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药煎煮外治疾病的文字记载有:
《礼记》: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
《黄帝内经》亦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邪可随汗解。
《五十二病方》随马王堆汉墓出土,明确提出用中药煎煮的热药蒸汽熏蒸治疗疾病,其中有熏蒸洗浴八方,如用骆阮熏治痔疮;用韭和酒煮沸熏治伤科病症等。
东汉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亦记述了用苦参扬熏洗治疗狐惑病蚀于妇人下部的药方与手法。
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述了用煮黄柏、黄岑熏洗治疗创伤与疡痈症;
唐代医药大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则记述了用大剂黄芪防风汤熏蒸治疗柳太后中风不语使其苏醒的方药与手法;中药熏蒸疗法用于皇宫深院救治皇太后的中风重症,足可窥中药熏蒸疗法在当时的作用和影响之一斑。
清代的《急救广生论》和《理论骈文》是中药外治分支科学体系的成熟与完善;尤其是《理论骈文》宏论之精辟、之辨证、之颠扑不破更是将中药外治从实践到理论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其中融会贯通了外治宗师吴师机"余学外治十余年、逮亲验数万人,其治愈不胜计"的艰辛实践。
是利用红外辐射进行治疗,有止痛、消肿和改善局部血循环的作用。常用方法有红外线治疗、光浴、频谱治疗等。所用辐射器并不接触人体。
是利用热源介体直接接触人体,将热传入人体的治疗方法。有改善局部循环,消肿、止痛和缓解粘连的作用。某些热源介体除有热效应外,尚对人体有机械压力和化学 *** 作用,常用方法有蜡疗、泥疗、中药熥敷、蒸气、热空气和坎离砂等。
热疗的禁忌
1.严重心脏病患者及带心脏搏器者禁用;
2.肿瘤部位有结核者禁用;
3.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4.经期妇女禁下腹部热疗;
5.体内植有金属物体,如腹钢板、钢钉者接骨禁用;
6.孕妇;
7.颅内占位性病变禁用;
8.各种白血病患者禁用。
9.高热。
以下情况慎用热疗
1、 婴幼儿、老年人 因其对温度变化的耐受力差,敏感度也较差。
2、 孕妇腹部 用后可影响胎儿的生长。
3、 头部用热可使头部血管扩张,颅内压升高,可能产生头痛、眼花、甚至脑出血。
4、感觉功能及心智状态受损者。
肿瘤热疗的定义为:用各种方法提高全身或肿瘤组织(局部)的温度,利用热作用及其继发效应来治疗恶性肿瘤,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之后的第五大疗法,是一种绿色治疗手段。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肿瘤热疗学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活跃起来,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因为这个时期科学家们开始利用各种癌细胞和动物肿瘤实验模型来研究热疗治疗肿瘤的原理和方法,为现代肿瘤热疗建立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基础;同时通过动物和临床实验寻找最佳的治疗条件和治疗方案。大量体外实验和临床资料显示,肿瘤热疗虽然不能取代手术、化疗或放疗作为一种独立的肿瘤治疗方案,但它对于化疗、放疗和手术等肿瘤治疗手段具有明显增效和补充作用。正因为如此,肿瘤热疗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之后又一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 。
"2019年全国热疗年会暨第五届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热疗专业委员会热疗临床新进展学术研讨会曁肿瘤热疗技术与临床进展培训班"在湖南长沙隆重举行。针对热疗前沿及热点问题,国内享有盛誉的肿瘤热疗专家及肿瘤治疗临床一线300多名医务工作者现场讨论分享肿瘤热疗技术的最新进展。
通过对肿瘤热疗技术全面介绍及管理规范深入解读,积极探索现代医学模式下肿瘤防治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旨在为国内外肿瘤热疗界专家、学者搭建一个更为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分享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促进肿瘤热疗临床规范化治疗的实施,推动我国肿瘤热疗事业的发展。
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热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国际肿瘤医疗中心胡群峰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 :热疗与放疗、化疗、中药治疗还能产生有机的互补,可增加患者对化疗、放疗、中药的敏感性,增加肿瘤治疗的疗效,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命,同时又能减轻放疗和化疗所产生的副作用,国际医学界称为"肿瘤绿色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