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特色
没有翘舌音。和北方大量的翘舌音相比,武汉语音中没有zh、ch、sh、r这些翘舌音,
没有翘舌音的结果使得语音过于裸露,少了一些修饰。
前鼻音和后鼻音分不清。武汉话里,“陈程”不分、“身生”不分、,“真争”不分。
扩展资料:
变调现象
所谓变调现象,就是指声调语言中的由调音节在一定情况下发生音调变化的情况,如我们都知道的普通话中存在两个三声(上声)连续时前一个三声念二声的现象(严格来说是变调为24·214,和35·214有区别)。武汉话中也有这个现象,主要有两种类型:
①上声变调
与普通话的上声变调类似,武汉话的上声也存在变调,但规则不同:
只有上声字单读或者在语言停顿的末尾,它才保持原调;其它情况均变调为33。
②调化阴平
这种变调是普通话中没有的,它的规则如下:
1、叠词的称呼
如“爸爸”“爷爷”“浩浩”“婷婷”等叠音的称呼词中,第二个字一律变为阴平声,即一声;但若两字原调为上声,可变可不变,如“奶奶”“姐姐”。
2、习惯的变调
这类词没有规律,需记忆,亦为第二个字改念阴平。此处进行一定总结:
入派阳平
由于入声的消失,原来的入声字全部转为阳平(二声)的现象。这是西南官话特有的,而其他官话如北京话或普通话中,古入声字转入其它各各音调,因此有很多武汉话,普通话异读(即不能一一对应)的自出现。
此类字无任何规律,需记忆,但对于母语为现今仍保留入声的粤语,吴语,闽南语,客家话等的武汉话学习者来说,就很容易了,因为只需要把入声字全部念为阳平即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武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