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吃亏是常有的事.老实人因为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在许多事情上都礼让三分、退避三舍,吃亏在所难免.虽然你人品也可以,工作也不错,但不会哭不会闹不会要,不善张扬或不屑于表现,往往就会被个别领导甚至广大的群众所忽视.别人不了解你,当然就不会推荐你,因此也就进入不了上级部门的视野,想要被重视,想要被提拔,难矣.但如果一直任由老实人吃亏,或让老实人经常吃大亏,那也不是社会的常态.让老实人吃一两次亏没有啥,因为他本身老实,又有一定的包容度,起不来什么波澜,影响不了大局.但如果整个社会有意识或下意识地让老实人吃亏,那就表达出不再需要老实人的信号.这种风向标下,老实人要么是想法变得不老实,要么是忍无可忍产生一种严重对立的情绪,这就很值得注意和警惕.破解老实人吃亏难题,有三方面的情况值得注意:一是作为老实人还是要坚持甘于吃亏.因为老实是一种美德,吃亏也需要一定的境界.既然已经修炼到老实并能吃亏的地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己的人生操守已经达到了老实的层次,随随便便就放弃,实在有些可惜.河南豫剧《村官李天成》中就专门有一段“吃亏歌”,说当干部就是要能吃亏、肯吃亏、善吃亏,这样才能有作为.先前老实,最后因耐不住寂寞而坏了一世英明的也大有人在.所以说,我们该老实还是要老实,尤其在别人不老实的时候,就更显得我们老实人的可贵.二是作为组织要努力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让老实人多一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因为一个社会要发展,要长久,必须依靠老实人的脚踏实地、艰苦努力,如果都不去做打基础、谋长远的事,都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那最后只能是什么也得不到.如果人人都只有掠夺和索取,没有奉献和付出,这社会一天也维持不下去.所以,我们要努力不让老实人吃亏,特别是要注意不让老实人一直吃亏.否则,社会就会失去公平正义的基础,形不成做老实人的良好环境.三是全社会要共同努力让不老实的人吃大亏.为什么老实是一种美德,而一些人却渐行渐远?那是因为总有一小部分不老实的人能够得到利益,占到老实人的便宜.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一些老实人老是沾不上边,进不了圈.而一些不那么老实或很不老实的人却常常沾光,榜上有名.所以,我们得有一种机制,就是去让那些不老实人的去吃亏.要人人喊打,让那些只重显绩、忽视长远,乱拉关系、忽视工作,会拉会扯、吹吹捧捧的,栽跟头、丢面子,有时甚至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才能起到真正的警示作用,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才能回归一种正常.由此可见,要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必须从三个方面来努力:一要形成一种风尚,让老实人受到尊重.二要努力去发现、挖掘做出贡献的老实人,树立一种导向.三要对不老实人加以惩诫,让其不安份的心灰飞烟灭.这样三管齐下,“不让老实人吃亏”,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