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的建筑处处体现着堪舆理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水的观点。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从明朝第三位皇帝永乐帝朱棣开始,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除了清朝早期未入关前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共有二十四位皇帝在此居住。
明朝都城本在南京,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后定都其封地北京,由蒯祥设计建造。作为皇家宫殿,按照当时人们的观点,十分注重风水,大到选址、方位,小到砖瓦、彩绘,都有一定的讲究和规制,这是先民较为信奉堪舆学说的缘故。
在方位上,紫禁城坐北朝南,符合“面南而王”的说法。整体呈对称设计,在中轴线上前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后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座宫殿,主要宫殿对应着天上的星宿,十分讲究。在建筑用色上,与五行之五色相对应,皇帝居于国土之中,属土,而五色之黄与五行之土相对应,所以故宫的主要建筑均用黄色琉璃瓦,在五行生克关系中,火生土,宫墙多是红色;皇子集中居住的南三所位于紫禁城东部,东方属五行之木,“木曰曲直”,有生发之性,象征皇子们能茁壮成长;再如皇宫中藏书阁的天一阁,书籍最惧火烧,水克火,“天一生水”,故以“天一”命名,五色中黑与五行之水相通应,故天一阁除了阁前有河,房顶也采用黑色琉璃瓦。在数字上,皇帝为“九五之尊”,皇宫大门门钉每行九个、九龙壁、九龙椅、宫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等均蕴含着“九五”之数。
风水是古代人民认识自然,并将人类生活与自然万物相联系的一种理论。最早是为了选择合适的的地址而形成的一种理论,后来较为泛化,影响着先民的衣食住行。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是一种将自身发展同自然相联系的一种思想,其中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和趣味性,但是一定要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有所收获。而故宫作为一座历经六百年历史风霜雨雪、见证中华民族屈辱复兴进程的古老建筑,其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更值得我们仔细体味,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