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蚕茧产量全国第一,成功占据全国榜首多年,也已经成为我国桑蚕养殖重要的原料基地,成为全国极为重要的蚕茧生产基地与茧丝加工基地,大量的桑蚕原料茧已经逐渐向我国其他地区进行销售,甚至已经大量出口。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广西二零一八年蚕茧产量达40万吨,占我国总产量近50%,蚕农售茧收入近200亿元,同比增29%,规模以上丝绸生产企业九十八家,蚕丝产出量突破5万吨大关,高达50025吨,丝绸业总值近两百亿元。但是广西的桑蚕产品多以低端为主,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广西桑蚕质量达到最高的6A等级寥寥无几,5A级的也并非占大多数。在国家人们日益追求的美好生活同落后生产的主要矛盾背景下,人们追求的是高品质,显然在这一层面上广西桑蚕业的产品质量把控还远远不够。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广西桑蚕产业的三大建议:
一、制定桑蚕业发展方向
将桑蚕业的发展纳为区域发展重点。结合广西当地具体到县市具体情况制定地区行业质量标准最低等级,达不到要求的小作坊或者企业将进行取缔。引进更加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明确好产业的分工,整合零散的家庭加工作坊,加强多质量的把控。要求对农户进行更加专业化、先进技术的培训,不再倡导传统的养殖方式,将国内外先进的养殖技术教授给农户,并以合约化的方式要求农户严格执行标准。明确自身的定位,确定自己是原料的供应地还是拥有完备的产业链和更高产品都价值的产品。答案非常显而易见,因此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延长产业链,从种植养殖到工业品的设计、制造等等门类都应该具备,再在这些众多的产业链中重中取重,发展成“领头羊”带动整个桑蚕产业的长足发展。
二、加强产学研的结合
将目光放在全国顶尖农学院。广西作为教育贫穷地区,教育的发展很难满足全区的需求。何况更加偏向“冷门”的桑蚕相关专业和研究,光靠广西的高校是远远不够的。我国的重点大学的农学院拥有许多专业和优秀的团队并且有优秀的科研成果。因此要将目光放眼全国,企业甚至政府应主动加强与优秀的农业学院在养殖种植加工等方面的合作,不仅要在科研上进行可做,更加要不断地引进先进的人才,不断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进行试点,成功之后并加以推广。不断更新技术和提高质量,广西的桑产业才能走得更远,路才会更宽。
三、搭载互联网+的政策春风
目前还处在“东桑西移”的政策背景下,东部的桑蚕产业转移到了西部特别是广西地区,但是产业集群,产业聚集等等所谓的布局形成了。产量也十分可观,但是养殖和生产方式还是很粗旷。新时代的互联网大浪潮下,许多传统行业搭上了这班快车,注入了新的活力,焕发新生。桑蚕业作我国千年传统的行业,拥有丰厚的底蕴。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技术上进行了不断的革新,但是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因此运用互联网+桑蚕产业这样的具有先进性、创新型的发展模式,紧跟国家政策的步伐,运用国家给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发展的脚步。
广西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环境保证,非常适合桑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又赶上了国家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政策的提倡和落实、东部产业转移等天时地利的条件。根据广西桑蚕产业实际的发展现状和成果,结合文中所列出的三大政策建议,本文对未来广西桑蚕业的发展提出五个力争:第一,力争成为全国甚至全球高端丝原料的产地;第二,力争成为中高端丝织品的生产和设计基地;第三,力争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参照者;第四,力争以桑蚕产业为依托帮助农户实现小康;第五,力争让桑蚕业重新焕发活力,广西成为行业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