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中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其中主要是,对人体伤害尤大。产生的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燃煤、焚烧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人们逐渐重视对大气颗粒物的健康影响研究。所有的研究结果均确认吸入体内的颗粒物会导致肺炎、气喘、肺功能下降等呼吸系统疾病;生活在颗粒物污染水平较高地区人群的死亡率明显增加。大部分的健康影响被认为是小粒径部分 而不是大粒径部分所造成的;在欧盟国家中,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个月。 目前已知的细微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增加重病和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使呼吸系统、心脏系统疾病恶化,医院中此类急诊增多;改变肺功能及其结构;改变免疫功能;患癌率增加。颗粒物引起的三类疾病值得重视:传染病:包括流感、肺结核和肺炎等;过敏:包括由自然过敏源引起的哮喘和肺泡炎;肺癌等。 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这个大小的颗粒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对人体产生全方位的影响。5以上的话就到气管支气管,但是5以下,特别是1到3微米的话,就会进入肺泡里去,肺泡是用来做气体交换的地方,那些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就永远停留在肺泡里,对心血管、对神经系统、对其它都会有影响,不是单纯对呼吸系统。对人体危害最大的不是颗粒物本身 而是颗粒物上吸附的化学物质。调研结果显示,如果超标后,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的话,医院心血管系统的急诊及死亡要增加6%到7%,高血压病的急诊要增加5%。实际上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本质上讲是颗粒物表面吸附的各种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二恶英就有生殖危害,要是吸附了重金属就有重金属的危害,关键是要看吸附了什么东西 。粒径在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心血管病、呼吸道阻塞或炎症, 致病病毒搭“顺风车”入体内致癌 影响胎儿发育造成缺陷 颗粒物可通过气血交换进入血管,降低心肺功能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心脏病心肺病患者过早死。 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污染的敏感人群。老人小孩及体弱多病患者雾霾天尽量不出门或少出门,出门要戴防尘口罩。关好室内窗户,从户外进入室内后,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以防止对人体的危害。洗脸时最好用温水,利于洗掉脸上的颗粒。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望采纳