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龙船是流传于万源市境内的一种民间舞蹈,以舞龙船配合富有特色的民间唱腔进行表演。龙船的舞动以丁字步为基准,结合艄公的语言,动作随着鼓乐节奏翩翩起舞,做出各种不同的表演样式;唱腔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进行即兴表演,唱腔高亢有力,旋律优美。整个表演步伐优美,唱腔动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研究巴人风土人情的活标本,具有较高的娱乐性和艺术性。
采龙船又叫“划旱船”,其船用竹篾为骨架,以彩纸或布条装饰而成。 表演时一女子站在船内,将船系带挂在肩山,将船提起,手扶船帮摇动,人起船行,两侧各站一“艄公”撑浆,船如水中飘荡。唱固定的采龙船小调,锣鼓伴奏,一人领唱,众人接腔,有固定歌词,但多为即兴创作
采龙船又叫“划旱船”,其船用竹篾为骨架,以彩纸或布条装饰而成。表演时一女子站在船内,将船系带挂在肩山,将船提起,手扶船帮摇动,人起船行,两侧各站一“艄公”撑浆,船如水中飘荡。唱固定的采龙船小调,锣鼓伴奏,一人领唱,众人接腔,有固定歌词,但多为即兴创作。《龙船调》在80年代被评为世界25首民歌之一和《中国民歌40首大联唱》优秀民歌。90年代它又以鲜明的特点汇入全国56个民族的音乐大海。1994年5月30日晚,中央电视台地方台30分钟节目专题报道了由柏杨民间老艺人陈文菊(女)、聂成、李谥之、刘宁安、安友发等演唱的《龙船调》的故乡——利川及《龙船调》的发源地——柏杨坝同时为世人瞩目。
141 浏览 4 回答
262 浏览 4 回答
172 浏览 3 回答
94 浏览 4 回答
253 浏览 4 回答
313 浏览 4 回答
316 浏览 4 回答
172 浏览 4 回答
119 浏览 3 回答
266 浏览 4 回答
259 浏览 5 回答
99 浏览 3 回答
146 浏览 6 回答
266 浏览 3 回答
171 浏览 10 回答
208 浏览 2 回答
101 浏览 3 回答
94 浏览 3 回答
91 浏览 2 回答
324 浏览 3 回答
344 浏览 3 回答
246 浏览 1 回答
357 浏览 3 回答
247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