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测法是定性预测的主要方法, 它是基于专家的知识、 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在历史和现实有关资料综合分析基础上,对未来市场变动趋势做出预见和判断的方法。 具体包括有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和Delphi预测法等。 其中Delphi预测法是市场预测定性方法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应用十分广泛,这里主要介绍这一方法。 德尔菲法的预测程序 德尔菲法预测有一套独特的预测程序,它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轮番征询阶段和结果处理阶段。 1.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完成四个方面的工作:明确预测主题和预测目的;选择专家;准备背景资料;设计调查咨询表。 2. 轮番征询阶段 准备阶段完成后,就要进入向专家们进行知识调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反复地轮番询问专家的预测意见来实现。 第一轮:①由组织者发给专家的第一轮调查表是开放式的,不带任何框框,只提出预测问题。请专家围绕预测主题提出预测事件。如果限制太多,会漏掉一些重要事件。②预测组织者要对专家填好的调查表进行汇总整理,归并同类事件,排除次要事件,用准确术语提出一个预测事件一览表,并作为第二轮调查表发给专家。 第二轮:①专家对第二轮调查表所列的每个事件做出评价。例如, 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叙述事件或迟或早发生的理由。②预测组织者收到第二轮专家意见后,对专家意见作统计处理,整理出第三张调查表。第三张调查表包括:事件、事件发生的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以及事件发生时间在四分点外侧的理由。 第三轮:①把第三张调查表发下去后,请专家做以下事情:重审理由;对上下四分点外的对立意见作一个评价;给出自己新的评价(尤其是在上下四分点外的专家,应重述自己的理由);如果修正自己的观点,也请叙述为何改变,原来的理由错在哪里,或者说明哪里不完善。②专家们的新评论和新理由返回到组织者手中后,组织者的工作与第二轮十分类似:统计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总结专家观点,重点是双方有争论的意见,形成第四张调查表。 第四轮:①请专家对第四张调查表再次评价和权衡,做出新的预测。是否要求作出新的论证与评价,取决于组织者的要求。②当第四张调查表返回后,组织者的任务与上一轮的任务相同:计算每个事件的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归纳总结各种意见的理由以及争论点。 3. 结果处理阶段 预测结果处理阶段,是要把最后一轮的专家意见加以统计、归纳和处理,得出代表专家意见的预测值和离散程度。 然后, 对专家意见做出分析和评价,确定预测方案。 在该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用一定的统计方法对专家的意见做出统计、归纳和处理。下面介绍几种统计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轮番征询阶段中每一轮的专家意见处理。 (1) 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法 这一方法主要用于预测结果为时间或数量时的统计处理,用中位数代表专家预测意见的协调结果,用上、下四分位数反映专家意见的离散程度。 首先,将专家们提供的预测值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得到下面的数据序列: X1≤X2≤X3≤X4≤…≤Xn-1≤Xn。 其次,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中位数: 式中, ――中位数; Xk――第k个数据; Xk+1――第k+1个数据; k――正整数。然后,求上、下四分位数,计算公式为:上四分位数 下四分位数 各专家预测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全距,0表示调查结果的最大变动幅度,是各专家之间看法的分散程度的一种度量。用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描述预测的结果,则中位数表示预测结果的期望值,下四分位数表示预测期望值区间的下限,上四分位数表示预测期望值区间的上限。 (2) 算术平均统计处理法 算术平均法即对预测结果进行算术平均,其值作为专家预测的最终结果,主要用于对预测结果为数量的统计处理。 (3) 主观概率统计处理法 所谓主观概率是指专家对某一未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的主观判断值。对主观概率的处理,往往以加权平均值作为专家集体预测的协调结果,其权数是相应的专家人数。 (4) 非量化预测结果的统计处理法 对于非数量化的专家意见可采用比重法或采用评分法进行归纳统计。比重法是指计算出专家对某个意见回答所占的人数比例,然后以比例最高者作为预测结果。评分法常用于产品各特征的重要性比较或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的质量评比等,如采用9分制,最重要为9分, 最不重要为1分。 德尔菲法的预测实例 某公司开发了一种新产品,现聘请了9位专家对新产品投放市场1年的销售额进行预测。在专家作出预测前, 公司将产品的样品、特点、用途、用法进行了相应的介绍,并将同类产品的价格、销售情况作为背景资料,书面发给专家参考。而后采用德尔菲法,请专家各自作出判断。经过3次反馈之后,专家意见大体接近,得出销售额预测结果如表2-10所示(单位为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