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爱情诗展现上古时期男女追求爱情的直言不讳,不仅有男子对女子的追求,也有女子对男子的思念,这种将男女互相倾慕、渴望追求的真挚情感描写出来,其实是古代时期人们对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尊重,渗透着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
大胆奔放的情爱:隔离制度下的反抗与觉醒。上古社会中,男女之间实行隔离制度,当男女未婚配时是不能自由独立的进行交往的,女性所生养的儿女皆由族舍集体抚养教育。当时曾实行一种寓于“学宫”的集体住宿制度,6-15岁的男女均需要寄宿于此,且受到河水的阻隔,限制男女进行见面。
婚姻中的生死契阔:媒妁之言下的长相厮守。男女婚嫁是《诗经》爱情诗中重要部分,在婚嫁时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这样一个礼乐文化兴盛的时代,男女进行婚配关系到家族的传承、财产的继替,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因此,男女之间的婚姻缔结过程需要考虑到礼仪规范,如女子结婚前祭祖、订婚时以“雁”为信物、送聘礼时要纳吉、选定结婚日期要占卜等都是对礼乐的尊重。
而且殷商时期,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人们一直心怀天地,崇拜上天,敬畏神灵,《诗经》中的爱情诗多体现了上古时期敬畏的传统,男女结为并蒂之后怀着一种责任的承担和婚姻的崇高心情,所以他们往往坚守一夫一妻制去共同维护婚姻的完整。
失恋后的始乱终弃:爱情末路中的男女地位不平等。在《诗经》的爱情诗中也描述了爱情的短暂即逝,表达了对不幸婚姻和爱情的怜悯悲伤,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上古时期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和妇女生活的不幸。然而《诗经》中的这类爱情诗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即休妻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