果说清末民初的中国哲学尚能保持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格局,那么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则面目全非,经学、理学渐成为历史概念,退隐到思想之幕的背后,而西方哲学的观念、问题、方法和典范逐一进入到学术场景的中央,形成时代的焦点。“输入学理,再造文明”和“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成为当时一切哲学思考的前提和背景,无论是激烈反传统的,还是对传统尚有一丝温情的,在学术形态的根本转换方面并无二致。冯友兰先生说:“自本世纪初以来,他们重新审查、估价的对象,不仅有他们自己的过去的观念、理想,而且有西方的过去和现在的观念、理想。欧洲、亚洲各个伟大的心灵所曾提出的体系,现在都从新的角度,在新的光辉照耀下,加以观察和理解。随着哲学中新兴趣的兴起,老兴趣也复兴了。”〔7〕从实用主义、生命哲学,到实证主义、唯意志论,直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论,这些19世纪在西方先后兴起的思想流派和学说也纷纷在中国复演了一遍。 缘于当时启蒙和救亡的特殊背景,不论是西哲的输入,还是旧学的翻新,无不关注于社会政治层面,而较少留意到真正的纯哲学问题(如本体论和知识论)。所以,用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等非哲学化的社科术语来概括此一时期的哲学思潮最为恰切。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胡适,他将近代英美文化的主导性理念作了翻版和复制,开启了20世纪中国思想中的科学主义和实证论倾向之理路。胡适的哲学观念和方法均来自西方,对中国传统基本上是全盘打翻和重加改造,即以西方的哲学范式来评价和重述中国思想,改造中国的传统哲学乃至转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他的《先秦名学史》和《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具有学术典范转换的意义;特别是后者,堪称是整个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蔡元培在哲学上的贡献虽不及胡适重要,但他的教育理念和出掌北大、令人崇敬的实践活动,实充当了自由主义之守护神的角色。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由激进的自由主义者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力主中国走俄国的道路,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正像杜维明教授所说的,陈、李痛感时艰,“把植根现代西方启蒙而又排斥欧美资本主义的马列思想带进中华大地。在五四时代,马列的革命理论只不过是百家争鸣的一种观点,而且其影响力还不能和自由主义同日而语,但在三四十年代,唯物主义、辩证法和阶级分析便成为知识界耳熟能详的概念。李大钊和陈独秀所提倡的社会主义能在中国哲学界大行其道,固然是客观情势所迫,但初机可贵,否则历史进程究竟如何极难设想”。〔8〕和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相比,保守主义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更多地带有中国性。但仔细分析,不论是早期的东方文化派,还是较晚的学衡派、现代新儒家,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致思背景无一不和西方思潮有关。张君劢对科学主义无限膨胀的忧思,实根植于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德国思想界,与其说是他面对中国情景想出来的问题,倒不如说是受教于倭铿等人而带回来的问题。所以科玄论战绝不是地方性知识的话题,而是全球文明视野中的问题,它和西方的现代思潮是同步的。梁漱溟的比较文明话题在20世纪的中国思想界激起了长久的回响,他的文化类型说和模式论,可能是当时中国人找到的能抵御全盘西化的最为有效的理论武器。 透过鼎足而立的三大思潮之思想交锋的硝烟,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此期纯粹哲学之思考的果实是那样的模糊和不确定,以至于用哲学家的名号来称呼这些重要人物的时候总显得有些迟疑,不像叫他们思想家(或其他)时来得那么干脆。毁坏大于建设,引进多于自创,思想压倒学术,明显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除了三大主潮之外,一些边缘领域的思想也颇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其中尤以南京支那内学院系统的居士佛学和释门新派领袖人物太虚法师的学说为重要。 三、 新文化运动时期摧枯拉朽般的思想风暴为新哲学体系的诞生扫清了道路,大力引进的西方哲学范式和各种思想也为中国哲学的新时代叙述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正是在经历了传统学术的解体和痛苦裂变、以及学术形态的彻底转换之后,中国哲学才迎来了它的新生,开始进入一个生机勃勃地创造时期。在三四十年代,先后诞生了20世纪中国哲学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哲学体系,产生了一批学院化的专业哲学家,奠定了现代学科形态下中国哲学的基础——包括它的专业分类、叙事框架、话语方式,以及交流的办法和训练的途径等等。这些基本游戏规则的确立,使得哲学在中国成为一门具有现代知识形态意义下的学问,进入到了大学的教育体制当中。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完成了具有中国气派的特殊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具有很强实践性品格的哲学学说,一旦融入到人民群众伟大的实践活动之中后,便焕发出了推动社会变革的惊人的力量,深刻地影响到了20世纪的中国,也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本世纪后半段中国哲学发展的道路。 在三四十年代创立自己学说体系的哲学家当中,熊十力、冯友兰、张东荪、金岳霖、贺麟这五位前辈成就显著,影响也最大。(3)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平章华梵、融通中西、跨越今古,将印度佛教之唯识学、中国传统之易学、宋明理学,以及西方哲学中的某些资源溶于一炉,创造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但又不乏时代感的本体论学说,在现代哲坛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他不仅被公认为是现代新儒学的大宗师,学脉宏大,承续者众;而且在国际哲学界享有盛誉,被视为是20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哲学家之一。冯友兰的“新理学”以阐旧邦辅新命为志帜,努力从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的血脉中发掘有永恒价值的思想亮点,将这些观念和想法用现代哲学的术语重新加以阐释,并试图运用逻辑的方法将这些资源建构成一个严密的体系。冯先生穷毕生精力,孜孜以求,先后撰写了三部《中国哲学史》,为这一学科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作为中国哲学史家的突出地位和巨大影响是无人能比的。张东荪的“多元认识论”开了中国现代哲学知识论形态的先河,他的《新哲学论丛》和《认识论》等书,不但在西哲中移的历程当中发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在仿照西哲创立新哲学系统方面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所以汤一介先生说:“从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上看,张东荪无疑是我国20年代至40年代颇有影响的哲学家,他不仅努力把西方哲学介绍到中国,而且企图建立一新的哲学体系。”〔9〕只因为政治上的原因,张东荪哲学几乎被湮埋了半个世纪之久,这是极其不公正的。和张东荪的“内在关系说”、“间接呈现说”、“非写真说”等认识论主张不同,金岳霖创造了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另一个影响重大的知识论系统。他的《论道》试图将中国哲学概念和西方思想观念捏合在一起,希望用逻辑分析和逻辑论证的方法来探究中国人的形而上心灵世界。《知识论》则直接连上了英国经验论所作的哲学思考,对休谟的归纳问题做了出色的演绎,构成20世纪中国哲学中运用逻辑分析方法的某种典范。贺麟的“新心学”在系统性上似乎比不上上述几位,但他的问题意识和富有远见的指向,使之齐列于本世纪一流的中国哲学大师之列而毫不逊色。 以上的五大哲人,群峰并峙,气象各异,构成了三四十年代中国哲学花团锦簇之春色的最亮丽处,他们代表了20世纪中国哲学前期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中国哲学专业化、学科化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一时期的哲学内容,本体论和认识论已稳居于核心的位置,最重要的哲学家都试图构建自己的本体论系统,并且熟练和自如地运用着西方哲学的范式和方法,在中西思想的会通方面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除了主流的本体论哲学之外,其他分支领域和相近的学科,如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历史哲学与政治思想史、宗教研究等,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一批奠基性的著作和开山元老式的学者。这其中,汤用彤和吕微的佛学研究,朱光潜和宗白华的美学研究,都具有某种学术典范的意义,因而长久地影响着这些学科的发展及其走向。 四、 50年代后,中国哲学创造的繁荣时期为不断掀起的政治风暴所打断,在随后的30年中,哲学发展的道路曲折而艰辛,留下了许多沉痛的教训。先是专业哲学家无休止的自我批判和忏悔,冯友兰写了《新理学的自我检讨》,贺麟写了《两点批判、一点反省》,金岳霖也写了《对旧著逻辑一书的自我批判》……。在这些文章中,哲学家们一个个上纲上线,毫不留情地痛骂自己。随后开展的思想改造运动和对胡适、梁漱溟等人的政治围剿,更是声势浩大,迫使大部分弄哲学的人都下了水。经过一系列的旨在破旧立新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批判运动之后,哲学界的思想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一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违背的思想学说均遭到清除,被戴上了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等政治大帽子而不断地遭受敲打、一点一滴地洗涤。强大的政治压力和严密控制下的文化体制,扼杀了一切具有思想创造意义的哲学活动,真正的哲学家没有了,只剩下大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和宣传者。作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思想主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发展和生机勃勃的研究也陷入了僵局,马克思主义被严重的教条化了,斯大林式的教科书体系雄霸哲坛,全国从上到下只剩下一种哲学模式,只能听到一种“哲学”的声音。在三四十年代,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哲学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哲原理中国化,同时也复活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所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50年代后,随着意识形态的不断纯化和强固,马克思主义哲学却遭到了严重的歪曲,它的人学本质被抹杀,极为丰富的思想被狭隘成了几个干巴巴的教条,创造性的精神活力丧失殆尽,哲学最终沦为了现实政治的玩偶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工具。到十年动乱期间,封建法西斯主义横行,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不分古今,无论中西,均遭受到无情地毁坏和践踏,这时的哲学界更是满目疮痍,惨不忍睹,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哲学可言了。 这一时期流寓港台海外的一批中国哲学家,相对来讲,有较为宽松的学术环境和稳定的工作条件,所以能不间断地从事哲学思考和著述活动,创造出了一些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成果。这其中,尤以港台新儒家诸哲的成绩显赫,影响也最大。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均是熊十力先生的弟子,所以他们的学术工作和三四十年代的哲学有明显的延续性。唐君毅学术堂屋甚广、哲学视野开阔,在比较哲学、道德哲学、文化哲学和中国思想之现代诠释方面,均有重要的建树。他晚年的集大成之作《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以“三向九境”的大会聚、大融通,构筑了一个十分复杂的唯心论系统,可能是20世纪中国哲学中最为庞大的黑格尔式的形而上哲学体系。诚如其学生吴森所说:“从他的哲学使我们可以发现对东方与西方的空前全面的综合。”牟宗三是迄今为止具有现代性意义的中国哲学家之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对中西哲学的比观与融合,以及原创性极强的哲学体系,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近十来年的学术论辩中,牟宗三始终是中国哲学话题的焦点之一,正像傅伟勋所说的:“牟先生是王阳明以后继承熊十力理路而足以代表近代到现代的中国哲学真正水平的第一人。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课题也就关涉到如何消化牟先生的论著,如何超越牟先生理路的艰巨任务。”〔10〕徐复观相比较而言,更具有思想家的气质,敏锐而仗义,是一保守的自由主义者。他对形而上哲学兴趣不大,所以并无严密体系的着意建构,著述参差而散。除了新儒家之外,诗哲方东美、自由主义者殷海光、佛学大师印顺、士林哲学中坚罗光,也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对20世纪的中国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五十年代后的中国哲学,最重要的时代背景就是两岸三地的离散,在紧张的政治对峙和意识形态激烈冲突的氛围之中,哲学话语往往荒腔走板,哲学家说了许多非哲学的话,做了许多和哲学无关的事。两岸的长期隔绝也使得话语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夹层,同是中国哲学,但言说方式和思考理路,甚至用语,都出现了不一样的地方,这是最令人担心的。政治上的短暂分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上的裂散,只要中国文化的凝聚态保持坚强有力,任何分裂的图谋终究是不能得逞的。 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又焕发了勃勃生机,一扫30年死气沉沉的阴霾,而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这2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中国哲学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将左倾路线所带来的蒙昧主义、唯心主义、专制主义推上了历史的审判台。解放思想,激发起了人们从事哲学思考和理论探索的勇气,麻木的心灵开始复苏了。尽管这个开端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但对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哲学来说,仍不失为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随后的人道主义大讨论和《手稿》热,进一步冲破了僵化的政治教条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所谓哲学的党派性原则受到了根本的质疑,哲学的政治化标准开始瓦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学术化的取向日渐占了上风,从马恩的经典著作而不是领袖的意志和某些理论程式来解释和探索问题逐渐成为学者的共识,各种理解和观点都可以畅所欲言、展开争鸣。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人学研究等,先后形成热潮,具有相当大的学术规模和容量,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学说和理论观点也潮水般地涌来,像法兰克福学派和卢卡奇等人的思想,不仅为人们所熟悉,而且被自觉地运用到各种新哲学系统的建构当中。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发展和繁荣之外,一批深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影响的哲学家也开始创立自己的学说。如李泽厚的人类学本体论,坚持以社会存在、生产方式、现实生活为体,以“工艺社会结构”为本,强调客观的历史规律,明显承袭历史唯物论之余绪。但当他回到美学、走近康德,大讲人类内在的心理结构时,却又引向一种情感本体。“情本体”赋予自然以生息,使宇宙感情化,外在的客观描述、规律揭示、理论架构反而都显得不重要了,本体就成为某种当下的感受。这套情本体论显然超出了马哲的论域,而是李先生自己的创造。冯契的“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是贯通中西的学说,既深受马哲基本原理的影响,又试图从中国古代哲学中挖掘出民族性的智慧。他晚年所著“智慧说三篇”,实际上是将三种资源作了高度的融汇: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二是西方的逻辑经验论,也间接继承和光大了乃师金岳霖先生的学问;三是中国古代儒、道各家哲学中的重要思想。 更直接地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各种理论系统中寻找滋养,为治中西哲学史的学者所采用。张岱年针对中体西用论和全盘西化论,提出了得到普遍响应的综合创新说。他将自己30年代就已主张过的文化创造主义和辩证唯物论旧说翻新,结合中西哲学会通之路几十年来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强调中西哲学的互补和合则两美,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性原则。肖楚夫反思中国哲学近代发展的道路问题,重新提出了启蒙解释说,从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的角度分析20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汤一介借鉴西哲的认识论学说,试图从范畴概念的分析入手,来建立中国哲学思维结构的现代诠释系统;又大力提倡“中国解释学”的探索,将古老传统引向现代性的论域。庞朴着力追寻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从古史考辨和文化人类学的启示获得灵感,展示出古代儒家和古代道家哲学智慧的源头活泉。张世英则在相当深入的层面上,将中西哲学的资料化约为可资比照的问题,将中西哲学比较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代表了目前从哲学问题而不是从一般的文化层面来进行中西比较的最新趋势。张立文通过弘扬中华文化的和合精神,而提出了创建“和合学”的系统构想。 近20年的另一个大转变是两岸三地学术的交融,对外开放,给中国哲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经过30年天各一方的隔绝之后,中国哲学作为民族大团结的符码重新得到了整合,相互交流,互动互惠,已成大势。海外新儒学在第二代人物形而上体系建构已达其极的情况下,又开始向其他的领域拓展,并且日益活跃在国际学术的前沿地带。杜维明无疑是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他的第三期儒学发展的构想曾顷动一时,声扬海内外;启蒙反思、文化中国、文明对话等议题,也先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刘述先是当代新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他对新儒学发展历程所作的总结和展望,以及对当代西方思潮的积极回应与吸纳,都给新儒学的发展增添了重要的活力。除了新儒家人物之外,海外的华裔学者以开阔的视野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建设作出了许多原创性的贡献。如傅伟勋的“创造的诠释学”,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唐力权的“场有哲学”等等。 20世纪的中国哲学在经历了欢欣与痛苦的种种曲折艰难之后,今天终于迎来了它最为辉煌的前景。当利科尔、哈贝马斯等当代哲学大师的身影出现在北大的讲台上时,不禁令人想起五四时代的杜威、罗素。和国际哲学界的紧密联系与频繁交往象征着中国哲学的开放与活力,预示着它的创造性的美好未来。当哲学家们勇敢地从事思想的探险,百无禁忌,一凭真理,说自己想说的话,有独辟蹊径之志,存创立学派之想,那么中国哲学的再度繁荣也就为时不远了。注: (1)日本哲学家西周在《百一新论》(1874年)中首次使用了“哲学”一词翻译Philosophy,之后日本学术界迅速流行。可能过了25年左右,才渐渐影响到中国。在江南制造局译书馆(当时是最大的译书机构)1899年印行的《东西学书录》上,哲学类译著尚用“理学”之名,到1904年印的《译书经眼录》才改为“哲理”类。文廷式是当时与日本学术界交往较深的人物之一,他写于1900年前后的《纯常子枝语》一书有四、五处探讨及哲学的译名问题,所据皆为日人著作。大约在1902——1905年间,围绕学术分类和学堂章程等,就哲学概念的合法性问题,在保守的文化大员和开放的知识人之间曾有过种种辩论,背景均与日本学术界有关。 (2)大约有三种不同的基点和叙述模式:一是长期居于权威地位的官方话语,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作为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主线,围绕这一核心来选取材料,展开讨论。二是以西方哲学的进入和影响作为基本的线索,用西哲的范式和观念系统来清理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三是较具本位色彩的表达,强调“中国的”哲学,而努力追求一种历史的延续感,把传统的资源及其现代转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而叙事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当前哲学界的三拨人马(马哲、西哲、中哲)基本上是各执一端,按照自己熟悉的套路和运作惯性来描述百年中国哲学的历程,所以讲的内容往往有很大的不同。 (3)十多年前,我曾提出过“四大哲人”之说,即认为熊十力、金岳霖、冯友兰、贺麟是三四十年代自创体系的中国哲学家当中最为杰出的代表(见《熊十力与中国现代哲学》一文,载《东西方文化评论》,深圳大学学报1987年增刊)。现在看来,遗漏掉张东荪是很大的缺憾,应该说有“五大哲人”,而不仅仅是四位。在编选《百年中国哲学经典》(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时,我们已将张氏补入。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废名,乃知堂先生得意门生,四大弟子之一。先生相貌奇古,文章亦奇妙,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坛独树一帜,影响颇深。 援六朝文晚试点诗之笔法入小说之道,文笔简练,意蕴丰存,虽难免艰深,令人思量,然甚有趣味,亦颇耐读,文情互生,大可赏玩感悟再三。 废名不独小说写得妙,对诗歌亦有精辟的见解。《新诗十二讲》是先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北大中文系开设现代文艺课时所写的讲义。与他的小说不同,这些文章平易冲淡,无玄奥生涩之弊;作为讲义,显得殷切恳挚,妥帖工稳。围绕着新诗须用散文的形式表达出诗的内容这一独到论点,作者对五四以来新诗的发展历程,对新诗作者及其作品的轩轾臧否,分析欣赏,说得详尽中肯,充满情趣;对古诗歌也讲得入神入微,极有斤两。文字清新平淡,禅风道骨,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融会贯通、信手拈来的洒脱。读其文,不禁让人感叹先生对新诗领悟之广大深邃,让人想象先生当年在讲堂上的风度。
177 浏览 7 回答
226 浏览 6 回答
248 浏览 3 回答
332 浏览 3 回答
119 浏览 5 回答
266 浏览 2 回答
170 浏览 4 回答
230 浏览 2 回答
256 浏览 5 回答
216 浏览 3 回答
251 浏览 3 回答
235 浏览 7 回答
341 浏览 3 回答
288 浏览 4 回答
168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