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章不循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大的隐患 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题。我们各级管理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要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分析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安全局面的不稳定,固然有许多客观原因,但主观问题的存在是最根本的原因。大量的实践证明,有章不循现象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应该引起我们全体员工的重视和思考。 一、它产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一)领导认识不到位,灌输教育不彻底,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的基础,是电力生产永恒的主,但个别领导不能把安全生产重要性的理念灌输到员工中去,致使部分员工一方面认为安全的规章制度定得太苛刻,不理解;另一方面在思想上不重视,从而重突击、轻平时,重检查、轻整改,使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有的企业在安全管理上,不能横到边、纵到底;在安全教育上,不能达到自上而下灌输与自下而上的落实互动,安全责任压力不能全部传递到每一个员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安全培训不到位,安全活动流于形式。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缺乏耐力和手段,安全培训缺少计划性、针对性的内容,培训得不到实效;安全活动流于形式,管理人员不能按规定参加下级学习活动,班组学习只是念文件或编记录、走过场,应付检查,安全生产要求处于棚架状态。二是安全管理上存在骄傲自满的心理,对安全形势盲目乐观,缺乏忧患意识,尤其在较长时间的安全稳定运行面前丧失警惕性,同时只重视主业而忽视了"三产"的管理,没有把"三产"外部项目的管理纳入到主业管理体系,造成外包项目管理松懈,违章成风。三是缺乏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在严管上宽松,出现违章造成事故时只要下边说情,就会网开一面,下不为例,既往不咎;也有干活越多违章和出事故的机率越大的想法,能宽则宽,不能严格要求按奖惩办法执行,致使责任人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罚,纵容违章;在实管上放纵,存在岗位安全责任不落实、违章指挥、凭经验办事的现象。四是安全设施的投入不到位。过多考虑成本控制,存在现场安全工器具和检修工器具落后、不能正常投入,初设标准和现行安全标准对照有一定差距的问题。 (二)规章制度杂多,制定随意性大,熟悉了解难度大。上级下发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本身比较多,加之企业本身的补充规定和细则更是又多又长,延长了记忆和掌握的过程、遵循和落实的时间;有些人不注重学习,尤其是第一责任人、安全员对安全生产制度规定一知半解,导致执行上扭曲和不到位。同时还存在随意制定规章制度,产生了一个将军一个令的现象,使安全生产制度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员工无所适从;加之缺乏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执行滞后,使各级岗位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三)制度本身的不公正、不平等,放大了执行难度。有些企业对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人和事,不是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不是一视同仁,而是有亲有疏、有轻有重、有严有松,挫伤了部分员工遵章守纪的积极性;有些规章本身带有不平等,执行中只管员工不管领导,造成上行下效,放大了违章纠章难度,使规章制度难以落实和执行。 (四)制度执行不较真、不碰硬,助长了有章不循。有些企业对安全生产违章现象睁只眼闭只眼,不出事无人发现,发现了也无人管、无人查,甚至相互推诿扯皮,谁也不愿做得罪人的事;出了事,先是能瞒则瞒、能捂则捂,瞒不住、捂不了,则大事报小、小事报了;对事故责任有关人员的处理,前怕狼后怕虎,当惩不惩、当严不严,助长了有章不循的歪风。 (五)员工的思想障碍、行为偏差,造成了有章难循。一些员工的思想中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偶尔违章一次不一定出事故,过去也是这样干的就没发生问题;存在莽撞心理,工作不细致,不认真按工作票上的危险点分析去做,甚至根本就不去看危险点的内容盲目开工、冒险蛮干;存在投机心理,耍小聪明,投机取巧,隔项操作,但往往弄巧成拙;存在浮躁心理,心态不平衡、轻率、急躁,不按规程和程序操作,急于把活干完;存在疲惫心理,过度疲劳或受到某种刺激心情不好,体力、智力和情绪处于压抑状态,思想不集中,反应迟钝从而导致误操作;存在逆反心理,对领导不满意,对安排的工作不舒心、不服气、闹别扭,或认为"标准"、"措施"太烦琐、太束缚人,从而产生抵触情绪。这些情绪的存在,导致在安全生产上有章难循,成为造成违章和事故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加强安全教育,使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要着眼员工的安全心理进行安全教育。一要自上而下宣传贯彻上级的安全理念。管理人员特别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首先要把上级的安全理念、安全工作规定按照三级管理体制自上而下地贯彻、落实,然后再自下而上地检查落实情况,防止中间棚架现象;要下潜,重心下移,了解生产一线设备、人员的状况,对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员工的思想动态做到心中有数,要按照集团公司、分公司的要求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二要抓好安全培训和安全活动日的工作。首先要制定出安全培训计划并分层次、分类别、分时间段地制定对员工、外来工、新进厂人员的培训等,使安全培训工作正常化、重点化;要开展员工能够接受的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日活动,如安全讲座、事故演习、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训练、事故通报学习、违章分析与反思、每周的安全生产分析总结等;安全监督人员和各单位的一把手要亲自过问计划制定,参加班组安全日活动,督促文件精神的领会落实,通过每周半天、每年近一个月的学习,逐步提升全员的安全意识。三要利用安全心理效应抓好安全教育的重点培训。要从安全心理出发,抓住员工的安全心理倾向,抓住不同时期员工的安全心理状态,抓住不同类型员工的安全心理活动,进行因时、因人、因势而异的安全教育,形成安全心理共鸣,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使员工产生"我要安全"的强烈意识和行为。 (二)要把握员工的安全行为贯彻安全制度。要从员工的角度出发,根据工作性质不同、多工种联合、多工序交叉、多环节衔接作业的特点,把握员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一要以人为本,进行人文关怀。要带着感情去抓安全,从关心员工的生命和家庭幸福出发去抓安全,用身边的事故教育身边的员工,使员工把违章造成的后果入脑、入心,造成"违章"心理障碍,不愿违章、不想违章、不去违章、不敢违章。二要建立健全安全机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督促和支持规章制度的执行。任何人在制度面前一视同仁,没有特权。在个人自我保护制度上,要强调员工的特权,即有权对违章的生产指挥不执行。同时加强各级安监人员的能力建设,落实他们的待遇,支持他们的工作,并由企业效能监督来检查他们的尽职尽责情况,形成对安全监督人员的闭环管理,从而从人文关怀上、制度上确立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内因产生"我要安全"的行为,自觉地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自觉地进行安全保护。 安全生产过程管理从安全制度建立、安全教育管理、安全监督管理、分析处罚管理到事故后管理应该是闭环管理过程,在监管过程中要挤干其中的水分,杜绝、避免事故后管理,因此在监管过程中要做到:一是安全意识上不掺假。二是安全投入上不掺假。三是安全检查不掺假。四是事故处理上不掺假。 (三)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监督作用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充分发挥企业经营层、中层管理人员、安监部专工、部门安全员、班组安全员的层层监督作用,使有章不循现象一出现就能及时发现、一发现就能及时纠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是要充分发挥安全监督委员会的主体监督作用。二是要发挥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作用。依法搞好综合监督管理,监督、指导、协调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全面监管力度,确保安全生产监管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及时发现和纠正有章不循的问题。 面对安全生产的有章不循现象,只要能够自上而下地提高认识,树立"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理念,以员工的安全心理和安全行为为抓手,以安全生产的过程管理为重点,形成事事有人关、安全人人抓的良好局面,就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真正做到有章可循。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策略论文
摘 要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外界与电力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断增强。由于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措施能够有效地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策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对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策略
电力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组成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升,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中仍然存在能够引发电力系统故障的因素,因此,需要运用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策略消除故障引发因素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1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现状
我国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项目的实施,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安防水平。但在目前的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电力系统的内防水平较低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电力系统的内防水平较低。这种比较是针对电力系统的外防水平而言的。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大多数网络安全装置的安全功能都是对外部网络信息进行限制,因此,当电力系统内部遭到攻击时,并没有有效的安全防护策略对其进行解决。目前,电力系统的内防水平已经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了影响,因此需要对电力系统的内防水平进行有效提升。
防护策略种类较少
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工作主要是通过防火墙实现的。运用防火墙技术对电力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审查,达到对数据信息有效控制的目的。但这种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方式不能100%地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因此,需要增加有效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防护策略种类。
电力人员无法独立完成电力系统的相关操作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配置、调试及维修工作主要是由电力系统的生产厂家完成的,当电力系统出现一系列问题时,电力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解决,只能等待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电力人员无法独立完成电力系统相关操作的现象,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工作对电力系统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对于电力系统的故障及电力二次系统的攻击问题,可以建立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以此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工作是电力系统中信息的重要保障,同时,它对于系统中不同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策略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工作的有效进行,针对电力系统中的一系列故障及二次攻击问题,对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完善。运用有效的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策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的总体策略
可以将电力系统安全防护的总体策略概括为网络专用、纵向认证、横向隔离以及安全分区。需要为电力系统配置适宜的隔离、检测及防护设备,通过一系列有效管理措施的制定,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安全网络系统的建立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安全网络系统的建立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建立安全网络系统的要求包括:在防火墙技术中引入入侵检测技术,提升防火墙技术中的相关性能;当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到电力系统中存在入侵行为时,能够及时终止入侵行为。
电力系统的软件安全防护策略
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应用系统,如电能量管理系统、变电自动化系统等都应该运用相应的安全加固策略。电力系统主机的安全防护策略主要包括访问控制能力、安全补丁等。就电力系统的数据库而言,它的安全防护策略主要包括对数据库日志管理力度的加强、对数据库中相关程序的审核等。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策略及数据库的安全防护策略都是在安全区进行的,因此在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策略中,安全区是主要的防护对象之一。
电力系统的数字证书应用策略
数字证书的应用目的是将网络通讯中的各方身份清晰地标示出来。数字证书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身份验证方式。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中使用的数字证书是在公匙技术分布式基础上建立的。这种数字证书主要被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生产控制大区,它负责为其中的关键用户、关键应用等提供相应的身份验证服务。设备证书是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中常用的`数字证书之一,设备证书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远程通信实体及实体通信过程中数据的签名和加密。在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中应用数字证书,不但能够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便捷性,还能保证电力系统中数据信息的传输安全。
电力系统的防火墙安全防护策略
在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中,防火墙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防火墙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它通常被布置在内外网络的边界。包过滤防火墙是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中较为常用的防火墙之一。包过滤防火墙可以根据数据目的地址、数据端口号及数据包源地址等相关标志对数据的具体信息进行系统地审查,如果审查结果表明该数据包满足包过滤防火墙的过滤规则,才会允许该数据包通过并传输至对应的目的地;如果审查结果表明该数据包不满足包过滤防火墙的过滤规则,那么该数据包将会被丢弃。可以将包过滤防火墙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为以下2种:第一,动态包过滤防火墙,这种技术可以对防火墙的过滤规则进行动态设置,它能够对电力系统中的任意一条连接进行追踪,结合电力系统允许数据通过的要求,对防火墙中的过滤规则进行适当地调整;第二,静态包过滤防火墙,这种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中的数据包按照一定的过滤规则进行审查,对数据包是否符合静态包过滤防火墙的过滤规则进行判断。
4结论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工作能够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它也为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应用有效的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策略,如建立安全网络系统、软件安全防护策略、数字证书应用策略以及防火墙安全防护策略等。
参考文献
[1]邹春明,郑志千,刘智勇,等.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13,37(11):3227-3232.
[2]潘路.电力二次系统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设计与实现[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3]黄睦奇.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27.
关于安全技术防范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我国安全技术防范事业的迅速发展,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条件的限制,我国安全技术防范工作中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未能得到认真的研究和界定。本文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笔者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妥之处,欢迎业界同仁批评指正。 一、安全防范的概念 安全防范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它首先是人类生存的一种自然选择,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其内容、形式也不断变化,逐步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相应的产业,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安全防范的一般概念(Security&Protection)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谓防范,就是防备、戒备,而防备是指作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戒备是指防备和保护。 综合上述解释,是否可给安全防范下如下定义:作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这里,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2.两种安全解释(Safety与Security) 中文所说的安全,在英文中有Safety和Security两种解释。 牛津大学出版的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对Safety一词的主体解释是:安全,稳妥;保险(锁)、保险(箱)等。而对Security一词的主体解释是:安全,无危险,无忧虑;提供安全之物,使免除危险或忧虑之物;抵押品,担保品;安全(警察),安全(部队)等。 实际上,中文所讲的安全,是一种广义的安全,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它对应英文中的Safety;其二是指社会人文性的安全,即有明显人为属性的安全,它与Security相对应。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的被破坏,主要不是由于人的有目的的参与而而造成的,如自然灾害事故(水,旱,震灾等)和准自然灾害事故(产品设计缺陷、环境、卫生条件恶化等)所产生的对安全的破坏。而社会人文性安全的被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的有目的参与而造成的,如入侵盗窃、抢劫、破坏、爆炸等违法犯罪活动所产生的对安全的破坏。因此,广义地讲,安全应该包括Safety和Security两层含义,而我们常说的安全防范主要是狭义的安全:Security,国外通常叫“保安”。 3.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安全防范的本质内涵 在西方,不用“安全防范” 这个词,而用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Loss Prevention & Crime Prevention)这个概念。正像中文的安全与防范要连在一起使用,构成一个新的复合词一样,在西方,Loss Prevention和Crime Prevention也是连在一起使用的。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构成了Safety/Security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国外,Loss Prevention通常是指社会保安业的工作重点,而Crime Prevention则是警察执法部门的工作重点。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与安全。从这个义上说,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就是安全防范的本质内涵。 综上所述,安全防范既是一项公安业务(警察执行部门),又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和社会经济行业。它们的发展和进步,既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又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创造优越的社会环境。 4.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 需要指出的是,损失预防(Loss Prevention)仍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广义上讲它包括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两大领域。就公共安全而言,它不仅包括以防盗、防劫、防入侵、防破坏、防爆炸为主要内容的“安全防范”,而且包括防火安全、交通全安信息安全、通信安全、人体防护以及法庭科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由于社会公共安全的需求和防范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社会公共安全事业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服务于社会公共安全的科学技术也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科学技术体系,这就是社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而“安全防范技术”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1)社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的定义 社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我国公安科技管理部门普组织各方面专家对此命题进行过多次研讨。根据我国国情,对社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的定义,作了如下界定:它是预防、控制、处理各种社会违法犯罪活动和治安灾害事故,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技术。它包括安全防范、计算机安全、侦察、物证鉴定、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信息管理、警用通信指挥、警用武器、防护装备等专业领域。 (2)社会公共安全科技技术的特性 从“社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的定义可以看出,社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综合性、多学科、实效性。它既包括了西方“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除防灾减灾之外)的内容,又包括了“法庭科学”(Forensic Science)的内容,既涉及自然科学的诸多学科又涉及社会人文科学的众多领域,它所要解决的不仅是损失预防(治安灾害事故预防)和犯罪预防的问题,还包括对事故和犯罪的控制与处理。 在预防、控制、处理各种损失、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的每个环节上,都要十分强调手段的实效性,即:要预防得好、控制得住、处理的及时、否则就会酿成大祸,就会造成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甚至影响社会安定,影响社会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二、安全防范技术与安全技术防范 1.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防范手段:人防、物防和技防 如上所述,安全防范是社会公共安全的一部分,安全防范技术及其产业是社会公共全科学技术及其产业的一个分支。就防范手段而言,安全防范包括人力防范、实体(物)防范和技术防范三个范畴。其中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是古而有之的传统防范手段,它们是安全防范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传统的防范手段也不断融入新科技的内容。 技术防范的概念是在近代科学技术(最初是电子报警技术)用于安全防范领域并逐渐形成一种独立防范手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防范概念。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技术防范“的概念也越来越普及,越来越为警察执法部门和社会公众所认可、所接受,以致成为使用频度很高的一个新词汇,技术防范的内容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可以说几乎所有的高新技术都将或迟或早地移植或应用于安全防范工作中,因此“技术防范”在安全防范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它将带来安全防范的一次新的革命。 2.安全防范的三个基本防范要素:探测、延迟与反应 探测Detection 感知显性和隐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发出报警 延迟Delay 延长和推延风险事件发生的进程 反应Response 组织力量制止风险事件的发生所采取的快速行动。 在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手段中,要实现防范的最终目的,都要围绕探测、延迟、反应这三个基本防范要素开展工作、采取措施,以预防和阻止风险事件的发生。当然三种防范手段在实施防范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 基础的人力防范手段,是利用人们自身的传感器(眼,耳等感官)进行探测,发现防害或破坏安全的目标,做出反应:用声音警告、恐吓、设障、武器还击等手段来延迟或阻止危险的发生,在自身力量不足时还要发出救援信号,以期做出进一步的反应,制止危险的发生或处理已发生的危险。 实体防范的主要作用在于推迟危险的发生,为“反应”提供足够的时间。现代的实体防范,已不是单纯物质屏障的被动防范,而是越来越多地采用高科技的手段,一方面使实体屏障被破坏的可能性变小,增大延迟时间;另一方面也使实体屏障本身增加探测和反应的功能。 技术防范手段可以说是人力防范手段和实体防范手段的功能延伸和加强,是对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在技术手段上的补充和强化。它要融入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之中,使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能力在探测、延迟、反应三个基本要素中不断地增加高科技的含量,不断提高探测能力、延迟能力和反应能力,使防范手段真正起到作用,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如各种高科技的技术防范产品、系统的应用,都离不开实体防护设施,都要靠高素质的操作人员和高水平的组织管理才能充分发挥高科技的威力。 探测、延迟和反应三个基本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关系。一方面,探测要准确无误、延迟时间长短要合适,反应要迅速;另一方面,反应的总时间,应小于(至多等于)探测加延迟的总时间,即:T反应≤T探测+T延迟 3.安全防范技术 什么是安全防范技术,简言之,用于安全防范工作的专门技术就是安全防范技术。那末,到底哪些技术是安全防范工作经常采用的技术呢? 在国外,安全防范技术通常分为三大类:物理防范技术(Physical Protection)、电子防范技术(Electronic Protection)、生物统计学防范技术(Biometric Protection)。这里的物理防范技术,主要是指实体防范技术,如建筑物和实体屏障以及与其相配套的各种实物设施、设备和产品(如各种门窗、柜、锁具等)。电子防护技术主要是指应用于安全防范的电子、通信、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及其相关技术,如:电子报警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出入口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软件、系统工程等。生物统计学防范技术是法庭科学的鉴定技术和安全防范技术中的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主要是指利用人体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安全防范的一种特殊技术门类,现在应用较广的有指纹、掌纹、眼纹、声纹等识别 控制技术。 4.安全技术防范 所谓安全技术防范,可以从字面上简单地理解为利用安全防范的技术手段进行安全防范的一类工作。 根据安全防范的本质内涵,安全技术防范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理解和解释。对于警察执法部门而言,安全技术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技术开展安全防范工作的一项公安业务;而对于社会经济部门来说,安全技术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技术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服务的一种产业,既然是一种产业,就要有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就要有系统的设计与工程的施工、服务和管理。因此,要给安全技术防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并非易事。正因为如此,关于安全技术防范,我国目前尚无严格、统一的定义。作为一个建议,笔者在综合安防管理部门大多数管理专家和产品研发领域大多数技术专家的意见,暂给安全技术防范下如下定义: 安全技术防范是以安全防范技术为先导,以人力防范为基础,以技术防范和实体防范为物段,为建立具有探测、延迟、反应基本功能并使其有效结合的综合安全防范服务保障体系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以预防损失和预防犯罪为目的的一项公安业务和社会经济产业。 注:预防损失和预防犯罪的具本内容主要包括:预防入侵、盗窃、抢劫、破坏、爆炸等违法犯罪活动和重大治安事故。 5.安全防范技术的专业体系 安全防范技术作为社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的一个分支,具有其相对独立的技术内容 和专业体系。根据我国安全防范行业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可以将安全防范技术照学科专业、产品属性和应用领域的不同粗略地进行如下分类: 入侵探测与防盗报警技术 视频探测与视频监控技术 出入口目标识别与控制技术 报警信息传输/控制/显示/记录技术 移动目标反劫防盗报警技术 社区安防与社会救助应急报警技术 实体防护技术 防爆安检技术 安全防范系统、网络与系统集成技术 安全防范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安全防范技术是正在发展中的新兴技术领域,因此上述专业的划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实际上,上述各项专业技术本身,都涉及诸多不同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的门类,它们之间又互相交叉和互相渗透,专业的界面会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同一技术同时应用于不同专业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 三、综合安全理念与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保障体系 1.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综合治理保平安 技术防范手段在安全防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已为众多的实例所验证,但是,要真正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单靠一种手段是不能完成任务的。 (1)技术防范系统的探测与警示(威慑)作用及其局限性 被防护对象采用了某种级别的技术防范系统之后,可以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对所遇到的威胁进行准确无误的探测和报警。技术防范系统的探测和告警功能,可以有效预防损失和扼制犯罪,其警示和威慑作用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但是任何技术设备和系统,都不可能真正做到万无一失,其本征可靠性概率是遵从一定统计分布规律的,加上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系统的运行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人的因素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技术防范系统都存在着局限性。 (2)高科技物防设施不可替代的延迟作用 一般来说,物防设施是技术系统的物质载体或实物基础,它是延迟风险发生或预防犯罪的主要基础手段,它在安全防范中的“延迟”作用是其它手段难以代替的。但是,物防设施延迟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高科技的支撑,需要高科技的支撑,需要人来维护和管理,离开技防和人防的有效配合与积极支持,物防的延迟作用是难以发挥的,传统意义上的“物防”之所以被淘汰,就是这个道理。 (3)人力防范的快速反应作用 人力防范是安全防范的基础。技防也好,物防也好,都离不开人的作用。但是人的自然力的局限性限制了人防功能的发挥和发展。这里所讲的人力防范,已不只是人的自然能力的展现,而是科技人与科技群体有组织的防范行为。它一方面指防卫人员本身,需要高科技知识的武装和高科技物防的保护(如高素质的防卫人员,高科技的防范手段和高科技的人身防护),另一方面是指,具有高水平防范反应能力和高水平的决策、指挥与群体快速反应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些,单靠人海战术是不行的,传统“人海战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防”,相反,是人防工作的一大误区。 总而言之,要实现真意义上的安全防范,要为社会公众提供质量的安全服务,必须实施人防、技防、物防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预防损失、化解风险和扼制、打击犯罪。 2.现代化的管理与高科技手段的有机结合,是综合治理、确保平安的根本保证 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讲,所谓三防的结合,就是现代化管理与高科技手段的结合,实现这种结合的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是社会安全的需求,是科技强警的需要。就目前而言,对现代化管理的需求,甚至比高科技的手段、设施更为迫切,因为现代化技防系统(设施)由于落后的管理方式而失效、瘫痪、造成巨大浪费的便 例子已屡见不鲜。管理问题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安全技术防范行业的管理、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管理等问题,均应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3.公安机关在安全技术防范中的特殊地位和核心作用 安全技术防范是一项重要的公安业务。公安机关肩负着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公民安全的神圣职责,在安全技术防范工作中,实施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方针,建立探测、延迟、反应的有效机制,对安防产品与系统的质量技术监督,对安全防范行业的指导与管理等,都是安全防范公安业务的重要内容。我国安全防范事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公安机关是安全防范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其特殊地位和核心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4.确立综合安全理念,建设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保障体系 我国目前的发防管理体制不能适应保障公共安全的社会需求。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实施综合安全的政府工作(或省长、市长工程)。需要指出的是,要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安全防范事业,需要首先确立综合安全理念,才能构筑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保障体系,进而满足社会公众对安全服务的需求。 所谓综合安全的理念,就是广义安防的理念,就是要为社会公众提供时时安全、处处安全的综合安全服务。所谓社会公共安服务保障体系,就是由政府发动、政府组织、社会各界(决不是公安执法部门一家、更不是公安执法门内部的某一机构)联合实施的综合安全系统工程(硬件、软件)和管理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安全”作为一项综合服务,将会形成更大规模的产业。这方面的社会需求记已在逐步升温。作为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实施“综合安全服务工程”将会像“环保工程”、“生态农业工程”一样,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公众的欢迎。笔者认为,综合安全理念的确立和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保障体系形成之时,将是有中国特色的安防事业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之日。
不要急。我们可以提供你资料。电力安全论文4000字
关于安全技术防范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我国安全技术防范事业的迅速发展,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条件的限制,我国安全技术防范工作中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未能得到认真的研究和界定。本文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笔者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妥之处,欢迎业界同仁批评指正。 一、安全防范的概念 安全防范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它首先是人类生存的一种自然选择,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其内容、形式也不断变化,逐步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相应的产业,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安全防范的一般概念(Security&Protection)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谓防范,就是防备、戒备,而防备是指作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戒备是指防备和保护。 综合上述解释,是否可给安全防范下如下定义:作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这里,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2.两种安全解释(Safety与Security) 中文所说的安全,在英文中有Safety和Security两种解释。 牛津大学出版的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对Safety一词的主体解释是:安全,稳妥;保险(锁)、保险(箱)等。而对Security一词的主体解释是:安全,无危险,无忧虑;提供安全之物,使免除危险或忧虑之物;抵押品,担保品;安全(警察),安全(部队)等。 实际上,中文所讲的安全,是一种广义的安全,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它对应英文中的Safety;其二是指社会人文性的安全,即有明显人为属性的安全,它与Security相对应。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的被破坏,主要不是由于人的有目的的参与而而造成的,如自然灾害事故(水,旱,震灾等)和准自然灾害事故(产品设计缺陷、环境、卫生条件恶化等)所产生的对安全的破坏。而社会人文性安全的被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的有目的参与而造成的,如入侵盗窃、抢劫、破坏、爆炸等违法犯罪活动所产生的对安全的破坏。因此,广义地讲,安全应该包括Safety和Security两层含义,而我们常说的安全防范主要是狭义的安全:Security,国外通常叫“保安”。 3.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安全防范的本质内涵 在西方,不用“安全防范” 这个词,而用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Loss Prevention & Crime Prevention)这个概念。正像中文的安全与防范要连在一起使用,构成一个新的复合词一样,在西方,Loss Prevention和Crime Prevention也是连在一起使用的。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构成了Safety/Security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国外,Loss Prevention通常是指社会保安业的工作重点,而Crime Prevention则是警察执法部门的工作重点。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与安全。从这个义上说,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就是安全防范的本质内涵。 综上所述,安全防范既是一项公安业务(警察执行部门),又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和社会经济行业。它们的发展和进步,既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又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创造优越的社会环境。 4.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 需要指出的是,损失预防(Loss Prevention)仍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广义上讲它包括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两大领域。就公共安全而言,它不仅包括以防盗、防劫、防入侵、防破坏、防爆炸为主要内容的“安全防范”,而且包括防火安全、交通全安信息安全、通信安全、人体防护以及法庭科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由于社会公共安全的需求和防范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社会公共安全事业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服务于社会公共安全的科学技术也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科学技术体系,这就是社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而“安全防范技术”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1)社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的定义 社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我国公安科技管理部门普组织各方面专家对此命题进行过多次研讨。根据我国国情,对社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的定义,作了如下界定:它是预防、控制、处理各种社会违法犯罪活动和治安灾害事故,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技术。它包括安全防范、计算机安全、侦察、物证鉴定、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信息管理、警用通信指挥、警用武器、防护装备等专业领域。 (2)社会公共安全科技技术的特性 从“社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的定义可以看出,社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综合性、多学科、实效性。它既包括了西方“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除防灾减灾之外)的内容,又包括了“法庭科学”(Forensic Science)的内容,既涉及自然科学的诸多学科又涉及社会人文科学的众多领域,它所要解决的不仅是损失预防(治安灾害事故预防)和犯罪预防的问题,还包括对事故和犯罪的控制与处理。 在预防、控制、处理各种损失、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的每个环节上,都要十分强调手段的实效性,即:要预防得好、控制得住、处理的及时、否则就会酿成大祸,就会造成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甚至影响社会安定,影响社会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二、安全防范技术与安全技术防范 1.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防范手段:人防、物防和技防 如上所述,安全防范是社会公共安全的一部分,安全防范技术及其产业是社会公共全科学技术及其产业的一个分支。就防范手段而言,安全防范包括人力防范、实体(物)防范和技术防范三个范畴。其中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是古而有之的传统防范手段,它们是安全防范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传统的防范手段也不断融入新科技的内容。 技术防范的概念是在近代科学技术(最初是电子报警技术)用于安全防范领域并逐渐形成一种独立防范手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防范概念。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技术防范“的概念也越来越普及,越来越为警察执法部门和社会公众所认可、所接受,以致成为使用频度很高的一个新词汇,技术防范的内容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可以说几乎所有的高新技术都将或迟或早地移植或应用于安全防范工作中,因此“技术防范”在安全防范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它将带来安全防范的一次新的革命。 2.安全防范的三个基本防范要素:探测、延迟与反应 探测Detection 感知显性和隐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发出报警 延迟Delay 延长和推延风险事件发生的进程 反应Response 组织力量制止风险事件的发生所采取的快速行动。 在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手段中,要实现防范的最终目的,都要围绕探测、延迟、反应这三个基本防范要素开展工作、采取措施,以预防和阻止风险事件的发生。当然三种防范手段在实施防范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 基础的人力防范手段,是利用人们自身的传感器(眼,耳等感官)进行探测,发现防害或破坏安全的目标,做出反应:用声音警告、恐吓、设障、武器还击等手段来延迟或阻止危险的发生,在自身力量不足时还要发出救援信号,以期做出进一步的反应,制止危险的发生或处理已发生的危险。 实体防范的主要作用在于推迟危险的发生,为“反应”提供足够的时间。现代的实体防范,已不是单纯物质屏障的被动防范,而是越来越多地采用高科技的手段,一方面使实体屏障被破坏的可能性变小,增大延迟时间;另一方面也使实体屏障本身增加探测和反应的功能。 技术防范手段可以说是人力防范手段和实体防范手段的功能延伸和加强,是对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在技术手段上的补充和强化。它要融入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之中,使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能力在探测、延迟、反应三个基本要素中不断地增加高科技的含量,不断提高探测能力、延迟能力和反应能力,使防范手段真正起到作用,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如各种高科技的技术防范产品、系统的应用,都离不开实体防护设施,都要靠高素质的操作人员和高水平的组织管理才能充分发挥高科技的威力。 探测、延迟和反应三个基本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关系。一方面,探测要准确无误、延迟时间长短要合适,反应要迅速;另一方面,反应的总时间,应小于(至多等于)探测加延迟的总时间,即:T反应≤T探测+T延迟 3.安全防范技术 什么是安全防范技术,简言之,用于安全防范工作的专门技术就是安全防范技术。那末,到底哪些技术是安全防范工作经常采用的技术呢? 在国外,安全防范技术通常分为三大类:物理防范技术(Physical Protection)、电子防范技术(Electronic Protection)、生物统计学防范技术(Biometric Protection)。这里的物理防范技术,主要是指实体防范技术,如建筑物和实体屏障以及与其相配套的各种实物设施、设备和产品(如各种门窗、柜、锁具等)。电子防护技术主要是指应用于安全防范的电子、通信、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及其相关技术,如:电子报警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出入口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软件、系统工程等。生物统计学防范技术是法庭科学的鉴定技术和安全防范技术中的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主要是指利用人体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安全防范的一种特殊技术门类,现在应用较广的有指纹、掌纹、眼纹、声纹等识别 控制技术。 4.安全技术防范 所谓安全技术防范,可以从字面上简单地理解为利用安全防范的技术手段进行安全防范的一类工作。 根据安全防范的本质内涵,安全技术防范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理解和解释。对于警察执法部门而言,安全技术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技术开展安全防范工作的一项公安业务;而对于社会经济部门来说,安全技术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技术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服务的一种产业,既然是一种产业,就要有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就要有系统的设计与工程的施工、服务和管理。因此,要给安全技术防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并非易事。正因为如此,关于安全技术防范,我国目前尚无严格、统一的定义。作为一个建议,笔者在综合安防管理部门大多数管理专家和产品研发领域大多数技术专家的意见,暂给安全技术防范下如下定义: 安全技术防范是以安全防范技术为先导,以人力防范为基础,以技术防范和实体防范为物段,为建立具有探测、延迟、反应基本功能并使其有效结合的综合安全防范服务保障体系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以预防损失和预防犯罪为目的的一项公安业务和社会经济产业。 注:预防损失和预防犯罪的具本内容主要包括:预防入侵、盗窃、抢劫、破坏、爆炸等违法犯罪活动和重大治安事故。 5.安全防范技术的专业体系 安全防范技术作为社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的一个分支,具有其相对独立的技术内容 和专业体系。根据我国安全防范行业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可以将安全防范技术照学科专业、产品属性和应用领域的不同粗略地进行如下分类: 入侵探测与防盗报警技术 视频探测与视频监控技术 出入口目标识别与控制技术 报警信息传输/控制/显示/记录技术 移动目标反劫防盗报警技术 社区安防与社会救助应急报警技术 实体防护技术 防爆安检技术 安全防范系统、网络与系统集成技术 安全防范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安全防范技术是正在发展中的新兴技术领域,因此上述专业的划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实际上,上述各项专业技术本身,都涉及诸多不同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的门类,它们之间又互相交叉和互相渗透,专业的界面会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同一技术同时应用于不同专业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 三、综合安全理念与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保障体系 1.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综合治理保平安 技术防范手段在安全防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已为众多的实例所验证,但是,要真正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单靠一种手段是不能完成任务的。 (1)技术防范系统的探测与警示(威慑)作用及其局限性 被防护对象采用了某种级别的技术防范系统之后,可以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对所遇到的威胁进行准确无误的探测和报警。技术防范系统的探测和告警功能,可以有效预防损失和扼制犯罪,其警示和威慑作用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但是任何技术设备和系统,都不可能真正做到万无一失,其本征可靠性概率是遵从一定统计分布规律的,加上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系统的运行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人的因素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技术防范系统都存在着局限性。 (2)高科技物防设施不可替代的延迟作用 一般来说,物防设施是技术系统的物质载体或实物基础,它是延迟风险发生或预防犯罪的主要基础手段,它在安全防范中的“延迟”作用是其它手段难以代替的。但是,物防设施延迟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高科技的支撑,需要高科技的支撑,需要人来维护和管理,离开技防和人防的有效配合与积极支持,物防的延迟作用是难以发挥的,传统意义上的“物防”之所以被淘汰,就是这个道理。 (3)人力防范的快速反应作用 人力防范是安全防范的基础。技防也好,物防也好,都离不开人的作用。但是人的自然力的局限性限制了人防功能的发挥和发展。这里所讲的人力防范,已不只是人的自然能力的展现,而是科技人与科技群体有组织的防范行为。它一方面指防卫人员本身,需要高科技知识的武装和高科技物防的保护(如高素质的防卫人员,高科技的防范手段和高科技的人身防护),另一方面是指,具有高水平防范反应能力和高水平的决策、指挥与群体快速反应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些,单靠人海战术是不行的,传统“人海战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防”,相反,是人防工作的一大误区。 总而言之,要实现真意义上的安全防范,要为社会公众提供质量的安全服务,必须实施人防、技防、物防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预防损失、化解风险和扼制、打击犯罪。 2.现代化的管理与高科技手段的有机结合,是综合治理、确保平安的根本保证 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讲,所谓三防的结合,就是现代化管理与高科技手段的结合,实现这种结合的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是社会安全的需求,是科技强警的需要。就目前而言,对现代化管理的需求,甚至比高科技的手段、设施更为迫切,因为现代化技防系统(设施)由于落后的管理方式而失效、瘫痪、造成巨大浪费的便 例子已屡见不鲜。管理问题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安全技术防范行业的管理、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管理等问题,均应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3.公安机关在安全技术防范中的特殊地位和核心作用 安全技术防范是一项重要的公安业务。公安机关肩负着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公民安全的神圣职责,在安全技术防范工作中,实施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方针,建立探测、延迟、反应的有效机制,对安防产品与系统的质量技术监督,对安全防范行业的指导与管理等,都是安全防范公安业务的重要内容。我国安全防范事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公安机关是安全防范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其特殊地位和核心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4.确立综合安全理念,建设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保障体系 我国目前的发防管理体制不能适应保障公共安全的社会需求。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实施综合安全的政府工作(或省长、市长工程)。需要指出的是,要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安全防范事业,需要首先确立综合安全理念,才能构筑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保障体系,进而满足社会公众对安全服务的需求。 所谓综合安全的理念,就是广义安防的理念,就是要为社会公众提供时时安全、处处安全的综合安全服务。所谓社会公共安服务保障体系,就是由政府发动、政府组织、社会各界(决不是公安执法部门一家、更不是公安执法门内部的某一机构)联合实施的综合安全系统工程(硬件、软件)和管理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安全”作为一项综合服务,将会形成更大规模的产业。这方面的社会需求记已在逐步升温。作为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实施“综合安全服务工程”将会像“环保工程”、“生态农业工程”一样,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公众的欢迎。笔者认为,综合安全理念的确立和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保障体系形成之时,将是有中国特色的安防事业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之日。
306 浏览 4 回答
111 浏览 6 回答
273 浏览 3 回答
110 浏览 5 回答
235 浏览 3 回答
255 浏览 4 回答
274 浏览 4 回答
311 浏览 5 回答
248 浏览 3 回答
334 浏览 5 回答
316 浏览 4 回答
215 浏览 2 回答
279 浏览 3 回答
263 浏览 3 回答
116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